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高地》连载155 血染的丰碑

不尽长江

罗际明《1984高地》再版 <p class="ql-block">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 血染的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部营房中央的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朱德同志手书的碑文格外醒目:“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这几天,每天都有胸前佩戴军功章的官兵在碑前肃立沉思,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23日至26日,我军在军部大礼堂隆重召开了老山、者阴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庆功大会。</p><p class="ql-block"> 军区司令员张铚秀莅临大会祝贺并指导,随同的军区领导有副参谋长乔明来、政治部副主任张景鲁、后勤部顾问孟肖野等人。</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开始之前,我被指派陪同张铚秀司令员一行,先在西楼贵宾室休息,会议开始时再引导首长进入主席台就座。休息时,司令员亲切地与我聊起了家常。谈到11军的战绩,他评价说:你们军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打仗不少,部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经受住了考验。老山防御作战,歼敌一千多,达到1比3的战果,实现了军委“以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的要求,军委和军区是满意的,连越军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啃到了硬骨头。</p><p class="ql-block"> 庆功会的主要议程是:1、开幕式:致开幕词;宣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给老山、者阴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指战员的嘉奖令;宣读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单位和个人的命令、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单位和个人的命令和军给单位和个人记功的命令;少先队员献花、献词:军区领导机关、地方领导、友邻单位致词、赠送锦旗;军区首长作指示。2、作战总结报告。3、英模事迹报告。4、分组讨论。5、闭幕式。</p><p class="ql-block"> 大会的重头戏是廖锡龙军长代表军党委作作战总结报告:《发扬“五种革命精神” 在战斗中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报告分三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是“英雄业绩”,概述了作战的三个阶段,即炮击作战、拔点作战、防御作战。取得的战绩是:歼敌2240名,俘敌19名,击毁敌火炮120门,军车41辆,弹药库(所)18个,缴获火炮21门、枪支136件以及大批弹药、军需物资和文件资料。全军涌现出一批英雄集体和个人,其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1个、个人2名,被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3个、个人8名,军区记一等功的单位1个。此外还有荣记一等功的单位30个、个人37名,荣记二等功的单位204个、个人209名,荣记三等功的单位617个、个人2770名。参战指战员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事迹,突出表现在爱党爱国的赤胆忠心、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舍己为人的崇高风格、团结协作的战斗作风等7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是“基本经验”,作战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胜利,集中到一点,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军委和军区提出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指导思想。军事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是:着眼于打歼灭战;认真做好战前准备工作;灵活果断进行指挥;周密组织协同;正确运用炮兵;搞好战场建设和阵地建设;积极防御。政治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是:进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教育,激发“五种革命精神”;搞好战前动员,转好思想弯子;继承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广泛开展杀敌立功活动;加强基层建设,充分发挥干部、党员和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宣传鼓动,保持部队旺盛的士气: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争取人民群众大力支援;转变领导作风,坚持面向第一线。后勤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是:结合地形特点,部署多点靠前;深入前沿阵地,解决实际保障问题;积极主动及时地救治伤病员;科学安排运力,确保前后送及时;千方百计搞好生活保障;大力改善阵地后勤保障条件。</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是“今后意见”。首先列举了作战中存在的问题:对上级的作战指导思想,有的方面学习领会不够,贯彻不到位;对敌情的分析判断有时不够准确,对敌人的作战特点把握得不够全面;防御作战初期阵地管理不严,措施不力,增大了不必要的伤亡;政治工作在有些方面缺乏针对性;有的单位出现了违反群众纪律的事;对个别人的思想工作做得不深不细;阵地做饭问题没有解决;后勤单位自卫能力比较弱。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向英模、功臣学习,继续大力发扬“五种革命精神”:用战场上那种高昂的斗志贯彻“两会”(中央12届3中全会、军委座谈会)精神,搞好军队各项改革:认真总结作战经验,改进和加强教育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加强战备,随时准备再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1军大礼堂,庆功会在这里召开△</p> <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大会工作人员和政治部代表之一参加了会议。期间,廖锡龙被《半月谈》评为1984年10大新闻人物之一,受廖锡龙委托,为他代笔一篇体会文章,拟发表在《半月谈》。参战部队官兵中出现一名全国新闻人物,说明全国人民对这次战争的关注,是昆明军区和11军的光荣,战友们都为此感到高兴。</p><p class="ql-block"> 为期4天的庆功会今天下午5时胜利闭幕了。出席了庆功晚宴,观看了庆功晚会,代表们就开始陆续离开军部,回到各自单位开始正常的训练、工作和生活。唯有32师和加强该师的军炮兵团的代表例外,明天一早,他们就要启程返回中越边境,迎接一场新的战斗一 准备拔除庙皇地山越军据点。</p><p class="ql-block"> 庙皇地山是麻栗坡县董干镇与越南接壤的一个骑线点,1979年我军进行自卫还击战撤回国后被越军占领,通过他们几年经营,已成为一个反华的重要军事据点。我军打下老山、者阴山之后,昆明军区决定,如果越南当局不吸取教训,继续坚持侵略扩张路线,则拔除其在苗皇地山的据点,由32师完成此项任务。今年7月上旬,32师刘玉尊师长率部分人员奔赴董干边境,秘密抵近苗皇地山进行现地勘察,拟制作战预案。没想到,昆明军区突然命令32师,停止苗皇地山的战场勘察,全师立即奔赴老山地区,接替40师担任防御作战任务。全师官兵在老山浴血奋战了5个月,刚撤下阵地,还来不及探亲休假处理个人问题,就移师西畴,准备攻打庙皇地山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我到参加庆功会代表的住地与32师代表话别。由于他们没有时间回家与亲人团聚,一些家属来到军部同丈夫见面并送行。表面上大家有说有笑,显得就像出差前的分别一般,其实内心情感很复杂。本军其他部队都班师回朝了,唯独他们还留在边境,准备打下一场硬仗。作战时间多长,人员伤亡多大,自己能否生还,这些都是未知数,你说心情能轻松吗?</p><p class="ql-block"> 我向32师刘师长和刘政委告别时,两位领导都说,欢迎你回到老部队与我们并肩战斗。我认真地说,会有这一天的,我随时听从军党委的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