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香浸润日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则心胸玲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识广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然语言有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气质高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书卷气也。</div> 剪一缕冬阳,温暖时光。拥一卷书牍,满载馨香。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营造“与书为伴,不断进步”的书香氛围,在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李家栋教授的引领下,一场以“书香涵泳,云端共读”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拉开帷幕。<br><div> 本次活动由济南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领读,山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参与线上共读,旨在打造教师人生底色,建设教师精神家园,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学习型教师队伍。</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b></h3> 济南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刘一明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的前八章内容进行了回顾,指出“追求理解的学习计划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每个人都能达到理解?”是课堂核心阶段。刘老师用五个问题和五个回答对第九章进行了概括梳理,深入细致地讲解了设计学习应注意的各项问题。刘老师以“目标导向:以终为始的学习设计;评价先行:指向素养的多维评价;载体有效:设计科学的学习活动”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设计学习的流程,刘老师提出:学生没有必要一定要知道教师将“教”什么,但是要理解“学习”最终需要他们做什么,这是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 韩慧老师从为理解而教,有目的思考,教学类型与内容,实践与感悟四个层面对第十章的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教,就其本身而言永远不会引发学,只有当学习者对学习进行成功的尝试时,才会引发学习,教师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顺利实现学习迁移。韩慧老师借助自己在教学中的各项实践提出了思考,她提出要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先进理念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相融合,在课堂上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经验,以深度学习的方式去更新自己的观念,仍需要不断摸索、实践。 <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设计过程,周晓珍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逆向设计”一词的含义,从设计入门,修订已有的设计,标准而非菜谱,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解决困境的思考,调整这六大层面问题对第十一章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对于设计入门,周老师给出了六个切入点,即从内容标准开始,从考虑现实世界所需的应用开始,从一种重要的资源和一次喜欢的活动开始,从一项重要的技能开始,从关键的评估开始,从已有的单元开始,同时提出用UbD模板作为工作的自评指南,能使目标更清晰、有针对性、有成效,也更有条理。</p> 董福梅老师从第十二章《宏观设计:将UbD作为课程框架》中的一问一答出发,从“把基本问题作为课程和学科的基础、围绕表现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课程框架的序列与逻辑性、螺旋式课程、更好的课程大纲”六个层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细致的解读,董老师指出:围绕重复再现的理念,采用螺旋式的方法组织课程内容,不仅能够逐渐加深学生对大概念和重要表现性任务的探究,也能帮助学生达成理解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但是有效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身智慧。 周雪娇老师针对第十三章内容强调了深入理解的重要性,她提出教材是一种资源,不是教学大纲,我们的工作不是解释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资源来使用,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重要概念。理解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周老师指出了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是设计正确的体验,教师要扮演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最后,她提出要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b></h3> 阅读之余,威海群组成员在成秀教授的带领下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将所读所学付诸笔端。大家围绕《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畅谈读书感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各位成员的精彩发言激发了所有人的共鸣和热情,大家以书会友,尽情享受着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p class="ql-block"> 成教授充分肯定了群组成员的读书热情,并呼吁大家静下心,沉浸在一本书中,试着隔离外界喧嚣,安放疲惫身心。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成教授鼓励群组成员继续利用空闲时间充盈自我,享受阅读带来的宁静,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反思中超越自我。</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叶圣陶先生有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尝试,为学生赋能,促教师发展。让书籍成为培植智慧的工具,让读书成为最美丽的人生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脚步走不到的远方,文字可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睛看不到的风景,文字可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以治疾,书以疗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是成长最好的选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