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 本课是《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多种类型的力,此时,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本课主要包括两个活动:</p><p class="ql-block"> 1.认识弹簧测力计。</p><p class="ql-block">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 二、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以游戏导入,让四名同学像图中那样拔河比赛,提出问题“我们都用了多大的力呢?”,引出课题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p><p class="ql-block"> 询问学生“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对于“力”的概念学生是陌生的,弹簧测力计生活中也并不常见,学生一时想不起来,是懵懵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当拿出弹簧测力计展示给同学们看时,有学生马上想到了弹簧秤,并脱口说出“我妈妈用这个买菜时秤重量。”</p> <p class="ql-block"> 图片出示测量重量的弹簧秤和弹簧测力计的对比图。适时的指出:我们平时见到的弹簧秤是称重量的,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却是用来测力的大小的。</p><p class="ql-block"> 每人分发一个弹簧测力计,对照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并寻找与称重量的弹簧秤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单位是不同的</span>,告诉学生1牛约等于100克力。</p> <p class="ql-block"> 播放视频观看弹簧测力计的设计原理,视频以风趣的动画和语言展示了弹簧测力的计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步骤后,完全放手给学生去测量身边的物体。此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p><p class="ql-block"> 1.爱牛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有两个边缘,学生分不清用上边缘还是下边缘,我让学生统一标准,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调“0”时用的哪个边缘使用时就用哪个</span>。</p><p class="ql-block"> 2.爱牛的弹簧测力计很容易读数,一大格分成了10小格,但学生没有学过小数,需要教师给学生示范读数。</p> 3.学生读数时的视线不能与指针齐平。 为了让学生真正搞明白读数问题,每小组分发两种弹簧测力计让学生去尝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拓展部分自制测力计也是完全放手给学生做的,学生都能想到<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橡皮筋静止时的最下端</span>作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刻度的位置</span>,关于其它刻度和最大数值,学生提出用已知重量物体换算成力后一个一个标出,还有提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自制测力计最大伸长位置的力,然后平均分。</p><p class="ql-block"> 老师给学生拓展了一个钩码的重力是0.5牛,用钩码轻松制作刻度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男生有些调皮,但动手能力却比女生强一些,他们会把弄坏的弹簧测力计,再组装起来,并在你面前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弹簧测力计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我又找他们现场拆装表演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 三、爱牛器材</p><p class="ql-block"> 透明的圆筒,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内部构造,调“0”和读数都很方便,非常好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