芭蕉师范生,一代人的芳华,数代人的厚泽

笑也

<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即恩施县师范,70年代中期创办,80年代中期闭校,因在芭蕉这个地方,被人习惯称呼芭蕉师范。</p><p class="ql-block"> 70年代中期,提倡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恩施县政府决定将县师范办在此处,所以被人戏谑为“芭师大”。</p><p class="ql-block"> 此称,嘲讽而挖苦,芭师人闻之,苦涩、灰土,百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但芭蕉师范,在恩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值得讴歌和铭记的。</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生,一代人的芳华,可以说撑起了恩施教育的碧水蓝天。</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所在地叫塘湾,离城近20公里。</p><p class="ql-block"> 一河碧水,三孔水洞,背靠“笔架山梁子”。此地,平坦、清新、宁静,是学生读书的天然乐土。</p><p class="ql-block"> 入校门,左有凉亭,“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右有一泓山泉,汩汩不绝,甘甜如饴。</p><p class="ql-block"> 三、五排简陋平房,教室、寝室混杂,师范居湾里,“五中”守湾外。</p><p class="ql-block"> 粉笔黑板三尺讲台,老师兢兢业业传知识。</p><p class="ql-block"> 蚊子咬,疥疮多,苦读经典如饥似渴。</p><p class="ql-block"> 片汤、馒头、面条、米饭、盐菜主打,免费一日三餐。</p><p class="ql-block"> 白天课,晚上修,实验操作讲台练。</p><p class="ql-block"> 寒冬酷暑,明月清风,问教书之道,求育人之策,立青云之志,树师表之魂。</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兮,书山学海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月的芭蕉师范,虽然艰苦、简单、单薄,但风华正茂的同学青年,灵魂却澄净清澈。</p><p class="ql-block"> 毕业了,他们散在恩施的山山岭岭,成为闪耀山乡小学、初中的星星月亮。</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生的灵魂;为草根芬芳就是一切。</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生的精神:扎根、执着、坚韧,永不言弃。</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生的情怀:吃苦为学生, 吃亏为教育,热爱就是天职。</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生的境界:不自满,不自封,负重致远,进取不止。</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一代人的中师生,老去的是容颜,永远绽放的是心中的“芳华”,厚泽数代人的一生幸福。</p><p class="ql-block"> 恩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说他们是恩施乡村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一代芭蕉中师生,也许在恩施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平凡中启迪着山乡的文明薪火,为大山孩子辽阔着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一代芭蕉师范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十年动乱荒芜的恩施教育,在他们作为主力的耕耘下,得以迅速蓬勃兴旺。</p><p class="ql-block"> “普九”有他们的青春,“中考”有他们的心血,“高考”有他们的奠基。</p><p class="ql-block"> 坚守着师者的清贫,守望着山乡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由青年而中年而老年,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把师之魂灵,化作桃李满天下的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 芭蕉师范已是历史烟云,芭蕉师范生已经老去,但芭蕉师范生的精神永在,赓续长驻于恩施的山山岭岭。</p><p class="ql-block"> 每每一声“芭师大的”,迅疾唤起过往的回忆,让人倍感亲切、美好、自豪,甚至热血膨胀。</p><p class="ql-block"> “芭师”,是芭蕉师范生教育的“初恋”,扎根恩施教育则是芭师人一辈子的“热恋”。</p><p class="ql-block"> 他们与恩施教育相爱相守,白头偕老,厮守终生。</p><p class="ql-block"> 骨子里的那份深情,谱就了一代芭蕉中师生的教育史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