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呼伦贝尔旅游,除了观赏草原风光,也一定要走卡路,去"室韦"看看。因室韦是呼伦贝尔地区有记载最古老的地方,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这里还曾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9月23日中午,到达呼伦贝尔市北部,并代管的县级市额尔古纳市所在地一一拉布大林镇。城市不大,有不少俄式建筑。在这里用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远观额尔古纳市区。</p> <p class="ql-block">下午途中路过3A级旅游景区《白桦林》。</p> <p class="ql-block">景区公路。在景区游览需乘坐景区观光车,票价15元。</p> <p class="ql-block">白桦林里充满了浪漫气息。</p> <p class="ql-block">林中栈道。</p> <p class="ql-block">鄂温克人住的用桦树皮和兽皮搭建的帐篷,原始且简陋的撮罗子。</p> <p class="ql-block">笔直挺拔高大的桦树。</p> <p class="ql-block">鄂温克人饲养的驯鹿。</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多,到达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这个乡在额尔古纳市与室韦镇中间,是呼伦贝尔大草原近年开发旅游大环线的一个必经之地。"恩和"蒙古语是太平的意思。恩和俄罗斯民族乡下辖8个行政村,行政管辖面积有208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在俄罗斯木刻楞风格的《伊凡庄园》酒店。酒店两层楼,房间挺多,前后院。老板一家人是海拉尔人,在这开酒店十几年了。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游客不多,效益不算太好。今年准备开到十月中旬,就回家猫冬了。</p> <p class="ql-block">街上不少俄罗斯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十九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额尔古纳河流域,开矿、经商,俄罗斯农民也越境打草,并在像室韦、恩和、奇乾这样的边境村庄,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儿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留下的俄罗斯人,不仅与当地人通婚,并建了不少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木刻楞"。</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恩和俄罗斯族乡。</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在一家饺子馆用餐,偶遇了一位送液化气罐的男人,中等身材,50岁左右,大鼻子大眼睛,相貌像俄罗斯人,我们搭讪地问他,"你是俄罗斯人吗?”,他用一口东北话说:"我奶奶是俄罗斯人"。我们一看这是第三代华俄后裔。据说这个乡,有俄罗斯族人和华俄后裔2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恩和乡的清晨。</p><p class="ql-block">早餐面包牛奶,玉米粥咸菜,每份15元。</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驱车沿着边防公路,经七卡、八卡、九卡等卡路,前往室韦。</p> <p class="ql-block">行驶50多公里后,到达七卡。</p> <p class="ql-block">边防部队驻地营区。</p> <p class="ql-block">建在山顶上的边防哨所。</p> <p class="ql-block">山下是七卡村。</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边境线上的岗哨。</p> <p class="ql-block">九卡,山上哨所。</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原是中国的内陆河。1689年,清朝忙于与噶尔丹争夺蒙古,匆忙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额尔古纳河以西为俄罗斯,以东为中国,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界河。清政府在额尔古纳河东岸设置了18座卡伦(哨所)。</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行进在大公鸡后脑壳的公路上,额尔古纳河就在视野里安静地蜿蜒,稀疏空旷的原野看不出国境的界限,唯有一路延续的铁丝网,提示着一条不可逾越的线。</p> <p class="ql-block">苍茫、寂寥的额尔古纳河向东北方向平静的流淌,从满洲里附近一直蜿蜒到恩和哈达镇,最后与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汇合成为黑龙江。全长970公里,下游水深可通航,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走下公路,从铁丝网向河对岸遥望,那边的一切和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寂寥又宽阔的草原,但两侧都显得极为荒凉。</p> <p class="ql-block">有的河段地势平坦,河谷开阔,杂草柳条丛生。</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水草丰美,鱼类品种很多,当地人在河边抛杆垂钓狗鱼。</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额尔古纳河里钓的特产"狗鱼”。</p><p class="ql-block">狗鱼是北半球寒带到温带里广为分布的淡水鱼。狗鱼是生性粗暴的肉食鱼,除了袭击别的鱼外,还会袭击蛙、鼠或野鸭。平时多生活在较寒冷地带的缓流河汊,喜游弋于宽的水面,经常出没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p> <p class="ql-block">在额尔古纳市午餐,点的"家炖狗鱼"肉厚刺少,肉质细嫩洁白,味道极佳</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p> <p class="ql-block">河边堆放的草垛。</p> <p class="ql-block">过了九卡,快到室韦时,路边出现了许多蒙古包式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室韦苏木。</p> <p class="ql-block">室韦镇位于大兴安岭北麓,中俄界河一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距离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168公里,距莫尔道嘎镇90公里,与俄罗斯奥洛契小镇隔河相望,边境线长达80多公里。现有人口1500多人,其中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居多。</p><p class="ql-block">小镇街上,俄罗斯风格建筑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2021年内蒙古文旅厅为深入挖掘和推广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经过海选征集、网络投票、层层筛选,最终蒙兀室韦被评为"2021年内蒙古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室韦口岸是中国一类口岸。对岸是俄罗斯奥洛契口岸,两国口岸之间有一座永久性大桥相连。</p> <p class="ql-block">室韦这个地方,除了俄罗斯风格建筑,和一些俄罗斯族家庭游、口岸游、界河风光游等,没有什么历史古迹和遗址,但却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历史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关于室韦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文献,室韦最初称为"失韦",至隋朝时期改为室韦部落,正式记载见于新旧唐书《室韦传》。室韦可上溯至秦汉时期的东胡体系,后鲜卑、柔然,从柔然中分出南北室韦,南室韦南迁后称契丹人。北室韦后又分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大室韦、深未但室韦等五大部落。他们集中生存在大兴安岭一带贝加尔湖地区以及诺敏河流域等。后来又分出了二十多个室韦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称为"蒙兀室韦”。这个部落在成吉思汗的祖先乞乾部首领孛儿贴赤那带领下,走出额尔古纳河流域,来到现在蒙古国肯特山附近的三河之源。1206年,在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后,率领蒙古骑兵,南征北战,逐步建立了真正世界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因此,可以说蒙古族是室韦的后裔,"蒙兀室韦"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午路过临江村,前往200多公里外,额尔古纳的秘境一一奇乾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