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综合治疗不能缺中医 !

云松堂老中医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p class="ql-block">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现代医学治疗肿瘤逐渐形成了以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干预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中医药被狭隘的认为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只有现代医学方法医治无效时才会考虑尝试中医药,低估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近年,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可以渗透到肿瘤治疗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但是,据统计仍然有约40%的患者自始至终都没有接触过中医中药,得了肿瘤,在决定采用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别忘了还有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p> <p class="ql-block">中医药不仅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与各种西医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参与到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p><p class="ql-block">中医药治疗肿瘤强调以扶正祛邪,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为原则,相同的肿瘤,辨证分型不同,治疗方药则不同,不同的肿瘤,辨证分型相同,可用相同的方药治疗,这就是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观念,同时根据肿瘤不同分期进行辨证治疗:</p><p class="ql-block">◆ 治未病: 高危人群( 癌前病变或“无瘤”患者) 的预防,主要以祛邪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围手术期: 以扶正补虚为主,祛邪为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辅助治疗期: 配合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以扶正为主,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化疗间歇期与随访期 : 祛邪与扶正兼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姑息治疗期: 不能从化放疗获益的晚期患者或者老年人、体力状态差的患者,可以用单纯中医药治疗,常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达到带瘤长期生存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医可预防术后复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手术或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如果各项相关检测都正常,采用中药治疗可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预防术后复发最好坚持治疗,病情稳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减量或变为换季巩固。</p><p class="ql-block">另外,术后服用中药可减轻患者如低热、腹胀、食欲差、大便不畅等不良反应,也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尽快恢复体力,降低复发和转移的概率。</p><p class="ql-block">放、化疗前-中-后如何服用中(成)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化疗对癌症患者的身体损害非常大。经验证明,在放、化疗期间服用中药,可以达到增效减毒作用。围放化疗期间(即放化疗前后的一段时间)就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以减轻毒副反应。一般来说,在开始放化疗时,可以进行中药治疗,一直服用到放化疗结束后一年左右,具体情况还得据病人实际病情而定,对于病情较轻的,服用时间会更短。</p> <p class="ql-block">如: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腔和咽部干燥、疼痛等不良反应,胸部放疗出现的咳嗽、气急;全身化疗出现的恶心、腹泻、腹胀等,中药都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缓解不适,协助放化疗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晚期据病情调整,中医助延生存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医肿瘤专家表示:癌症晚期治疗的目的并不是治愈,而是尽量控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有希望可以与癌和平共存。对于癌症晚期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积极、坚持的治疗,即使停药也不是完全停服的,需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变为换季巩固。</p> <p class="ql-block">另外,有些病人觉得汤药就是中药,去药店熬制几副来喝就行,但是由于疾病期不同,个体差异,病情比较复杂多变,汤药并不完全适合,而应根据个人情况定制方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之,中医药治疗肿瘤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延长肿瘤无疾病进展期为目标,并且可以和现代医学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介绍的这张方子出自山西名医刘绍武之手,刘老先生常用此方作为基础方来治疗肿瘤,名字取的也是铿锵有力,叫“攻坚汤”。</p><p class="ql-block">如果把治病比作一场攻坚战,那攻坚汤无疑就是一组突击队,连肿瘤这样的顽固瘤结都能攻下来,更不要说小小的结节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先把这个方子写下来,攻坚汤:夏枯草30-90克,苏子30克,牡蛎30克,王不留行30-120克</span></p><p class="ql-block">有人曾经做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凡是爱长结节的人,脾气大多不怎么好,爱着急,爱生气,爱上火。一个人生气的时候,郁闷的时候,他不光眉头紧皱,经脉也会打结,就像一根绳子两边一扭,它就有一个疙瘩,摸上去就不那么顺畅了,气血津液走到那里,堵住了,过不去,久而久之,那就是一个结。所以中医又把生气啊,郁闷啊叫做肝气郁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可见,治结节,不疏肝是行不通的。</span></p><p class="ql-block">如果疏肝,找柴胡的确不错,但柴胡散结的力道不够,要既能疏肝,又能散结的,夏枯草再合适不过。《神农本草经》里对于夏枯草的功能介绍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治寒热瘰疬”。所谓瘰疬,就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结节结核一类。明代的《摄生众妙方》里还有用“单味夏枯草汤治瘰疬马刀”的记载。原文是这么说的,“单味夏枯草汤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夏枯草</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六两,水二盅,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夏枯草既能疏通肝经淤滞,又能降泻肝经郁火。有些人生完气以后,头痛,胁痛,肚子痛,甭管痛在哪里,只要是气火后加重的,夏枯草熬水,一喝下去,把郁结的肝气打散,胀痛就没有了。那已经形成的瘤结又该如何化解?你看自然界的草木都是在夏季的时候长势最盛,但夏枯草不一样,它是在冬天出生,长于三春,等到了夏天,能量散尽,就开始枯萎了,所以古人管它叫“夏枯草”。《本草纲目》里说,“夏枯草为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也就是说,它身体里的能量是非常足的,否则它经受不住那凛冽的寒风。而气纯阳,就带有辛散之性,这就是为什么夏枯草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消坚散结的原因。同样入肝经的还有王不留行,王不留行这味药的功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通。因为它非常擅长疏通肝胆经,所以中医也常用它来通乳,女性产后乳汁不通,也是因为肝胆经气机不顺,用王不留行和猪蹄一起炖着吃,一般吃上个两三天,肝经一通畅,那乳房周围的气血津液就都流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不留行</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就像中药里的将军,一路披荆斩棘,雷厉风行,虽有王命却依然不能留住它行走的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牡蛎</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既能散结,又能化痰。痰从哪里来?从气滞而来。气的流动出现了问题,气走不动了,津液也会堵在那里,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形成痰湿。牡蛎长在海里,吸收了海水的咸味,中医认为,咸味的药物或者食物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牡蛎可以把身体内部的一些瘤结破开,破开以后再把里面的痰浊驱散。 苏子是种子类药,所谓花升子降,花的药性是往上走的,子的药性是往下走的,所以苏子能降气,就像打气筒一样,给它一个向下的力,上面的气很容易就被推出去了,中医也常用这样的思路来治疗便秘,当肠道里的那股气不够,推动力不足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把糟粕排出去,这个时候只要把肺胃之气降下去,排便就会变得很通畅,因为肺与大肠是表里关系。把苏子放到汤药里去,气一降,那些附着在脏腑经络里的痰浊就跟着往下降,一路降到大肠,通过大便排出去。攻坚汤打底可根据情况辩证【加减】:阴虚火旺加生地15克,黄柏15克,龟板20克(打碎),麦冬20克;阳虚加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血虚加当归15克,川芎10克,仙鹤草30克;痰湿加半夏10克,橘红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痰热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浙贝母10克,瓜蒌皮15克,天竺黄12克,竹沥10克;血瘀加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气郁加柴胡12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让攻坚汤,摧枯拉朽,滚蛋吧,肿瘤君</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个体差异,方子供参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