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家•徐蔚南之第二部分:家庭背景及执教经历

吴跃进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节 家庭及少年时代</b></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封面:绍兴省立第五中学</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一、家庭背景</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徐氏是盛泽望族,早年家境殷实。徐蔚南之父徐儒隽,字佩青(1851-1927),为道光十一年(1885)拔贡,文学素养深厚,并以诗书教育子女。据徐蔚南自述,其父长期从事丝业,担任盛泽丝业公所董事达数十年之久。不料,1889年4月因同族徐儒选(即人称徐孝子)家失火,而被殃及,产业损毁,以致家境转折而落。<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蔚南祖居在盛泽镇后街</h5> <div><br></div>盛泽文化学者萧海铭先生幼时亦曾居住后街,对徐宅及徐家有所了解,据他在《直将歌哭换乾坤》一文中讲到:“1900年徐蔚南降生时,徐佩青已近中年,不久,科举废止,拔贡成了镜花水月,家境日促,迫于生活压力,年届花甲时挂牌执业行医,然只是为地方上层人士调理身体、保健养生为主,极少对外出诊。1922年盛泽第一个医界组织‘盛泽医学研究会’成立时,被推举为副会长,故有里中儒医之称。”<div><br>萧先生还说:“徐蔚南的堂兄徐蘧轩(1892—1961),名兆麟,其父徐儒俊盛年早亡,徐蘧轩为遗腹子,依靠伯父徐佩青,得抚养成人。两人虽份属堂兄弟,然因皆依徐佩青而立,徐佩青对徐蘧轩也视如己出,更兼徐蘧轩年长八龄,自小即懂得照顾爱护弟弟,故与同胞无异。”<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2年盛泽医学研究会创办的《盛泽医药报》</h5><div><br></div> <div><br></div>徐佩青不仅抚养侄子徐蘧轩,将他视如己出,还把他也培养成一位学者。徐蘧轩早年在浙江一所中学执教,后来加入上海通志馆和上海通社,研究并撰写了许多上海史资料,并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后面会介绍到。<div><br>所以,徐佩青一人要负担两家人的生活,这个重负竟然持续了几十年。而且,在他去世前十年里,徐蔚南的哥哥、母亲和姐夫相继去世,姐姐因此精神失常,他备受精神打击。然而这位父亲并未消沉,而是运用他精湛的医术,用了一年时间彻底根治了徐蔚南姐姐的病。父亲身上的“诗书”和“负重”这两个品质,被徐蔚南一生受用。<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蔚南1927年3月份发表的《血与鬭》,追忆父亲</h5><div><br></div> <div><br></div>1927年2月18日徐佩青去世,依照家乡习俗,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叫“做头七”,一共要做七个“七”,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第四个“七”,徐蔚南写下“血与鬭”一文,悼念和追忆父亲。这篇文章用第二人称写来,饱含深情和泪水。我们来看其中几个段落:<div><br>“我想假使家务不是堆在你一人身上,你一定有更多的事业可以成就。你不仅负担着自己的一家,又负担着叔叔的一家,共负担了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中,二十个左右的家人都压在你的身上,榨取你的血汗,你被榨取血汗竟毫无悔怨!但是你牺牲了……</div><div><br>你董理本地的丝业已数十年,到你六十岁的一年,忽然自要增添一种事务,做起医生来了。当时母亲说你真是‘六十岁学吹打’。我那时还小,不懂什么,也很奇怪你为什么忽然要做医生了。后来,听见大姐说:‘爸爸在祖父病故之后,恨得将生平所阅过的医书完全撕破,以为研究了那许多的医学竟不能回生祖父,医书都是没有用的。然而后来爸爸终究又在独自探讨医学了,并且更努力了,亲自抄了十余部的医书。在他行医的前两年,乡间流行着一种时症,因之死亡的极多,他叹息乡间的医生无能,不能扑灭病魔,便下了行医的决心。……’我才知道你是要在乡间做一个最有本领的医生。</div><div><br>现在知道,爸爸就算不是我乡第一个医生,至少是最有学识的医生之一,最有责任的医生之一。