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br></b><b>人音版六年级上册</b></h3> <h5><b> 教学内容</b> </h5><h5>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两岸情深》演唱内容之一</h5> <h5><b>设计理念</b><br>演唱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易于接受并乐于参与的学习形式,对激发音乐兴趣、发展核心素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等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br>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注重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歌曲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歌曲表达的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寓教于乐。<br></h5> <h5><b>教材分析<br></b>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由邓禹平作词、张彻作曲,写于1947年。采用高山族山教的曲式谱写而成,由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名歌, 又使用铃鼓和小鼓等乐器,在当时的国语流行歌曲中独树一格,曾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台湾歌手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 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h5> <h3></h3><h5><b>学情分析</b></h5><h5>六年级学生随着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真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活动的能力随之增强,也具备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但学生对台湾和高山族都了解甚少,教学中通过学唱歌曲有必要让学生多了解和体验一些有关的风土人文、音乐文化、民族舞蹈、两岸一家亲的民族感情等。</h5> <h5><b>教学目标</b><br>1.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能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br>2.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台湾风土人情, 了解台湾音乐与舞蹈。<br>3.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宝岛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两岸人民感情相连相融”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br></h5> <h5><b>教学重点</b><br>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唱、跳、辩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来学习歌曲。<br></h5> <h5><b>教学难点</b></h5><h5>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之美,感受阿里山之美,感受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的情感。</h5><h5>2.融入情感,自然优美的歌唱。</h5> <h5><b>教学准备</b><br>钢琴、多媒体课件、竹竿<br></h5> <h5><b>教学过程</b></h5><h5><b>一、巧设情景 激趣导入</b></h5><h5>1.导语:同学们,大家好,美妙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刚一上课,就有一位同学在用歌声呼唤我们,你们听……</h5> <h5>2.设问:这一句很有特色,你感觉她是站在什么地方歌唱? 有什么特点?<br>引导学生发现山歌曲调的特点:节奏自由、音调悠长、高亢嘹亮、悠扬动听,多出现装饰音等,以呼唤性的延长音为开头,如同一人行走在山野之间大声的呼唤。</h5> <h5>3.创设情景,歌唱体验<br>(1)导语:站在高山上歌唱无拘无束,多畅快呀,我们也想象一下,自己站在青翠的高山上,跟着音乐放声歌唱吧。<br>(2)带上动作再次感受:把手放在嘴边,做呼唤状,让声音传的更远。<br><b>【设计意图】</b>借助动作辅助歌唱,模拟歌唱情景,激发兴趣增强歌唱体验。</h5> <h5><b>二、感知体验 以声传情</b></h5><h5>1. 聆听歌曲前两句。</h5><h5>设问:这座高山是什么山?请大家聆听歌曲找答案。</h5> <h5><b>【设计意图】</b>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关注歌曲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歌曲的欲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音乐审美能力。</h5> <h5>2.走进阿里山。</h5><h5>导语:随着优美的歌声,一下把我们带到了台湾省的阿里山,阿里山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看一看。</h5> <h5>3.带着对阿里山欢喜的心情学唱歌曲前两句。</h5><h5><b>【设计意图】</b>通过阿里山简介,让学生产生对台湾美好景色的向往,进一步喜爱台湾音乐及相关文化,逐步建立两岸同胞一家亲的情感追求。</h5> <h5>4.从歌曲学唱中探索高山族曲调韵味,了解歌曲出处。</h5><h5>简介:歌曲是1949年电影《阿里山风云》的主题歌,是知名香港导演张彻唯一创作的曲子,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这其实是一首国语流行歌曲,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民歌,虽然误会已解开,但是它的旋律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台湾高山族的名片。</h5> <h5>5.