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校园•教学】悦读悦成长——乐平九小“读新课标”主题式校本教研系列活动(十九)

乐平市第九小学 彭玉琴

读课标 <p class="ql-block">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p> <p class="ql-block">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p> <p class="ql-block">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p> <p class="ql-block">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  本次参与朗读的老师为:陈慧、华一梅、吴梅金、杨有保、方志华,欢迎其他同仁加入到学习中来,谢谢聆听!</p> 划重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b></p><p class="ql-block"><b>1.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b></p><p class="ql-block">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原则;要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选择有利于组织和实施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立足学生实际,注重遴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和古代文言经典作品,以文质兼美为选择标准,体现课程资源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b>2.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b></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纸质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既包括日常生活资源,也包括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既包括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重要问题、学业成果等显性资源,也包括师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隐性资源。<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类课程资源,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学校应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拓展资源领域、丰富资源类型;</span>应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关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整理和加工,运用课程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b>3.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b></p><p class="ql-block"> 各地区、各学校应增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树立动态发展的资源观念,有计划地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系统;应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资源建设,通过开发阅读资源库、跨媒介阅读平台等数字资源,逐步建立地区、学校之间资源互补、共建与共享的机制;还可创造条件,建立中小学、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建设共同体,建设、整理、优化课程资源库,持续更新课程资源,通过资源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b>4.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优化教与学活动</b></p><p class="ql-block"> 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多角度挖掘其育人价值,与课程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促进课程目标全面达成。<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教师要多角度分析、使用课程资源,善于筛选、组合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优化教与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span>学校要整合区域和地方特色资源,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增强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课程实施的开放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五)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span></p><p class="ql-block"><b>1.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丰富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span>要积极参加培训和研修活动,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容,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课程实施能力。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提高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要主动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p><p class="ql-block"><b>2.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b></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要勇于面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实施和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立足学情, 因地制宜,以研究的态度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注意收集、借鉴优秀课例,在观摩和反思中增强自己的实践智慧, 提高教学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3.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b></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不断探索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学习证据收集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增强课程育人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b>4.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b></p><p class="ql-block"> 学校要充分重视并不断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以教研组为依托,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科发展趋势,围绕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等关键问题开展教学研究,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推动语文教学变革。<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和专长,组建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共同体,有计划地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品质,促进教师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5.加强区域教研,推广典型经验</b></p><p class="ql-block"> 各级教研组织要不断加强语文学科教研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理清不同发展层次学校和不同发展水平教师遇到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和跟踪指导,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力的教研支持。要悉心培育优秀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组,<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本区域语文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发挥其辐射和引领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b>6.发挥制度优势,推进研修融合</b></p><p class="ql-block"> 要充分发挥我国教研制度的优势,整合各级教研组织和教师培训机构力量,将语文教师培训和语文学科教研结合起来,实现研修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要在吸收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一线语文教师和教研员在理解和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并及时将其纳入到语文教师的研修和培训课程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p><p class="ql-block"><b>7.依据课改理念,设计培训内容</b></p><p class="ql-block"> 教师培训要从新时代教育变革的总体方向和要求出发,明晰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价值。要强调语文课程的素养导向和育人价值,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业质量等部分的内在联系。<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以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态的变革推动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span>要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知识和新业态,增强培训内容的时代性。</p><p class="ql-block"><b>8.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培训效果</b></p><p class="ql-block"> 各级培训,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师发展需要确定培训目标, 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开拓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式。<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运用案例式、参与式、体验式等培训方式加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互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span>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效果,扩大培训的受益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b></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语文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0篇 (段)。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 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6年级(75篇)</b></p><p class="ql-block">1江南(江南可釆莲) 汉乐府</p><p class="ql-block">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汉乐府</p><p class="ql-block">3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p><p class="ql-block">4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p><p class="ql-block">5风(解落三秋叶) 李娇</p><p class="ql-block">6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p><p class="ql-block">7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 </p><p class="ql-block">8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p><p class="ql-block">9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p><p class="ql-block">10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p><p class="ql-block">1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p><p class="ql-block">12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p><p class="ql-block">13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p><p class="ql-block">14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维</p><p class="ql-block">15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p><p class="ql-block">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p><p class="ql-block">17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p><p class="ql-block">18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李白</p><p