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的春风沐浴下,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尤为重要,2022年12月7日上午9:30四子王旗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通过网络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组织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学习。 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活动的通知为了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精神,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进一步研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改变备课方式和转变课堂教学生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将开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活动<br>一、活动时间 <br>2022 年 12月7日 9:30 <div>二、活动主题 </div><div>1.运算能力的内涵及其在教材内容中蕴含; <br>2.课堂教学中落实运算能力的举措; <br>3.如何评价运算能力是否落实到了学生身上。<br>三、活动内容安排见文件通知</div><div> 四、参加人员<br>1.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区教研员;<br>2.内蒙古自治区的所有小学数学教师;<br>3.会后以学校为单位导出教师学习数据,请老师们积极参与。<br>五、培训方式:线上直播,支持回放<br>观看链接:https://ssweb.knowbox.cn/tara/poster-detail?posterId=30698<br>点击链接手机直接观看<br>观看学习如遇问题请联系<br>张老师:18586213982<br> 六、劳烦学校领导组织教师观看学习。</div> 疫情的原因导致我们不能感受欢聚一堂的学习氛围,虽然天气寒冷,但双减政策下,教师们学习不减度、学习有温度,通过腾讯会议共享方式进行学习。 包头市青山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田红霞老师从什么是运算?怎样进行运算?运算的一致性等方面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老师们在本次学习中收获满满,明确了其核心就是围绕“数”与“运算”一致性展开的,“数意义”是“数运算”的重要基础;“数运算”是对“数意义”的再解读,数认识和数计算一脉相承,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本质,感悟单位细化的过程。 反思这些年来的教学,对数认识和数计算这两个模块教学,基本上都是“单兵做战”,什么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就是讲解它们的意义和性质,数计算就更加是纯粹的讲计算,极少与数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讲解,因此学生对数认识的理解比较片面,反映到数计算后就会出现这里或那里的错误。如:现在我们恰好讲到小数乘法竖式计算,很多的学生在小数乘法对位上还是延用了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的思路进行对位,造成列出的竖式特别的“别扭”,甚至有不少的学生告诉他们用整数乘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而学生们就只会乘小数最末一位的数,其余的数字就“不敢”乘了,具体的如:0.36×2.5,他们只会乘36×5。结合此次学习,可以和学生做如下的讲解:0.36×2.5=(36×0.01)×(25×0.1)=(36×25)×(0.01×0.1),0.36里面有36个0.01,2.5里面有25个0.1,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整理,学生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按整数乘法计算,最后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了,因为新的小数单位变成了0.01×0.1=0.001,36×25的积 9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结果就是0.9,这就很好的证明了通过让学生感悟小数单位的细化是理解数运算的重要基础。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真是东风拂面万象新,今朝硕果满枝桃,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双减政策下再把今天的学习理论内化与实践相结合定会教学万象新,收货满枝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