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风监测设备是铁路行车大风数据采集的重要设备,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和调度指挥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故障,无法对铁路沿线风力、风向数据准确及时上传,严重制约着列车运行秩序和关乎旅客的生命安全。</p> <p class="ql-block"> 针对克塔线铁厂沟大风监测设备强风传感器故障,乌鲁木齐通信段综合通信维修车间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保障措施,甄选精兵强将,做好人员、机具、车辆、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等每一处细节,全方位做好故障处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11月30日,由车间主任姚姚、副主任周庆海带队,<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过预备会现场故障的研判及对恶劣环境的分析,他们一行人为了让故障“人到病除”他们做足了准备,携带仪表工具及设备配件、劳动防护用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共计8个双肩包,6个单肩包,每个人平均负重30kg,浅浅的实现了“左拥右抱,前凸后翘”,</span>同事们穿着防护服和冬季大衣,乘坐轨道车前往克塔线K151处,对大风监测设备故障处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铁厂沟处于玛依塔斯风区,冬季天寒地冻、风雪弥漫,给此次设备故障处理增加了挑战和难度。到达目的地后,大家背着近10公斤的工具包,抬着20公斤的仪器仪表,在齐腰深的积雪中用身躯硬是“凿”开了一个通道,上演了一处“身披白甲、雪中漫舞、逆袭而上”的画面。不到10米的边坡,5分钟后才将仪器仪表、备用设备、工具材料送上了去。</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车间技术骨干程伟珍与韩运动认真执行“两人登高,两人防护”的工作要求,互检确认安全绳、妥当穿戴安全帽。他们穿着厚重的棉大衣与防护服,徒手爬上那冰冷刺骨的铁塔,每爬一会就得休息片刻。在近零下25度的天气,30米的高空作业中任凭着寒风拍打,不仅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更要有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在铁塔上两个人艰难的固定好自己的身躯,对大风监测传感器更换及室外线缆绑扎,成功解决设备故障,风速风向信息、科研所网管均显示良好。</p> <p class="ql-block"> 作业完毕后,饥肠辘辘的大家在铁厂沟机房用雪水融化来煮方便面填饱肚子。虽然辛苦,但是能高效、圆满的完成故障处理,为行车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和支撑,同事们一个个都流露着胜利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在段领导、工会、技术科、调度指挥中心、奎屯通信车间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综合维修车间克服塔高、低温、风寒等恶劣因素,毫无畏惧吃、住、行、作业方面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大风监测设备故障处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乌通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攻坚队伍。</p> <p class="ql-block"> 黎明的曙光揭去暮夜的黑纱,吐出灿烂的早晨。天刚刚亮,睡意未尽的小伙子们起床洗漱,只为赶上那唯一的轨道车,随着车轮转动,孕育着筷新的盼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