舞蹈欣赏与体验活动:</h5><h5>(1)高山族的人民能歌善舞,请大家欣赏一下他们跳的竹竿舞。</h5><h5><br></h5> <h5>(2)伴随歌曲,分组学一学竹竿舞动作。<br></h5><h5>第一乐句:第一第三组敲击竹竿。<br></h5><h5>第二乐句:第二第四组拍手舞动。</h5> <h5>6.旋律听辨与歌唱活动:</h5><h5>(1)导语:到了考验大家耳朵的时候了,请大家完整聆听第一段,</h5><h5>当听到和第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第一第三组同学请用敲击竹竿表示。</h5><h5>当听到和第二乐句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第二第四组同学请用拍手舞动表示。</h5> <h5>(2)学生听后小结:第四乐句和第二乐句完全相同。<br>他们之间有一个连接句,即第三乐句,学唱并感受第三乐句。<br></h5> <h5>总结山歌曲调特点:在歌曲进行中,常常出现长音的拖腔,以抒发歌者的心情。</h5> <h5>(3)学生比较相似句第六乐句和第二乐句。<br>设问:第六乐句的旋律是上行还是下行?情绪有什么变化?<br><div><br></div></h5> <h5>练唱第六乐句。</h5> <h5>并把两段结尾处聆听比较,感受情感变化。</h5> <h1></h1> <h5>(4)学生听辨第一乐句和第五乐句。<br></h5><h5>老师范唱,学生听辨并小结:第五乐句和第一乐句旋律完全相同,只是歌词增加了两个“常”字,节奏显得更密集了,情感也增强了。<br>练习:带着这种强烈的感情唱一唱。<br><b>【设计意图】</b>通过引导学生学会看谱、会聆听、会听辨、会分析、会歌唱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h5> <h5>7.完整演唱歌曲。</h5><h5>(1)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h5><h5>(2)在唱好唱准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拉手舞边唱边跳。</h5><h5>介绍:高山族人民除了擅长跳竹竿舞,还擅长跳拉手舞,拉手舞在2008年6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5> <h5>第一段在座位上做敲击竹竿和拍手的动作,第二段离开座位在较宽阔的场地做拉手舞动作,表达台湾和大陆一家亲、台湾早日回国的美好心愿。</h5><h5>导语: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唱着阿里山的姑娘,手拉着手共同期盼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早日团聚。<br><b>【设计意图】</b>考虑到不同校情与学情,和不同条件的教室场地,为了适应不同情况,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特设计两种活动方案:一种是只能在有课桌椅的狭小地方做动作,如同桌舞;一种是条件好一些,有较大的活动场地,学生完全可以活动开的较大一些的舞蹈动作。两者兼得,同学们后面就可以依照不同情况和条件随唱随跳,随时随处都能开展音乐活动。</h5> <h5><b>三、拓展延伸 品味艺术</b></h5><h5>1.欣赏几位歌唱家的不同演唱片段。(根据课堂实际可自由选取部分听赏)</h5> <h5>2.欣赏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改编的管弦乐版本。</h5> <h5>介绍:除此之外,还有笛子版本、二胡版本、摇滚乐版本等等,这就是音乐之热爱、创新与传承。</h5><h5><b>【设计意图】</b>开拓音乐视野,埋下能融入自我感情和智慧乐于并敢于创新的种子。</h5> <h5><b>四、总结提升 渗透育人</b></h5><h5>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h5><h5>学生代表发言:</h5><h5>生1:我不仅会唱《阿里山的姑娘》,还学会了台湾高山族的竹竿舞、拉手舞。</h5><h5>生2:我非常喜欢这首歌,通过这首歌我不仅了解到宝岛台湾的风土人情,还了解到高山族山歌的曲调特点。</h5><h5>生3:我感受到这首歌曲非常优美动听,让我对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充满期待。</h5><h5>2.教师总结并提出希望。</h5><h5>随着《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的传唱,宝岛台湾向我们打开了一道浪漫温情的风土画卷,透过歌声仿佛可以看到台湾同胞载歌载舞的情景和高山族音乐的原生态之美。</h5><h5>同学们,愿你们成为我国音乐经典旋律的传播者,为我国的音乐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为两岸人民一家亲做出贡献,</h5><h5><b>【设计意图】</b>情感升华,通过音乐这一扇门,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根植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希望大陆台湾早日实现统一,让高山族文化艺术为祖国艺苑增辉添彩。</h5><h5><br></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工作室主持人简介</b></h3> <h5> 魏焱鑫,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音乐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第六批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李军音乐工作坊核心成员,第八批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邢蓓工作坊成员,渭南市临渭区2022音乐导师工作室主持人,渭南市临渭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专家,渭南市临渭区教师业务研训优秀指导教师,渭南市临渭区“送教下乡”优秀示范课教师,渭南市临渭区中小学教师“341浸入式”培训项目优秀指导教师,渭南市奥尔夫学会成员,渭南市音乐学会成员。渭南市少儿声乐大赛优秀辅导教师,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三届校园艺术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渭南市首届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优质课展示暨观摩研讨活动一等奖。</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