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书十余年,有憧憬,有迷茫,有幸福,有成长。最近几年更是深刻体会教师工作之艰辛,育人之不易,随着双减,新课标,新教材等一系列教育改革重拳相继出台,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育人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高挑战。新时代家长要求之高,教师负担之重着实让人感慨万千。最近拜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确乎释然了,从苏东坡身上,我仿佛读懂了教育的意义。</p> 胸怀苍生
关爱每一个孩子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一生风雨飘摇,频繁迁徙,无论居庙堂之高,或是处江湖之远,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装着真理,那份仁爱与慈悲,堪称北宋第一。在杭州,他深入民间,体察百姓,呼号呐喊,不遗余力;被贬黄州,在他人生最痛苦的时期,甚至生活都成问题,仍不忘百姓。他写信知州请求禁止“溺婴”恶俗,与朋友组织民间慈善团体,以救济方式免除贫家养不起孩子的后顾之忧;在物产匮乏的儋州,他带头劝学、劝农。兴办学校,传播中原文化,与当地黎族人民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他胸怀苍生,兼济天下,而身为教师的我们,不也应该有如此仁爱之心吗?教师不止是教书,更要育人,关爱每一位学生,看见每一个孩子,不因意见分歧给学生贴标签,不因能力不足而区别对待,教育应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唤醒这学期我们班上就有一位“特别”的孩子,上课漫不经心,作业从来不做,但头脑聪明,善于思考。我看见他的优点,并不断放大,尽我之能事,竭尽所能地开启夸夸夸模式,夸得他满脸羞红,夸得他第一次完成了我的语文作业,夸得他上课也比往常认真了许多。把人夸到极致,把优点不断放大,孩子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靠近与你的距离,缺点在此刻也黯然失色了。尽管几天之后他又变得有些散漫,但我看见了他的变化:上课他开始会用眼神和我交流;也偶尔会举起他那双“吝惜”的手,回答他所知道的问题;他会在我电脑出现问题时,第一个沖上讲台告诉我该怎么正确操作。这样的成长让我心花怒放,我愿继续努力,走进他,关注他,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不论未来发生什么,我终将与他共同成长。</p> 怀揣勇气
直面每一个难题 <p class="ql-block"> 苏轼一生爱广交朋友,章惇曾是他的挚友,但也是屡次置他于死地的敌人。即便之后章惇被贬,而苏轼遇赦,章惇之子担心苏轼上台后会报复,便写长信替父求情,谁曾想苏轼不但从未想过要如何报复章惇,还非常同情章家父子的遭遇,回信中还劝他多备良药养生。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说,此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文献,诚哉斯言!苏轼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大度和仁爱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苏轼是经历过举报和文字狱的人,很多人在经历此种灾难后,从此选择不相信,选择憎恨,选择放弃。而他,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p><p class="ql-block"> 身为教师,我们不也要用如此心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吗?也许生活本就没有一帆风顺,不论何种境遇,尝试心平气和地面对当前现实,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推诿,不空想,而后谋应对,在山重水复中寻得自己的“柳暗花明”。</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当我遇见个性顽劣的孩子,难以沟通的家长、棘手的突发事件时,我会放下一切,捧起教育专著,寻求精神慰藉,在书中寻找解决之法,在书中重塑精神世界,在书中汲取爱的能量。这一年,曾经一度不愿上比赛课的我也逐渐打开心扉,接受挑战,既然有机会成长,哪怕摔跟头,哪怕自己的课被别人批得一无是处,我也欣然接受并勇于改进。我相信:面对阴霾的最好方式是鼓起勇气穿越它,凡属历练,皆为序言,我们终将战胜曾经的自己,成长便不期而遇。</p> 文字抒怀
记录每一种人生 <p class="ql-block"> 在读到苏东坡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注脚: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对他说的后两句很好奇:黄州、惠州、儋州明明是他的被贬之地,人生的低谷莫过于此三地,但为何他却说这三地成就了他?</p><p class="ql-block"> 他的文章名闻天下,仕途却历尽艰难,屡遭迫害。谁都没想到的是,在看似最狼狈的低谷里,苏轼成为了苏东坡,一个千年后历代文人都无法企及的文学艺术高峰,苏轼最为知名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定风波》等,都是在其贬谪期间写的。他借文字抒怀,让有趣的灵魂诗意栖居,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畅快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到我自己,我们是否也能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记录教育点滴,这又何尝不是安放灵魂的最佳之所。教书十余年的我一直热爱阅读,但写作却零零散散,读得太多,写得太少,述而不作。现在发现,其实道理,想法,体悟,不是读明白,想明白,而是写明白,写清楚的。未来的日子,我应多写,多写教育故事,多写教育现场,多写教学感悟,哪怕幼稚,哪怕短小,也要坚持。以写促读,以写引思,在读写思的穿梭转换,交互生成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用更强大的自己唤醒身边沉睡的心灵。</p> 热爱生活
培植每一样兴趣 <p class="ql-block"> 苏轼曾在他的诗里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无论漂泊到哪,都能在那寻找到情感的归宿。山川异域,日月同天,他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在任何地方都能扎下根来,伸展自己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朵。他才华横溢又热爱生活,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是酿酒师,美食家,他的东坡肉、烤生蚝享誉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想,一个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多面手”,我们不应只会教单一的学科,还应培养自身的兴趣,找到自身的特长爱好。比如一位语文老师,她可以是心理教师,研究孩子特点,以表达之优势与其建立良性沟通;她还可以是优秀的朗读者,阅读指导师以及书法能手。我们不再以单一的学科评价一位教师,而应树立以“全人”育“全人”的理念,首先教师自身得是“全人”,才能培育出“全人”的孩子,培植自身兴趣,提升专业成长,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不被淹没。</p><p class="ql-block"> 看完苏东坡的人生,我们一直在仰望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和灵魂的人物,他教会了我,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多些理想与热爱,少些抱怨与不满,教育的美好愿景莫过于:教育有尺度,但教师有温度。未来的日子,我希望成为一位有温度的教师,点亮自己,温暖他人。希望能在职业生涯即将结束的某一天问自己:问吾平生功业,内心能传来一个坚定的回答:渡己、渡人、渡心。也许,这便是教育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