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空军通信总站的故事》一书的封面(封底)和页眉设计,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按照最初的商定和后来签署的合同,封面设计是由印刷排版公司负责,而且报价设计费1000元。原本以为,只要我们花钱了,就可以省很多心,也就是对他们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用不着太多操心。</p><p class="ql-block"> 谁知,公司最初提交了差距极大的设计方案(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一见这个设计封面,立即惊呆了!这哪里是空军通信总站,这完全是陆军野战部队装束,而且不像我军,更像是外军山地战单兵。</p><p class="ql-block"> 这个方案,让我感觉到:印刷公司设计人员不懂得空军部队空军通信兵的特点,他们拿不出我们所要的封面,封面设计只能靠自己干了。</p><p class="ql-block"> 8月,夏日炎炎,《空军通信总站的故事》战友们的稿件已经收集差不多了,按照计划交付排版,但是封面设计还未有好的构想,找了几位同志也没有拿出理想的方案。</p><p class="ql-block">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在总站范围、在我认识的人中间思寻。</p><p class="ql-block"> 我首先想到的是空军国画大师王界山,他在空司电影组当放映员时就认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要说我与王界山也是打过交道。</p><p class="ql-block"> 1998年补兵退伍时,气象中心有个战士到我的办公室,拿出一摞证书,说自己擅长美术,获奖很多,现在单位要安排他退役,他自学的美术专业还没有结业,想在部队再留一年。为了证实他说的情况,我找王界山咨询,界山告诉这个战士确实是个人才,有培养前途。我与空司管理局军务处协商,这个兵已经宣布复员,气象中心不能再留了,没有办理退伍手续前,经空军指挥学院军务处处长陈野同意,调他到学院放映组工作,暂时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所以,王界山当时的意见很重要,影响到这个战士的前途甚至一生。多年后,与界山聊起,他还记得这件事。现在有事相求,他一定不会推诿。</p><p class="ql-block"> 很快联系上了王界山。他表示:画画可以,但设计图书封面没有经验,让我再想办法找找其他人。</p><p class="ql-block"> 看来还得另想办法。</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在翻看以前发过的美篇,看到2018年10月空军组编系统人员聚会,成空军务处副处长刘永林制作过一个精美的视频,还想起他制作过多部多媒体影像片,所有的影像、动漫、解说词、背景音乐,甚至连播音朗诵等,都是永林一人所为,他在搞美术装潢设计方面应该不成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刘永林,2018年10月在北京聚会时留影,拍照人:孙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刘永林在空军航空博物馆收集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 刘永林,1953年出生,陕西兴平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警卫连战士、警卫员、排长,昆指军务处参谋,成都军区空军军务处参谋,组编科科长,军务处副处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从1979年初我们就认识。他的工作细致扎实,认真负责,文字有功底“内秀”,转业到四川音乐学院后潜移默化,造就他的文艺细胞,退休后他又潜心绘画,素描造诣很深。尤其是他绘制的《十大元帅画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刘永林绘制的彭德怀元帅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刘永林绘制的刘伯承元帅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刘永林工作室)</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把出书需要设计封面的想法告诉了刘永林,他当即表示“尽力而为!”</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想毕竟大家都没有出过书,更没有搞过封面设计,关键是要搞成什么样子,心里没数。</p><p class="ql-block"> 为了争取时间,尽快成功,我想再找一个人设计,多幅作品也许能相互启发,取长补短。</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的另一个人就是赵晋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赵晋渝近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前面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赵晋渝。他不仅写文章来得快数量多涉及面广,多才多艺,更擅长摄影。他从部队开始学摄影,至今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级),美国、英国、国际摄影家学会会员,获得国际国内摄影赛奖项400多幅,被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两次评为重庆市最佳和优秀摄影家(只有8人入选)。由中国摄影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摄影家全集赵晋渝卷画册»。国庆节前后,他的两幅摄影作品还在北京世纪坛展出。</p><p class="ql-block"> 请他参与设计封面,可以发挥他的摄影优长,在构图方面有所突破。</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给他提示,能否将战友的照片,制作成电影画报上的明星照,让战友的形象上我们书的封面。赵晋渝答应试试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赵晋渝摄影作品《人马情未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赵晋渝摄影作品《栈桥归路》)</span></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两天,赵晋渝给我发来他设计的封面,毛主席为通信兵的题词和部分战友照片比较醒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赵晋渝设计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同一天,刘永林设计的图案也发给我。他是老机关了,出手的东西都不仅是一套方案,而且还有设计说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刘永林设计封面方案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刘永林设计封面方案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刘永林设计封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刘永林封底修改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刘永林的《空军通信总站的故事》封面方案说明:</p><p class="ql-block"> 通信总站的故事,书写在辉煌的八一军旗上。通信兵的各专业,话务、报务、有线、无线、外线安装、设备维修等,组成一部流动的时代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八一军旗飘扬,老兵记忆不灭。考虑到书籍作者人物众多,封面未采用真人照片,而以绘画表示各专业,记忆的碎片组合成通信总站的波澜壮阔。其中部队官兵接触最多的话务员女兵,总会是人们对通信兵的第一感知。封面下方的空军办公大楼,总站的几代新老官兵们熟悉而又感到亲切,一切都为了军令的畅通无阻。</p><p class="ql-block"> 用绘画的意象以引起作者和读者的思索和遐想,其目光也会在封面上停留的更久一些,此时手捧的是总站官兵难忘的军旅故事和厚重的军旅情感。</p><p class="ql-block"> “红版”和“蓝版”两个方案供选用。红版的暖色,温馨、热烈、激情,烘托军旗;蓝版的冷色,色彩对比强烈,表现空军官兵对蓝天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刘永林还根据印刷排版需要,设计了多种页眉方案。</p> <p class="ql-block">最终选定这个方案。</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他们二人的设计方案各有优点,也有缺陷。我感到,刘永林的方案,可吸取的元素更多更醒目。与他们商量后,决定请刘永林主笔,将刘、赵两人的设计方案结合起来,八一军旗,空军飞机,毛主席为通信兵题词,空军机关办公大楼,主楼传出的电波,这些元素组成封面,而报务员、话务员和通信器材装备等,放在封底,充分体现通信总站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征求意见后,又对字体字号、人物大小、摆放位置等多次微调,形成最终。</p><p class="ql-block"> 标注的封面设计者,我要求将刘永林、赵晋渝二人名字都写上,以示敬意和感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在空军通信总站工作过的逝去和健在的老兵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