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肌理与色彩

摄影投稿_九州影像

&nbsp; &nbsp; &nbsp; &nbsp; 大部分人的摄影历程可以划分为懵懂阶段、探索阶段和比较成熟的阶段。懵懂阶段也就是初入摄影艺术大门,单纯的因喜爱而接触,多以自己和身边的人、物为拍摄对象;探索阶段就是对摄影艺术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深化,并且在人文摄影、风光摄影、生态摄影等各个领域进行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摄影风格,建立自己的摄影理论和实战体系;比较成熟的阶段则是下定决心要一辈子与摄影相伴,并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去对待摄影,将摄影视为生命的一种方式,视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途径。 &nbsp; &nbsp; &nbsp; &nbsp; 摄影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形式,创作中需要作者对创作的客体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拍摄风光类的摄影作品既是对美的欣赏与传递,也是心情愉悦的源泉之一。风光摄影大师萨尔加多在埃萨俄比亚荒87、88年大饥荒时,曾罹患抑郁症,试图自杀过9次,当他在90年代初再次回到家乡巴西,并在那里的农场、牧场找到一份工作后,他便开始了家乡风光的拍摄,长期亲近大自然,发现美并创作美的过程有效的治愈了他的抑郁症。因此风光摄影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是简单的创作,更饱含着热爱、眷恋、享受等复杂的感情,更有一种对宁静与纯粹的追求。<br><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图胜千言,图片瞬间定格的是不可复制的景象、传达的是难以言传的意境、表达的是摄人心魄的情感,“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是当今国家乃至时代对摄影人给予的厚望。<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现时代国家大力提倡的。自觉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摄影可以通过镜头真实的展现生态的面容,了解生态的变化,感知生态的可贵。作为摄影人,应从欣赏风光回归到以影像讲述风光、以影像触及内心,用更有张力的摄影语言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艰难性、珍贵性发声,激发和凝聚更多力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相信对很多人来说,摄影是一种信仰。生命诚可贵,想要讲好大自然的故事,除了要果断、敏感,善于捕捉稍纵即逝且难以重现的美景外,更要娴熟谨慎、善于保护自身,和潜在的危险斗智斗勇。信仰在前方、理想在前方,很多事实证明了为自己的信仰而坚持到底是值得的,怀着对生命的崇敬之心、对自然的热爱之心,在讲述自然的道路之上稳步前行。<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以上作品均由王琛老师拍摄,出自《九州摄影杂志》2022年第六期,请勿随意转载。</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琛</b></h3><div>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商业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主席,深圳市福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监事长,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国家一级摄影师(正高),高级工艺美术师(副高),深圳市政协四届委员、五届、六届常委。<b><br></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