你在去世前一周,虽则自知身体疲乏,你还出门去诊治三四病人。就是在死前五日,一个少妇定要你诊治时,你居然应允她到你房里来替她诊治。现在那少妇已豁然病愈了,爸爸,你却不能治愈你自己的老年!</div><div><br>你病倒在床上的第一天,你知道病已不能挽回,泰然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你讲述了你青年时代奋斗的情形,你又说了一番遗嘱,终于向我说:‘现在父子要分离了!’回头便又说:‘你也不必悲伤,人总有一个最后的一天的。只盼望你不辜负你的事业,用点力去做事,但是万万不可冒险。’</div><div><br>这十多年来,爸爸的伤心,海一样的深罢,哥哥死后,接着母亲也就逝世,母亲去后,你的爱婿竟又西归,因爱婿的去世,大姐便发了狂。啊,那时候啊那时候,我知道爸爸的心是一片片地碎了,幸而还有着个我维系你的希望。</div><div><br>爸爸,我想起,你自己说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敢说你这个平凡人是非凡的,是非凡的平凡人。且莫说你数十年为故乡丝业所建树的功绩,且莫说你扶助同族的苦心,且莫说你施医贫病的慈怀,切莫说你重振红梨坛坫的心血,自祖父早早去世之后,你孤军奋斗,一方面在经营你自以为平凡的事业,另一方面你任子侄之辈压榨你的血汗而毫无悔怨。数十年间,在你身上踏过多少人了啊?这不是你的非凡吗?知道自己病已深幽,知道自己已届风烛残年,你还不肯稍事休息,除了外埠,凡是本地请求你诊治疾病的,你仍无不应允,直至你横在榻上不能起身了的时候为止。这不是你的非凡吗?</div><div><br>你如今永久地离开我去了。但是你一生毅然为人作嫁的精神——生命是为他人的精神——永久地留在我魂灵里了。”<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盛泽关帝庙(摄于二十年代)</h5><div><br></div> <div><br></div>读罢以上文字,徐蔚南的家境和家风基本可以得到答案。从他父亲身上,可以看到那种为亲情任劳任怨、甘愿付出的精神,为事业甘愿低调地做垫脚石的精神,以及做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用尽心血去作人生的奋斗。那么,徐蔚南继承了他父亲的哪些品质?他又是如何奋斗的呢?笔者即为你讲述,看完本书请你作出评论。<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二、童谣的记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徐蔚南在他的著作《民间文学》中,引用了家乡盛泽的童谣和民歌,小时候祖母、母亲经常唱给他听的歌,讲给他听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他脑海里,写作时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家乡的乡土文化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所以他能够写出《民间文学》这部在国内被称作“开山之作”的著作,就不以为奇了。<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蔚南在《民间文学》一书中写到的童谣</h5> <div><br></div>他在书中引用的童谣:“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娘娘真要好,买个鱼来烧!烧得头勿熟来尾巴焦,放勒盘里还是跳!”<div><br>引用的民歌:“康铃康铃马来哉,隔壁大姐归来哉!啥个小菜?茭白炒虾。田鸡踏杀老鸦,老鸦告状,告拨文王,文王买布,买着姐夫……”<br></div><div><br></div> <div><br></div>他还描述了一段对家乡的记忆:<div><br>在我国江浙交界之处,有一个小小的市镇,名盛泽镇,以丝织品驰名于国内的,那镇上每逢阴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边,有童子会的举行,总共赛三天,非常热闹:除了白天迎神赛会做戏之外,在夜间有所谓“对山歌”的事情。这是许多的农夫,都会唱山歌的,由乡人自己选出,到镇上来唱山歌。最近三四年来,这种对山歌的事情,巳有停顿之势,实属可惜!</div><div><br>专门在市上卖唱的入也是民间文学的守护者。苏嘉湖一带,市镇上的庙宇里,常有一种卖唱的人,普通称为“小热昏”,他们一边打着小竹板,一边歌唱民间的俗谣或讲述民间可笑的故事。