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场心灵成长的旅程

允我心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早对文字有特殊的情感,并不是上学或者上语文课的时候,而是给奶奶读戏文。70年代没有手机、电视等娱乐设备,那个时候哪个村演电影,附近三乡五里村子的孩子和喜欢娱乐者就会成群结队的赶往邻村的露天电影院凑热闹。演电影是上级政府的福利,免费放映。有一项演出是不免费的,那就是唱戏。邀请戏团演出往往是有身份、有钱的人家,或者村里有值得庆贺的大事。通常是唱戏5到7天,大家往往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自己村看戏,好吃好喝招待,奶奶是每年必被邀请之人。我因为从小被奶奶带大,所以奶奶走哪总把我带在身边。奶奶不识字,看戏时经常问我,这个人跟那个人什么关系,她唱的什么意思,我也就开始尽量详细的记住戏台边的字幕,去理解戏文的意思,还要转变成奶奶容易接受的语言。随着唱腔节奏的快慢不断变化的字幕,使我养成了看书快但粗枝大叶的习惯,以至于长大后一直在跳跃式阅读和地毯式精读中(我个人独创)自我抗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眼中,戏曲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涉及到语言文字的严谨、对仗、精炼,还有各种修辞方法。当时,真的很佩服那些写戏的人,他们能用短短几个字描述很深的意境。与其说是给奶奶翻译,倒不如说是我陶醉在其中。我开始琢磨这句话中哪个字押韵,戏文下一句应该怎么说才能跟这句衔接,唱这句话时演员要有什么样的表情更能将戏文意思表达的淋漓尽致,因此由对文字的注意转移到演员的表演上。听戏曲比听歌更容易上瘾,最起码对我是这样的,因为戏曲讲究唱念做打,讲究字正腔圆,讲究化妆服饰,讲究吐息纳气,讲究人物传神,每一样都需要演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我常常因为某个演员即将唱到经典部分而高度紧张,也会因为演员准确、深刻、动情的卡着精准的节拍把戏文诠释到极致而如释重负,内心舒畅。小学5年的耳读目染,传统戏曲我几乎听了个遍,《对花枪》、《穆桂英挂帅》 、《蝴蝶杯》、《铡美案》、《寇准背靴》、《花木兰》、《卷席筒》等等曲目中的经典唱段都能脱口而出,对其中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了如指掌,花木兰、穆桂英等豪气冲天的气概,寇准、小仓娃、红娘等机智多谋的智慧,窦娥、秦雪梅等面对命运悲惨的无奈等等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戏曲对我后期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性格培养影响是巨大的。我从此喜欢上传统文化、喜欢韵律、喜欢押韵的古文,喜欢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事物。爱憎分明且情绪化,认为世间万物非此即彼。这使我想起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华生的经典-------“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中的读书习惯不但一直延续着小学的跳跃式阅读,而且又增加了一个不良习惯----囫囵吞枣。那时候的读书的方向已经转移到武侠小说,常常是彻夜读,通宵读,因为借书不易,大家都排队等着看,能给一天还算是关系够铁的。一晚读一本书,也就只能浏览大概,挑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了解故事大概。有时候读到最后仍不明白张三和李四的关系,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导致这样的结局。最不喜欢的是写景色的句子,总觉得有谁会浪费时间看你写的什么破柳树呀,山坡呀什么的。那时候的眼里只有人物的起因、经过、结果、心情,当然还有人的感情。所以总结初中的读书收获,对小说体裁了解较多,对人物内心、语言、动作的描写比较在意,读书粗糙,因为追求刺激,为探求故事,满足好奇而读书。这种读书方法一直陪伴我很多年,也祸害了我很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真正改变读书的习惯是在负责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以后,如果读书是知识的储备,那么宣传就是知识的输出,此项工作涉及到很多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有两点,一是觉得文学功底和写作储备的知识太少,二是看文章不能集中精力,尤其是不注重标点、插图等细节,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此,我一直在改变以往不良的阅读方式,一篇文章尽量一个字一个字的地毯式的往前读,有时候一段话反反复复读上好几遍,推敲每个词语是否得当。同时开始关注各级各类公众号的文章,积累写作素材,增加知识储备。我把这种读书看作目的性读书,功利性读书,这种读书除了实用性强,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快乐。相反,互联网推送的信息之庞大,内容上选择的顾不暇接,阅读种类杂乱无章,以及电子版文字的不真实感让我觉得浮躁而又空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把我读书的历程进行分类,小学阶段读戏文、初中读武侠、工作后的信息稿应该是环境的影响或者需要,而最近几年的读书则是心境的影响。沏杯热茶,捧一本书坐在庭院温暖的阳光下,在文字符号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独特的灵魂与气质。心中那个自我在文章和字里行间与作者经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正如王羲之所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时光在读书时刻静止,纷扰也仿佛消失不在,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境界的提升。书读多了,很多事情看淡了,心中豁达了。苏东坡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乎用在读书后的心境也是很合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书,是一场自我改变的历程,更是一场心灵成长的旅程,穿梭在古今中外经典情节之中,任思绪天马行空。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跳读还是选读,浏览还是概括,总会有某些情感触及心灵深处,总会有某些文字引发思维的触角。而你也会在一次次的心灵涟漪中胸怀大海,波澜不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