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五江口校区)</p><p class="ql-block">班级:105班</p><p class="ql-block">观察人:罗奕扬</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9月18日-11月2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水培“火龙果”的曲折史</p> 上了小学,一切都是新鲜的,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观察水培植物的任务。<div> 观察什么呢?我赶紧和妈妈讨论起来,绿萝?洋葱?还是土豆?番薯?我到厨房找了一圈,看到水果篮里放着红艳艳的火龙果。“妈妈,火龙果可以水培吗?”妈妈从网上搜了资料,说是火龙果的籽是可以水培的。我和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火龙果”的水培之旅。<div><br></div></div> 我把红红的瓤吃进了肚子,留下薄薄一片,拿来牙签,开始挑火龙果籽。这工作可真需要耐心呀,挑了半天,挑下来的也并不多。 把黏糊糊的籽儿放到清水里洗一洗。 为了看看是什么方式能较快地让火龙果发芽,我和妈妈还准备了土培火龙果籽来进行对比。 按照网上说的方法,我给水培火龙果下面铺上了薄薄的纸巾,留着一点儿水浸润这些可爱的火龙果籽。每天喷水,不让籽儿口渴。土培盆,我也每天喷水照料。 怀着期待的心啊,瞪大眼睛看看籽儿发芽了吗?第二天,没有,第三天,没有,第四天,还是没有!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是这样的摆放方法错了吗?按照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规律,我和妈妈想了想,也许纸巾吸水过快,导致太干了,没有让籽儿始终在湿润的环境中吧。<div><br></div> 2. 水培“姜、蒜”的比赛记 这不成功的尝试,让我不放心起来,那就多来几个小玩意一起来水培吧!我从厨房那了一个蒜,一块姜。姜,分别都放在自制的杯子里,底部可得始终有水。隔天,我会给他们换换水。姜是之前就冒了芽的。如果他们比赛,姜肯定能获胜吧! 对姜的生长,我们测量了它每天生长的长度,我发现每过一天,它都会长高1-0.5cm。 姜的长势喜人,可蒜的根部却长了白白的绒毛,妈妈帮我查阅了资料,原来是过于潮湿,需要把根部用水清洗干净,把发霉腐烂的根部除去。于是,我们把底部切掉,并把蒜分成了三瓣。 姜仍旧长着。为了让他们一起比赛,爷爷帮我把蒜和姜放在了一起。<div><br></div> 被分开的蒜老大,蒜老二和蒜老三也开始猛长了!<div>10月22日,他们的长度分别是10cm,3cm和7cm。</div><div>10月23日,他们都长了1cm。11cm,4cm,8cm。</div><div>10月26日,最长的蒜长到了20cm。</div><div>10月28日,蒜老大长到 23cm。</div><div>……</div> 大蒜的长势真是太快了,姜已远远落后了! 最后,姜已经不长了,我们把大蒜又聚集到一起,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嘛! 3. “绿豆”成长记 还记得最初失败的火龙果籽吗?后来,老师还还让我们观察绿豆,我同时做了观察绿豆发芽的情况。虽然不是水培植物,但和我一开始做的让火龙果籽的发芽的方式有点像! 经过对比,我发现,开始的火龙果种子确实是因为太干了,才会毫无动静。如果像绿豆这样,找一个较小的容器,用普通的纸巾,始终让种子能保持适度的湿润,才会成功吧!<div> 来年,我一定要再试一试!</div><div><br></div><div> 这曲曲折折的水培观察日记,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让我了解了多种可水培植物的状态!妈妈说,得做一个生活中会观察的有心人,植物们都是向阳而生,吸取养分,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快乐向阳,充满活力地生长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