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相聚云端,“疫”路有你。12月4日下午,南川区鲜文玉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小学灵动数学工作坊全体成员,区隆化二小、三小、六小、七小、九鼎山小学、北师大南川附属学校、南平镇中心校、大桥小学等学校的数学老师(近300人)再次相约腾讯会议,参加“南川区鲜文玉名师工作室暨小学灵动数学教研工作坊'核心素养评价'"培训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有幸邀请到康世刚所长为我们带来“《数学课程标准(2022)》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专题报告。康所从新课标主要变化、评价理念、评价建议、学业标准四个方面,进行层次清晰、深入浅出、实例融合、引人入胜地讲解。</p> 主要变化 “育人为本”“以最适合的教育,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评价理念 “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评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核心素养。 评价建议 <p class="ql-block">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康所结合实例为大家介绍了怎么评、评什么、谁来评,及在评价时要注重方式的多样性,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p> 学业标准 <p class="ql-block"> 学业质量标准其实也为如何撰写学习目标指明了方向。首先,是四基+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量感、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其次,情境+四能+核心素养(模型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康所结合具体实例从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意义三个维度分别展开讲解。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乐学”、“善思”、“活用”。</p> 成员感悟 <p class="ql-block"> 行之力则愈进,知之深则愈达。康所的专题报告,为如何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老师们定能以新课标为导向,将新课标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让课堂更加高效,真正落实“教师教有标准,学生学有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