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有着600多年的历史,历史古迹、名人故居比比皆是。五大道人们都耳熟能详,但鞍山道上也蕴藏着多个名人故居,这些承载了一个个家族的悲欢喜乐,更是一个家国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段祺瑞 (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为民国时期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 曾任民国时期的国务总理。段祺瑞故居坐落于今和平区鞍山道38号。建成于1920年,是当年日租界最为豪华的私人公馆式住宅。 </p><p class="ql-block"> 段祺瑞旧居,其建筑外貌要比同坐落在鞍山道上的静园(末年皇帝溥仪旧居)气派得多,也许有些天津人不知段祺瑞旧居在何处,但提到鞍山道大红门人人皆知。</p><p class="ql-block"> 在大红门里,曾有名噪一时的段祺瑞在这里叙写着历史故事。这里也是当今的我们年少时曾经上学,长大后曾经工作的地方,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会多了一丝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动容,多了一些往昔斑驳交杂的恍惚。</span>作为宇宙间一粒尘埃也曾在这里驻足留下足迹,且默默地守候着,并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历史。</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人生如梦,在2007那年侥幸留下点影像,也许能成为承载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吧。</p> <p class="ql-block"> 段祺瑞旧居,和平区鞍山道38号,建成于1920年,已历经百年风华。70年代这里曾是鞍山道中学,1979年至2007年是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气派十足的大红门是天津人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期间,2007那年,闻讯学校要搬离大院,就随意拍了少许的照片作为留念。当时的无意之举,现在再看也是挺珍贵的。</p>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政府在校门前立的历史风貌建筑重点保护牌匾。段祺瑞故居,坐落于东沿蒙古路,南临鞍山道,西临河南路,北抵万全道。</p> <p class="ql-block"> 大门前,有和平区政府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门前还有历史风貌建筑简介牌匾,其建筑结构准确的说,是上面三层,还有地下一层。包括主楼、后楼、平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图右边是学校的围墙,出校门就是鞍山道上,那时天津满街跑的尽是夏利车。</p> <p class="ql-block"> 厚重的大门,一个人推开费点劲,男老师们开车出入学校,都不愿麻烦传达室瘦小的杨大爷,都尽量是自己推关大门的。图为学校老师与大门一比高低。</p> <p class="ql-block"> 进大红门正前方是主楼,主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欧洲庭院式古典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 楼前部为条石高台阶,首层正面中间部位突出,柱式外廊,造型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采用对称构图,一、二层均设有开放柱廊。图为大楼右侧部分</p> <p class="ql-block"> 虚实对比强烈,西洋古典建筑风格。图为大楼左侧部分</p> <p class="ql-block"> 图为抬阶而上后,楼正中央门厅和门厅前高大柱廊</p> <p class="ql-block"> 门厅前柱式外廊,贯穿整个楼体前脸</p> <p class="ql-block"> 从楼右边尽头看向左边尽头,一眼望去很有纵深感。</p> <p class="ql-block"> 图右手下边是大楼两边对称的葡萄架。</p> <p class="ql-block"> 图为从大楼左边尽头看向右边尽头,这里的花地砖似乎是一直保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这棵大树,平时就象卫士一样长年累月地日夜守护着大院。尤其赶上学校假期安排值晚班的老师,在这寂静的校园,当微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时,似乎讲叙着发生在这大院的历史故事。风大时更是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院内左右各一排平房</p> <p class="ql-block"> 高台阶下,两边有对称的葡萄架。</p> <p class="ql-block"> 大楼侧面仰视图</p> <p class="ql-block"> 门厅走廊</p> <p class="ql-block"> 一楼大厅,70年代鞍山道中学时,记忆里当时这里都是木地板。</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一楼大厅,迎面正对着宽大气派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 造型艺术美观,尽显既浪漫又庄严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 在此上学工作,匆匆忙忙就从没细细地感受过。真是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只是要搬走了,才匆匆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这整扇大窗户通顶到二楼,如教堂里的结构设计,70年代为鞍山道中学时,玻璃都是彩色的,与教堂里的花玻璃一样。</p> <p class="ql-block"> 图为二楼的右侧走廊</p> <p class="ql-block"> 二楼是全楼的中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 更是唯美气派</p> <p class="ql-block"> 通向一楼的大楼梯,图左手是通向后楼、一楼、三楼的小楼梯。</p> <p class="ql-block"> 二楼大厅(图片拍摄的不够全)</p> <p class="ql-block"> 三楼的楼梯,与其二楼又宽又大的楼梯相比这里又窄又陡!</p> <p class="ql-block"> 圆形小窗,别具一番风情</p> <p class="ql-block"> 二楼正面大阳台上俯看前院</p> <p class="ql-block"> 二楼侧面阳台俯瞰前院</p> <p class="ql-block"> 二楼正面大阳台上</p> <p class="ql-block"> 对称的二楼阳台一侧</p> <p class="ql-block">对称的二楼阳台另一侧,往前看就是和平区十九中学。</p> <p class="ql-block"> 二楼突出阳台的右前方,红色屋顶为大院一侧的平房屋顶。</p> <p class="ql-block"> 二楼突出阳台的左前方,红色屋顶是院内另一侧的平房屋顶。</p> <p class="ql-block"> 图为大楼的侧面,大楼侧面对过,鞍山道中学时,临河南路有个侧门,教师进修学校时已堵死成围墙。</p> <p class="ql-block"> 大楼后侧面突出的一楼二楼的漂窗</p> <p class="ql-block"> 临地面的窗户里,是地下室。</p> <p class="ql-block"> 学校后院,天桥把后楼和前楼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学校搬离后,旧居成为拍电影的绝佳场地,图为2008年大院内正拍摄电影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二楼当时也布置成为电影剧情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回学校探望时,正赶上拍摄由演员陈坤、李小冉主演的电影。图为与陈坤和学校老师一起愉快的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