还有所谓“打莲心”的,是一对男女的对唱或合唱,唱的时候手里摇着系有许多小钱的两条长竹板,铿铿锵锵地和着那歌声,着实好听,他们所唱的大多是四季相思、五更调一类的俗歌,经营这种“打莲心”的几乎尽是江北人。<br></div><div><br></div> <b>三、少年时代</b><div><br>“辛亥革命”那年,徐蔚南12岁,正在盛湖公学上学。<br></div><div><br></div> <div><br></div>教他国文的是沈秋帆先生,教历史的是张定夫先生。两位先生都极喜欢吃酒,徐蔚南称他们是“爱酒家”。沈先生饮酒过量,他的“酒糟鼻”就像石榴子一样红紫。这两位先生是新派人物,他们除了讲授论语、孟子、诗经和历史教科书的读本外,还时常对学生们讲满清入关后的种种暴行。<div><br>沈先生讲解咏紫壮丹的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一语双意的奥妙,使得少年徐蔚南赞美到五体投地,从不曾忘记。</div><div><br>那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也使徐蔚南兴奋异常,因为终于剪掉了辫子,而他最讨厌的就是每天早上要梳理辫子。走到街上,看到商店都挂出白布旗,他也回到家里,剪一块白布系在竹竿上,插在屋顶上。</div><div><br>多年后,徐蔚南还清楚记得盛湖公学里的一草一木:</div><div><br>盛湖公学是从旧书院改造过来的,院中有假山和各种花木,假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无花果;大厅里的长窗刻有精巧的人物与花木图案,大厅左右两边各有一座红木架子的大理石屏风;大厅东面就是很大的操场。</div><div><br>下午四点钟后,操场上最多的运动是踢足球,踢的是大皮球。徐蔚南在足球队里担任前卫。那时盛湖公学也上体操课,训练兵式操,用的是木制枪,上操时吹军号集合。上操要换专门的操衣,按照规定,穿操衣时必须先戴操帽,然后穿操衣,最后穿操裤。徐蔚南和小伙伴们故意先穿裤,后穿衣,最后戴帽子。这样不按规定的穿着,调皮的徐蔚南常常因此受到斥责。<br>在盛湖公学读书的几年里,徐蔚南记忆最深刻的,是逢到学校开运动会时,学校让他参加一个或者几个比赛项目;还有学校举办纪念会演出,学校让他扮演一个小角色,这时他觉得最开心了。</div><div><br>1937年他写《我的少年时代》一文时,回想起那时参加学校运动会以及演出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津律有味”。<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十年代盛泽的沿河民居</h5><div><br></div> <div><br></div>徐蔚南10岁开始读报,从而养成了关心时事的习惯。<div><br>他家原来有个男仆(长工)叫王二,专门请来服侍他父亲的,后来王二辞工到上海贩卖报纸,盛泽上海两头跑。每天下午四点钟前后,将报纸拿到徐家大厅上整理,然后每家每户去分发,剩下的报纸就留在徐家,成了他家的报纸,全家人都读报。</div><div><br>徐蔚南从那时起,边看报,边听他父亲读报,知道了徐锡麟、秋瑾被杀、广州革命党人举事之类的新闻。虽然不太懂,但是感到很新奇。听老师讲过,既然满清不好,那么反满清的革命党便是好的。</div><div><br>报纸上讨论革命的文章,徐蔚南觉得上面圈了许多圆圈的肯定是好文章,不仅反复诵读,还剪下来,粘成本子,炫耀地拿给大人们看。但是大人们都不屑看,尤其他父亲,满脸不高兴,还斥责道:“你高兴什么?”</div><div><br>原来,徐蔚南的父亲徐佩青,辛亥革命前担任盛泽镇丝业公所的董事。辛亥革命中各地暴动,造成运输阻断,金融停滞,人心惶惶,江南蚕丝业生产经营活动遭受严重影响,丝业公所无公事可做,他父亲等于失业。为了维持生活,全家一度靠典当衣饰度日。</div><div><br>据徐蔚南在一篇文章中说,他父亲是在60岁那一年才“挂起‘儒医’的牌子,家中医书是最多的”。他还说:“父亲喜欢填词,家里的词书差不多跟医书一样多。”</div><div><br>徐蔚南15岁时,受父亲的影响,也开始喜欢读词书,他最喜欢读的是《纳兰词》,有时跟父亲一起“咿唔菩萨蛮哪,一剪梅哪……读的津津有味”。<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纳兰性德的《纳兰词》</h5><div><br></div> <div><br></div>“说来好笑,那时尤其爱读《纳兰词》中几首悼亡词。其时去讨老婆时代还远,不知何故竟爱读那悼亡词!也许我是太敏感一点吧。”徐蔚南这样回忆道。