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经验与方法的交流,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聚焦“双减”政策,激发教研活力,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张礼萍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12月7日来到上犹县社溪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示范、研讨交流、名师讲座等形式进行。</p> 同台竞技展风采,同课异构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是以上犹四中丁除丽老师和上犹中稍学校王锟老师的同课异构展开序幕的。她们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数学《4.3.3余角和补角》,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能从创造教学情景出发,让学生理解掌握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和性质,在数与形的展示活动中,认识余角和补角及它们的性质。</p> 课堂示范 <p class="ql-block"> 上犹县中稍学校王锟老师执教的《余角和补角》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纸片入手,探讨四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直观引入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最后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在讲练结合的阶段,王老师给学生充分地思考时间,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讲解过程中不仅教会了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又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 上犹四中丁除丽老师执教的《余角和补角》,通过如何测量大坝倾斜角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中,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学习后,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进行推理验证得到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教师规范板书,学生从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推理论证的书写经验。丁老师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课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充满活力,课堂结构紧凑合理自然。</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准备充分,课上得精彩,观摩的老师们个个都认真聆听,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收获颇丰,且看,他们听课的身影:</p> 研讨交流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们齐聚一堂,在社溪中学廖红副校长的主持下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畅谈感悟或指出不足的建议。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用交流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张礼萍老师针对这两节课例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她感谢了承办方社溪中学提供这么细致周到的安排,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她指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教参,深度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同时还给在场的老师们解读、渗透了很多数学思想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 县教研室康昆洲副主任莅临现场进行指导,康主任对今天此次送教活动进行了小结,他提到“送教下乡”活动是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为教师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是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他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了五点建议: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解题能力,多做中考题;二要加强几何画板的学习使用;三要加强命题能力;四要提高上课水平,多听优秀老师的课,请优秀老师听自己的课;五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要多研究课标,精心设计好作业。</p> 名师讲座引思路,学思践悟踏征程 <p class="ql-block"> 作业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赣州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社溪中学黄栋才校长的精彩讲座《基于“双减”的作业设计探索与实践》从作业观、作业分析、作业设计、作业评价转向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精心设计作业: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还要不断探索与实践。讲座中,黄校长妙语连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现场老师听后豁然开朗,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初中数学张礼萍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指导作用,还为广大数学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真正实现“名师引领,资源共享,共促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徐渊、丁除丽</p><p class="ql-block">审核:张礼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