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满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简报》(2022)第79期:胡金阶宗贤悉心研究家族支系文化

A胡智华宣传稿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编者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胡金阶,1947年生于武汉黄陂,中共党员,曾为黄陂二中和武汉市五七学校高级教师,武汉市硚口区校办工业公司总经理、硚口区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副局级。曾主编《硚勤人风采》、《十年勤工路》等书,多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市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由于表现突出,获全国四部委授予的先进单位和省市级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称号。退休后,善于思考,勤于总结,著述《往事》一书;热心胡氏文化和宗亲事务,担任《世界胡氏通谱.湖北卷》编委会副主任、湖北胡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在修谱联谊、扶贫帮困、关爱老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以挖掘、总结、弘扬胡氏文化为己任,多次到本族支系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撰写了《关于街南胡氏支系的文化现象》一文,为胡氏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一页。现将此文刊发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关于街南胡氏支系的文化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胡金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南胡氏支系是个小支系,明洪武初年由江西九江筷子巷“过籍”來湖北,几经辗转,又经罗汉寺竹林胡湾定居李集南街。伏一公为迁始祖,城公与耿氏婆婆为始祖。属琼公派系。堂号为“安定堂”,字派是三十六个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惟忍知益,文亮兆鹏。德观道传,家承先绪。世泽诗书远,忠直礼义长。龙璋增复荫,奉招耀华堂”。 2012年12月颁发的《中华胡姓通谱-黄陂李家集支谱》有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居住着胡氏五代人,即城公37世到41世。李集的始祖,城公35世、36世早已去世。仅传祥局长见到过自已的祖父大汉公(35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农商兼营 勤劳和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街南胡氏支系,四十年代末其实只有三大家,分为五小家。坐落在老街南边的西头街面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为我二伯父(道义)开的歺馆, 米行的大伯(道发)开的米行,勤行的大伯(道福)开的勤行(炸油条做面食)。三个门面向后又各有三重木质结构瓦房。北面我父亲(道信),南面是么叔(道明)居住。父亲是上海码头工人。么叔是挑油工。当时,五家总计三十人。我记事时,李家集就是个有名的集镇,非常热闹,还有几家酒楼,很多店铺。每逢热集(开市之日,单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胡氏家人就靠经商(热集开店)种田(冷集)为生。由于大家勤劳俭朴,和善相处,家庭比较殷实,生活比较安逸。由于长辈们的为人处世做得好,胡氏族人在李集街上是有影响和位置的。每年玩灯,都有胡家代表领头喊彩。笫一代是我二伯(道义),第二代是道发之子黑子哥,笫三代是传奎的儿子贵生。他们喊彩,能见景生情,见舍说舍,有文彩有见地,深得观者喜爱。我们胡氏居家后面,是高大雄伟的印子屋大楼,是区公所所在地,有些领导干部就租住在我们的家中,他们的言行举止给了我们胡家人很好的影响。他们对胡氏族人印象也很好,有时还表扬大家。这些给我们畄下深刻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愚意予名 传承祖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名言志,字导向。李集南街胡氏支系从罗汉寺竹林胡湾迁到李集至今有六代人。从第一代给下一代起的名字,选用的字派,就能看出胡氏祖辈非常注意立德树人,把尊祖爱族,家教家风贯穿后代的名字之中,以示警醒,激励和鞭策!我父亲兄弟五人,字派为“道”字。祖父母为五兄弟,分别起名为道仁、道义、道礼、道智、道信。仁、义、礼、智、信,人之五常,行为准则。米行的大伯兄弟二个,起名道发,道明。“发明”!勤行的大伯兄弟一人,起名道福。“福”。人生的基本要求,发展方向,奋斗目标,人生三步走,给后人勾画得清楚明白,越想越有深意!先辈的良苦用心,到了极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代(城公37世)是“传”字派,我们所有男孩都遵循了传字取名:传奎,传家,传忠,传祥,传才,传德,传宝,传启,传厚,……字里行间,体现了厚重的家国情怀,家族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辈的姐妹们取名同一个字“梅”,腊梅,金梅,晓梅,桂梅,秋梅,翠梅,青梅,生梅,……“梅”,高雅,洁静,坚毅,纯朴,寄托了对后辈女子做人的殷切期望:品德高尚,为人楷模。“梅”,字好意深。家族文化,浸润着胡氏子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恩德流芳 相得益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雨润无声,秋后遍地金。李集街南胡氏支系经过近百年的洗礼,第一代(道字派的父辈)都早已去世了。第二代传字派的兄弟,传奎,传家,传忠,传厚也去世多年。健在的传字派,也已八十左右了。现在,街南支系人丁兴旺,欣欣向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人口增了一倍多,接近九十人。分布在上海,武汉,海南,山东,襄阳等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文化水平大提高。我们的前辈没有一个上个正规学校。我是支系笫一代有大专文凭的文化人,(老伴是六十年代的中专生,会计师。)是家族被推崇的榜样。也是两代人中唯一有专科文凭之人。由于家族文化,家风,家教的影响,家庭的精心培养,第二代文化人出现了,胡传德的儿子胡浪,2O14年在江苏大学获得医学硕士研究生,现任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生。更让人高兴的是,胡传祥的孙子、胡建文的儿子胡杨2O21年在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就学清华大学博士后。三代文化人三级跳三步封顶。你能说这不是家族文化现象吗?!现在,第三代笫四代大学生十多人,在各自的岗位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成功人士多起來了。不完全统计,共产党员八人。处级干部一人。科级干部五人,分局长二人。高级职称一人,中级职称四人。企业家二人:我曾任亿元企业的总经理。被授予企业家称号。我的侄子、传家兄的大儿子胡火生,父女在三亚创办的民营公司,2O21年获海南省百強民营企业笫四十九名。为海南省作出了突出贡献!胡传启的儿子胡波,被评为邮电系统工匠。传奎的孙子、桂生的儿子木金、木华,传厚的儿子兵兵、腊阶的儿子,还有建东,建刚,磊磊还有我的儿子伟伟、健健等,胡家子孙都有很好的表现,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没有一个人违法乱纪,有的是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生活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如今,家家有小楼,多家有汽车。人人有手机,个个有事业。旅游多了,休闲多了,吃的好了,穿的美了!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都成为城里人了!由于家族文化的熏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家族寿命大大提高。过八十的人很多,我的大姐金荣今年九十三了,嫂子熊海香今年九十四了,还在上海三亚到处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家族文化更浓了。现在,家家有新族谱,人人都上了族谱。除了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和支系字派外,还会对接全国胡氏百字字派,找到自已的对接位置。还建立了支系微信群,及时地交流各自的工作生活情况和胡氏各地的信息。姓氏文化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更有利于胡氏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扬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祖恩宗德,永世流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家族文化,精深博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家风家教,潜移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从我做起,圆梦中华!</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