<div><br></div> <b>四、求学经历</b><div><br>关于徐蔚南的求学经历,脉络是清楚的,他从盛湖公学毕业后,进入上海震旦公学,未及毕业就考取官费,东渡日本,留学于日本庆应大学,毕业回国后,先是短暂到震旦学院任讲师,后于1923年8月去绍兴省立第五中学任教。但是,从初中到大学,再到留学及回国的年代划分却较模糊。据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李军教授所述,徐蔚南17岁就考取官费留学日本的。<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震旦公学旧照</h5><div><br></div> <div><br></div>雷晋笙和王维克两位,被徐蔚南称为最要好的同学。他们的简历显示:雷晋笙于1919年考入震旦学院,王维克于1918年转学到震旦,此时徐蔚南应该还在日本留学。因此,这两位很可能是徐蔚南留学回国后,在震旦任讲师时结识,彼此以同学相称。<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雷晋笙像(左)、王维克像(右)</h5> <div><br></div>另据徐蔚南自述,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结识傅彦长。傅的简历显示,他留学日本的时间是1917年至1920年,与徐蔚南留学时间相符。<div><br>笔者目前仅找到这一点线索,不过还会继续留意,以求补齐资料。<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节 执教经历</b></h3> <div><br></div>关于徐蔚南的执教经历,各种说法也不一样,因为没有确切的记载,或者来自他的个人自述。再者,徐蔚南的编辑成就大于教书成就,他的教书职业的细节几乎被人忽略。许多介绍徐蔚南的简历,都只说他是某某大学教授,就完了,连年份都没有。笔者为此专门查阅各种报道,以及相关学校的校史、纪念册、同学录、通讯录,收获也有限,难怪人人都讲不清楚。以下仅以不多的资料,简述他的执教经历:<div><br></div> <div><b><br></b></div><b>一、中学执教经历:</b><div><br>1923年8月至1924年7月,徐蔚南执教于<b>绍兴五中</b>。绍兴五中全称为浙江省立第五中学。</div><div><br>在绍兴五中执教的时间,去的时间见徐蘧轩1923年8月22日写给柳亚子的信,信中说:“蔚南舍弟已于昨日到绍兴去,他的通讯处是城内省立五中校,请你常常赐教。”离开绍兴的时间,见散文集《龙山梦痕》中王世颖的题记,他写道:“1924年春天,我和蔚南同客绍兴,我们俩底卧室紧贴着,每夜必抱膝长谈,每谈必至深夜,直到灯昏人倦,然后各自寻梦去。长日工作,也没有时间给自己用。他偶然有兴,便写几篇抒情述景的小品,题上‘龙山梦痕’字样。同客他乡,他有梦,我何尝没有呢。于是我也拿了我底梦痕,收入这龙山梦痕里了。我们相继发表了二十篇。暑假返棹,梦痕便终于此。”从这段文字里得知,1924年暑假,徐蔚南与王世颖分手,离开绍兴。<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笔者访绍兴五中时拍摄,复建的门楼</h5> <div>1925年10月至1929年12月,执教于<b>复旦大学实验中学</b>。复旦实中全称为复旦大学心理学院附属中学,也被看作是复旦大学预科。</div><div><br>在复旦实中的执教时间,有记载的是:徐蔚南与陈望道、刘大白等创办《黎明社》,并于1925年10月出版社刊《黎明》第一期,社址就在江湾复旦校园内。这是徐蔚南执教实中最迟开始的时间,或许更早一些。离开的时间,根据《复旦实中季刊》能看到的最后一期,即1929年第一卷第四期,发刊时间1929年12月,在校闻栏,有实中校务会议记录,其中内容有徐蔚南与王世颖、杨哲明3人被选为校群育委员会委员。徐蔚南离开实中的最后时间也可能晚于这个时间。<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中季刊1929年第一卷第四期</h5><div><br></div> <div><br></div>此外,徐蔚南还曾在以下两所中学执教过:<div><br>1927年7月,<b>上海成城女子中学</b>聘请徐蔚南专任教授国文,见《申报》1929年7月27日。</div><div><br>徐蔚南在《从上海到重庆》一书的第七节,“屯溪印象人物记”里,讲到:“桂裕先生是复旦中的老同事,他的夫人是周由廑先生的令媛,是我在<b>神州女子中学</b>时的学生”。不过他没有讲是哪一年。