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玩搭建——黄墩镇中心幼儿园小一班区域游戏

赵赵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玩具、废旧材料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以动手操作为主,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构造来表现定的事物的形态,如建楼房、架桥、铺路等。也就是说幼儿在建构区中通过想象,创造性的反映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性。&nbsp;</p><p class="ql-block"> 小班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直接依赖于玩具,他们边玩、边想象、边思考,玩具收起来,动作停止了,思维也就中断了。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处于萌芽、幼稚阶段,需要老师多角度启发孩子想象,引导他们的创造性地的展现。小班刚入园几个月,幼儿参与建构游戏较少,没有丰富的建构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幼儿自由建构的方式,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进行建构游戏,老师从中观察小班幼儿在建构区发生的故事,探讨小班幼儿建构区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游戏镜头一:</p><p class="ql-block">区域活动开始了,宋丹宁,韩之贺,辛俊延等几位小朋友拿着区域卡进入了建构区。韩之贺拿着积木快速的搭建起来,而其余几位小朋友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这是韩之贺说:“快看,我铺了一条马路,你们开来啊!”其他小朋友才慢慢进行游戏。很快辛俊延也铺了的一条,宋丹宁很骄傲的说:“你的马路没有我的长。”韩之贺则说:“我的马路还有拐弯呢。”</p> <p class="ql-block">  辛俊延跑过来说:“把你们俩的马路连起来不是更长吗?”“对啊,我们连起来吧!”说干就干,三个小伙伴很快行动起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样才能拿把两条几乎平行的两条马路连在一起成了三个小朋友的难题,三个小朋友摆弄了半天,也没有连起来。终于韩之贺拿来了两块积木将两条马路连在了一起,宋丹宁说:“马路太直了不好。”于是,三个小朋友对着积木橱看了半天,终于宋丹宁拿来了一块U形积木搭好:“这样就好了,车好拐弯”,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这时,韩之贺说:“把我的马路也连起来吧。”于是,更长的马路开始铺设,很快一条蜿蜒曲折的马路呈现在大家面前。</p> <p class="ql-block">分析:</p><p class="ql-block">1.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看到一个小朋 友铺了马路,其余小朋友也跟着铺马路。</p><p class="ql-block">2.能力较强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可 以两、三个幼儿进行简单的合作。</p><p class="ql-block">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1.幼儿对平面的马路铺设已经不错了,我觉得应 该给幼儿提供更高难度的挑战,引导幼儿进一步进行建构游戏。于是,我在建构区提供了立交桥、盘山公路等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立体搭建。</p><p class="ql-block">2.教师并不直接介入幼儿的搭建,只是提供可以参考的图片,让幼儿对立交桥等有直观的形象,从而引发搭建兴趣。</p><p class="ql-block">3.想要搭建立交桥,就需要架高的材料,刚好我们的建构区是一个综合的建构区,有不同种类的建构材料,如:易拉罐、奶粉罐、纸杯、各种拼插积木等,为了引发孩子利用多种材料,我在活动前把这些材料全面呈现在幼儿面前。因为,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具体的形象才能更好的引发创造。</p> <p class="ql-block">建构活动开始了,显然韩之贺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我的“特意安排”,他们仔细观察着图片,辛俊延说:“这是什么东西呀?宋丹宁说:“这是立交桥。”“立交桥是什么?”“立交桥就是上面下面都可以过车的马路,车可以从下面这样直接开到上面。”宋丹宁边说边用手指着图片。这时,地面上已经有小朋友铺了一条长长的马路,“我们来搭一座立交桥吧。”“好啊!”说着就开始了搭建。</p><p class="ql-block">普通马路已经铺好,韩之贺说:“怎么样才能让这条马路有高有低呢?”孩子们的搭建工作进入了僵局,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解决。于是我说:“大家可以试着寻找其他的材料啊,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一经提醒,机灵的韩之贺四处看了看,快速拿来了一个圆柱形积木说:“老师,我可以把这个放在马路的下面吗?”“当然呀,你可以试试。”很快,上下两层的公路已经铺设好,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说:“这样车会掉下来的,不安全,你看这里应该是这样的。”他边说边指着立交桥的坡处,搭建又陷入了僵局。我提示到:“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办法让连接的地方一头高一头低呀?”宋丹宁把圆柱体放在中间积木底下,经过他们不断的尝试,终于有了坡度,孩子们高兴坏了。</p> <p class="ql-block">  接着,小朋友们又开始照着图片的样子,让马路交叉穿过形成了立交桥的样子。搭建完成后,小朋友们拿着小车在马路快乐的玩耍着,享受着自己搭建、自己玩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分析:</p><p class="ql-block">1.教师给出的“立交桥”的图片给了幼儿新的启发和灵感,他们会在之前搭建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搭建,不断挑战,不断创新。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p><p class="ql-block">2.在第二次的搭建过程之中,幼儿之间的合作增加了,他们互相帮助、彼此的交流中都给予对方一定的启发。</p><p class="ql-block">调整方法:</p><p class="ql-block">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仔细观察,发现新的问题与机会,引导幼儿开始新的搭建活动。比如:汽车长时间行驶在马路上,车上人员渴了、饿了、想要上厕所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进行服务区、加油站的设施设备的建构活动。</p> 游戏价值 <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与价值:</p><p class="ql-block">1.教师的介入指导要适时恰当。</p><p class="ql-block">本活动开始是自由搭建活动,幼儿自由搭建出了蜿蜒曲折的马路,这时教师看到了深入游戏的机会和价值,并适时投放了立交桥的图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立交桥的搭建。在幼儿遇到坡度问题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可以怎么做,而是适时的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让幼儿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从而解决了问题。</p><p class="ql-block">2.材料的投放要适时适当</p><p class="ql-block">一开始的自由搭建教师只提供了积木,随着孩子们搭建的需要,老师投放了立交桥的图片、易拉罐、奶粉盒等材料,引发了幼儿进一步的搭建活动。</p><p class="ql-block">3.游戏的过程要循序渐进。</p><p class="ql-block">活动一开始是幼儿自由搭建,平铺出了笔直的马路;在韩之贺的启发和老师的引导下,第二阶段幼儿运用平铺的方法铺设了弯弯曲曲的马路;第三阶段,在老师的引领下,运用架空、交叉的方法搭建出来“立交桥”。游戏层层递进,逐渐提高。</p><p class="ql-block">4.在整个建构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很多的难题,需要他们不断尝试、不断的探索,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再出发,培养了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尝试、遇到困难不放弃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5.这个建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的尝试和改变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幼儿

建构

搭建

马路

立交桥

游戏

韩之贺

小朋友

积木

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