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

Sailor

听到此曲,联想到波特兰的早上。<div>2017-2019在波城。无数个早上,享受步行上班的美好。上班路上会经过一片有红豆的植物旁边。往往会停下来拍照,然后就会萌生作诗的心情。正值电影《芳华》在国内热播,听着主题曲绒花,那个时候,还没有口罩风波,感觉一切都很美好。</div><div>当年32岁,以当时之眼看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div><div>由于交通方便,住在位于downtown的一个公寓里,处在PSU大学校园的环抱中。美国的大学是没有围栏的。周六的早上有早市,能买到农场来的各种新鲜食物和很有特色的小吃。有时恩师周六送孩子在附近学中文,会叫我下来聊天。那个时候川普刚上任,恩师会提醒我那首当时火遍全网的小诗: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都有自己的步伐。别着急,慢慢来。”</div><div>还有实验室的一些片段。用液氮或干冰,拎着桶去楼下取,带回实验室,干冰会在空气中迅速升华,雾气缭绕,仙气飘飘。有时实验室会庆祝新人的到来,下班后一起聚餐。聚餐完毕,路过夜幕之下的waterfront,河水在星光的掩映下波光粼粼,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实验室朋友,出于对科学的热爱聚集在一起,远离家人,互相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div><div>此次来澳洲之前,先去美国看恩师。飞抵波特兰,恩师来机场接我,就像2017年的那个早上,同样的人,同样的场景,有种时光倒流之感。恩师说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我问:那实验室怎么办?恩师说:到时候就关掉实验室了。我突然就很感伤。回望过去几十年,实验室参透着恩师和大卫的心血,他们对科学进步的推动,简直成了一种信仰在心中伫立。关掉实验室让我觉得非常难过也非常感伤。那个下午,午后的阳光很柔和,艾伦和我吃到了恩师和师母种的苹果、西红柿和草莓,很甜很美好。很可惜,长途跋涉时差颠倒之后不停发作的心悸令我之后一直在酒店休息没有时间跟恩师过多的聚聚聊一聊。</div><div>临行前的一天,坐着陶恺的车去OHSU之前工作过的大楼看一看,勾起了许多回忆。陶恺忙着带我和艾伦去Costco打疫苗,却连自己的booster都没有预约上,多年来的友情真是比天高比海深。</div><div>2019回国后,无数次的梦见实验室的场景,梦见恩师在实验室放打印机的那个拐角处走过来,梦见一起工作过的小伙伴们在探讨某个技术要点,梦见OHSU的校园……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爱做实验,而是一种向往和一种精神寄托,尤其在充斥着口罩和核酸的日子里更为如此。那种轻松而自由的感觉,很美好。</div><div>直到今天来到澳洲,发现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感觉,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热情和激情了。</div><div>昨天一位邻居老爷爷来帮支招怎样对付房子里的昆虫。攀谈之余,有几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人生很短,不过百年,所以要开心的按照喜欢的方式活着;阳光和沙滩,和朋友们share的时候才是好景致;要工作,但更要享受生活。</div><div>时间的洪荒会磨平每一个人的棱角,却抹不平回忆,在闲暇之余,努力回忆起脑海里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用爱的接力来回馈每位帮助过我的人。所有的回忆,都会幻化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勇气和底气。</div><div>在36岁的最后一天,写下如上文字,共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