<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城女子中学聘请徐蔚南的报道</h5><div><br></div> <b>二、大学执教经历:</b><div><br>1922年至1927年,徐蔚南执教于<b>上海大学</b>,在中国文学系教授法国文学。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的《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一书,在“各系教授及讲授课目”里,有明确记载。具体起止时间不够详细,也有可能全程执教,所以不写起止时间。<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left;">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的《上海大学(1922—1927年)》</h5><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大学各系教授及讲授课目</h5><div><br></div> <div><br></div>1927年至1929年,徐蔚南执教于<b>复旦大学</b>中国文学科。1927年3月26日《申报》报道称:“上海有名之各大学教职员早有联合会之组织,发起人共有三四十人之多,如复旦大学刘大白、徐蔚南,上海大学冯三味、蔡慕晖、周越然等,均在发起人之列。近由发起人召集上海市教育协会大学教职会,讨论一切进行办法,即日有宣言公布。”该联合会后来改名为上海市大学教授联合会。1929年12月《复旦旬刊》留别号上,徐蔚南发表散文《猫》,这是现在所能看到他在复旦大学校刊上的最后一篇文章。<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旦旬刊留别号</h5><div><br></div> <div><br></div>另外,在《复旦大学同学录(十六年秋季)》(1927年)中,在徐蔚南名字下方,还写有“前大夏大学国文教员”几个字。在这份名单上,徐蔚南在复旦大学的职称仅为“助教”,而在《复旦丙寅年鉴(1926年)》中的职称是“教员”,反正还不是教授,何时转为教授没有现成资料。按国民政府1927年6月颁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副教授应具备以下资格之一:“在国外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有博士学位,有相当成绩;讲师任满一年以上,有特别成绩;对国学有特殊贡献。”徐蔚南至少已具备其中一个条件。<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旦大学丙寅(1926年)年鉴</h5><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旦大学1927年同学录</h5><div><br></div> <div><br></div>1925年1月,上海东方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周勤豪聘徐蔚南任教。后该校与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合并为<b>上海艺术大学</b>。<div><br>据三四十年代上海《论语》杂志编辑林达祖,在其回忆录《上海名刊论语谈往》“文人徐蔚南”一节中讲述,他1934年在<b>上海持志大学</b>深造时,徐蔚南曾教授过他们班的国文,不过时间仅几个月。<br></div><div><br></div> <div><br></div>1933年秋至1934年冬,徐蔚南应邀执教于<b>浙江大学</b>文学系,职称是副教授。关于这段经历,徐蔚南发表过一篇文章《我的国文教学经验》,文章内讲到。<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6年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概况</h5><div><br></div> <div><br></div>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确定,徐蔚南共执教过<b>10所学校</b>,其中<b>中学4所、大学6所</b>,时间10年多一点,职称至少是副教授。这10多年里,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翻译和编辑,期间担任过上海世界书局秘书长、上海通志馆编纂主任,直到他身兼通志馆和博物馆两职,实在太忙,才不得不放下教鞭。