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33333">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洒在太阳村中心校多媒体教室里。<br> “教而无研则浅,研而无教则空。”2022年12月7日上午,在许校长的带领下,太阳村中心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与敬爱的戴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一次内容丰富的语文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聆听两位年轻教师梁覃爱和陆静思带来的精彩生动的两节语文课,第二个环节是由谭琳琳老师和梁露老师做团队研修汇报,第三个环节是柳南区教研室戴老师给我们做课例点评和语文分享。此次教研活动,给我校语文老师提供的宝贵的学习机会,让语文团队更有凝聚力,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 </font> 梁覃爱老师的教研课《金色的草地》<div>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兄弟之间的故事,课文充满童趣,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的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化的原因。梁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增强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了解。<br></div> 陆静思老师的教研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iv>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到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陆老师教会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中华不振”这条线索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通过资料的补充让学生理解课文,在理解上朗读,并且激情励志,渗透爱国主义教育。<br><div><br></div></div> 谭琳琳老师和梁露老师进行团队研修汇报 戴老师评课和指导 <p class="ql-block"> 戴老师说,今天举办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金色的草地》这节课能做到有条理、有情趣、有重点、有训练,紧抓课后习题,教研团队准备很充分。就本节课戴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①习作单元为写作而教。②关注单元训练的项目。③课堂教学要为写作做准备。习作单元就是为习作而编的,如《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是教会学生如何观察,观察并非普通的看,而是要把学生带入文本深处,留心观察到细致观察,正如课文里的“哥哥”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正是他细致观察得来的,要借文本教观察,教会学生细致观察,要让学生有思维上的跳跃。</p><p class="ql-block">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里,教师教会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要素串联法,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巧妙的设计,精彩的展现出那个遥远的年代,带我们走进周恩来的少年时期,戴老师告诉我们,要教学生学会看课文内容的关系,并列关系的内容可以用取舍法,因果关系的段落可以让学生谈发现,因果关系可以调换位置。像这样一人多事或者一人一事的文本,可以形成模式的提四个问题:谁?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周恩来的情感变化,要有情感变化的层次,以文中人物的角度,沉浸式感受人物情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以人教人,用类似经历的人物来让学生进行感情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戴老师还给我们分析了小学阶段语文习作训练的重点,让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丰,我们近距离感受到语文大师的魅力,语文是一门艺术,要能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动情动感地融入课文,我们老师走入了,深入了,就能提高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都收获颇丰,相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戴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必将持之以恒地探索,取得更大的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