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在小孩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它在1940年首次出版的《儿童原型心理学》中,提到了这个名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在小孩是从人类潜意识中诞生的,它代表的是人们内心最强大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冲动</span>,最原始、最渴望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自我欲望。</span>而内在小孩,也是一种隐喻,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中,通常会将内在小孩分为5大类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种类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代表过去的创伤记忆。</span>它可以是童年阴影,过去的一些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是一种过去的创伤在内心中的投射。比如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了父母虐待,受到了家暴、校园暴力等等。它可以是对事件的记忆,比如熊孩子把别人家的车刮了,被父亲痛打了一顿。也可以只是对当时情绪的记忆,比如童年时期所受的身体或心理创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种类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指的是童年时期未受伤的自我状态。</span>它也是指我们未曾受过社会历练,最原始最纯真的样子。简单的来说,就是孩子的天真烂漫。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环境和其他人或事的影响下,我们会抛弃自己孩子的天真、爱玩爱闹的那一面,从而走向成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这么一个内在小孩。所以,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过度的依赖对方,就会将这种未受伤的自我状态表露出来,从而表现得极其幼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种类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被隐喻为一种超越的存在状态</span>,荣格也用“神圣小孩”来形容这种状态。与未受伤的自我状态不同的是,这种“神圣小孩”是同时具备痛苦和超越两种特性的。一方面,在面对现实的挑战和生活困境的时候,它是痛苦和无助的。但在另一方面,它又有超越一般人性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种类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内在小孩为次人格的一种</span>,这种小孩和前三种有所不同,因为前三种内在小孩只有一个,而第四种类型的小孩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内在小孩,众多的内在小孩在个人的心中不断冲突和争执,但却因为缺少彼此间的对话,从而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这种次人格是基于生存的需要的一种东西,我们可以拥有很多种次人格。但是,次人格必须受到主人格的控制,否则就会影响到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五种类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它是指一种内在小孩从受伤到疗愈的过程,而此处的内在小孩是指的一种关系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5种内在小孩,人们发展出了内在小孩疗法,从而来解决各种心理疾病。内在小孩通过重新感受童年,并从童年重新成长,来让我们的心灵获得疗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想让我们重新感受童年,首先是要还原童年时期的场景,因为我们许多的心理创伤和价值观都是在童年形成的。而这些东西会无意识地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只有让我们重回童年,重新体验当时的情绪和感受,校正记忆的偏差,我们才能从童年中解脱出来。最后,从童年重新出发,成为全新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THE END</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在小孩疗法是由荣格提出的,5种不同的内在小孩,体现出了人们内心最强大、最冲动,最原始、最渴望的欲望。</p> 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