<div><br></div> <div><br></div>说完徐蔚南的执教经历,我们来看《我的国文教学经验》这篇文章,借此了解一下他的教学特点和风格:<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国文教学经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蔚南</div><br>一九三三年秋浙江大学里的一位国文教员到外国去留学了,我便去填了那个空缺。我是个计划迷,要叫我教普通国文,自然也得来个计划。<br>我认为教国文,可以从三方面教的:<br>1、传道的——意<br>2、欣赏的——情<br>3、考据的——知<br>例如教一篇韩愈文章,便可从这三方面活动:(1)讲那文以载道的道,像思想的来源,时代的环境,都排比起来讲的;(2)讲那文章的外形——即讲那用字造句的修辞方面以及体制方面,分析与比较的方法最用得着;(3)讲那篇文章本身的历史,像版本哪,文句的不同哪,作者的简略的年谱哪,都讲。<br>照我的计划讲授的经验,可以说没有失败。在情意两方面比较更成功。那时作文是每两周一次,我要训练他们些科学的文章(因为都是工科学生),所出得题目是玻璃自传、无机化学发展略述等等,叫他们参考书报,搜集材料,但是要注出来源。结果十分之八九,写得很像样,而且很长,平均每篇总要三四千字,但仍有用桐城派来写得的,真出乎我的预料!<br>一九三四年秋,校长注重写作,要每星期在课室内练习一次作文,每星期再做一个课外报告。那一小时的课室内练习,出作文题当然只有改变方针,我出的题目,是大学生与军事训练、浙大的清晨之类,着重在他们日常生活方面和思想方面了。至于报告还是冗长得很,有的竞写至一万字以上。报告是做课外读物的报告,课外读物是由我选定的,其中有四书五经,也有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之类。<br>一九三四年冬,因有人要我全在上海工作,我就辞职,不久学校闹风潮,我在上海倒像“隔岸观火”了。<br>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节 访绍兴五中</b></div><div><br></div> 1923年8月,徐蔚南经邵力子介绍,到浙江省立第五中学(即今绍兴市第一中学)任国文教员。<div><br>为此,笔者在去年曾去寻访该校,试图寻找当年徐蔚南留下的什么资料或故事。该校德育老师何老师将我带进校内,在图书室里,只找到一本在校庆120周年时编写的纪念册。该校建校于1897年,到2017年正好是120周年,在纪念册的“民国时期教员名录”中,有徐蔚南的名字,序号是250,学科是国文,再无其他记载。何老师和图书室的管理员也不知道徐蔚南是何许人,当我讲出他的名字时,他们都摇头,只拿出这本纪念册,让我自己翻看。<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绍兴市第一中学(前身即绍兴五中)</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册教员名录第250人是徐蔚南</h5><div><br></div> <div><br></div>我在校园内转了一圈,看到在学校后门,有一座仿造民国时期该校的门楼,青砖砌筑,券门上方是砖刻的“浙江省立绍兴中学”几个大字。我拍了照片,因怕打扰学生们上课,就悄悄退了出来。<div><br>后来才发现,徐蔚南当年执教的浙江省立第五中学,前身是绍兴府中学堂,校址在胜利路上,即府山(也叫龙山)附近,这里抬头就能看到龙山,建国后称龙山分校,改为初中部,现在是“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我急忙赶去,但因为疫情关系,学校保安始终不让我进去,找到校长央求也无济于事。<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胜利路上的龙山校区是当年徐蔚南执教的地方</h5><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距龙山只有百米,徐蔚南的《龙山梦痕》就写于此</h5><div><br></div> <div><br></div>鲁迅先生1910年曾在该校任学监(教务长)兼博物教员,他的卧室兼工作室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现在还保存完好,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我没能进去看看。<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鲁迅先生当年执教时的工作室也在这个校区里</h5> <div><br></div>难怪徐蔚南在小品文《我们快乐》中写到:“我去年是住在龙山麓下的分公司里的,分公司的间壁就是一所小学校。”他还在《初夏的庭院》、《香炉峰上鸟瞰》等散文中,都说在“分公司”上班或者与“公司老板”、同事等一起出去游玩,实际上,哪有什么“分公司”,就是在这座学校,他当着教员,自然不想在文章中写自己游山玩水“不务正业”了!<div><br>其实即使写出自己在学校时“开小差”,望望风景也没什么,毕竟他的“游山玩水”写出了这么好的散文来,就是被校长和同事们知道了也值得!这几篇在绍兴任教仅仅大半年时间里写出来的佳作,后来与王世颖的散文合编为《龙山梦痕》出版,因而享誉文坛,还不是广为人知吗?<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绍兴五中校刊《午钟》,年代久远,放大后更看不清楚</h5> <div><br></div>徐蔚南在五中任教时,在校刊《午钟》上发表过几篇文章,现在能查阅到4篇:1923年《午钟》第一期上发表翻译日本诗人高滨虚子的诗歌《初秋》,第三期发表翻译日本作家国木田独步的《诗思》,第二期上发表《民歌二首》,1924年的第五期上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奔波》。<div><br>《午钟》是中学生文学半月刊,主要刊载本校学生发表的译文、戏剧、歌谣、书信、随笔等,当时与徐蔚南一同在该校任教的李鸿烈、王世颖、周刚直、刘大白、石樵等,也都有作品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刊物的宗旨是:“用教育的钟声唤醒入梦未深的青年,使一齐为未来世界的人,使早日是新未来的人的世界”(发刊词)。<br></div><div><br></div> <div><br></div>在绍兴执教的这段时间,徐蔚南与王世颖足迹洒落山阴古道,情趣寄于镜水两岸,写出了灵山秀水中的心灵感悟,两个人的二十篇散文合编为《龙山梦痕》出版,在文坛一举成名。九十年代起,就有学者认为他们两人的文风清新淡远,笔调轻盈流畅,与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等人的风格十分相近,作品又产自绍兴,从地域来讲,接近春晖学园,即欲将他们归入白马湖作家群。这一提法最初出于浙东学者朱惠民先生,他在1993年发表《白马湖散文十三家》,他在书中提出:<div><br>“散文白马湖派,作为二十年代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文派,它是文学主张、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美学特征大致相似和相近的‘为人生派’作家群的结合,是以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为轴心,团结一批志同道合者或师承者的自然形成。这个文派似由三个作家群落组合而成:第一群落为春晖园(包括宁波四中、江湾立达学园)的同志,后又扩展至立达学会同人。属于这个群体的有朱光潜、李叔同、俞平伯、叶圣陶、刘延陵、郑振铎诸家,这是‘同志的集合’,是文派的主干和核心。第二群落为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团体组织雪花社中坚张孟闻、王任叔等在春晖执教鞭的同人。第三群落为刘大白及曾客居绍兴和白马湖畔写《龙山梦痕》的徐蔚南、王世颖。”<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left;">文化学者朱惠民撰写的《白马湖散文十三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h5><div><br></div> <div><br></div>他所主张的十三家是:丰子恺、冯三昧、叶圣陶、刘大白、刘延陵、朱自清、朱光潜、陈望道、郑振铎、俞平伯、夏丐尊、刘叔琴和刘薰宇、王世颖和徐蔚南。<div><br>近年来,包括台湾学者在内,不少研究者对此发表各自看法,共同点都认为白马湖作家确实代表了一种平民式的人文情怀,且创作风格在新文学运动史上独树一帜。</div><div><br>此时,徐蔚南是擅写山水小品的高手,而几年之后,当他立足于上海文坛,他又将笔触伸向都市文化,成为都市作家。这是后话。<br></div><div><br></div> 未完待续。<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