class="ql-block">1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p><p class="ql-block">20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p><p class="ql-block">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p><p class="ql-block">22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p><p class="ql-block">23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白</p><p class="ql-block">24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嗦) 高适</p><p class="ql-block">25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 杜甫</p><p class="ql-block">26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杜甫</p><p class="ql-block">27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 甫</p><p class="ql-block">28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杜甫</p><p class="ql-block">29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p><p class="ql-block">30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p><p class="ql-block">3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p><p class="ql-block">3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纶</p><p class="ql-block">33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郊</p><p class="ql-block">3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p><p class="ql-block">35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p><p class="ql-block">36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p><p class="ql-block">37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p><p class="ql-block">38池上(小娃撑小艇) 白居易</p><p class="ql-block">39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p><p class="ql-block">40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p><p class="ql-block">41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绅</p><p class="ql-block">42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p><p class="ql-block">43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p><p class="ql-block">44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贾岛</p><p class="ql-block">45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牧</p><p class="ql-block">46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牧</p><p class="ql-block">47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p><p class="ql-block">48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隐</p><p class="ql-block">49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范仲淹</p><p class="ql-block">50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p><p class="ql-block">5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p><p class="ql-block">52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王安石</p><p class="ql-block">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苏轼</p><p class="ql-block">54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濒港晴方好) 苏轼</p><p class="ql-block">55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p><p class="ql-block">56题四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p><p class="ql-block">57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p><p class="ql-block">58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曾几</p><p class="ql-block">59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p><p class="ql-block">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陆游</p><p class="ql-block">6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成大</p><p class="ql-block">62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p><p class="ql-block">63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杨万里</p><p class="ql-block">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杨万里</p><p class="ql-block">65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朱熹</p><p class="ql-block">66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p><p class="ql-block">67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升</p><p class="ql-block">68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p><p class="ql-block">69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翁卷 </p><p class="ql-block">70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冕</p><p class="ql-block">71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p><p class="ql-block">72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郑燮</p><p class="ql-block">73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枚</p><p class="ql-block">74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p><p class="ql-block">7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附录2 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b></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下列推荐的读物仅为举例,可作为整本书阅读等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也可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p><p class="ql-block">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 《宝葫芦的秘密》等。</p><p class="ql-block">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p><p class="ql-block">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p><p class="ql-block">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p><p class="ql-block"> 长篇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p><p class="ql-block"> 科普科幻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根据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可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规定,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特别是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向学生补充推荐。</span>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可由语文教师和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相互推荐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附录3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b></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涉及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以及文体、文学等知识内容,应根据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 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span></p><p class="ql-block"> 下面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大致约定了教学中指导和点拨的范围;其中的有关名称,主要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会把握。</p><p class="ql-block">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p><p class="ql-block"> 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p><p class="ql-block"> 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p><p class="ql-block"> 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p><p class="ql-block"> 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 冒号</p> 活动进行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六年级语文组“悦读新课标”沙龙活动</b></p><p class="ql-block"><b>胡慧婷</b>:《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既能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p><p class="ql-block"><b>戴云航</b>:语文课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天文地理、历史故事、科学知识、名人传记、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可谓无所不包。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汪霏霏</b>:“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应当时刻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通过读“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版块,我明白了应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容,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课程实施能力。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b>叶兰霞</b>: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来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当然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像专家那样,恪守严格的研究规范与操作程序。</p><p class="ql-block"><b>陈慧</b>:这次读了新课标,我深受启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我们应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要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要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更应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优化教与学活动。</p><p class="ql-block"><b>朱鸣鹤</b>:2022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除教材之外,还有浩如烟海的资源。新课标强调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核心素养”,这是语文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我们所有的资源都要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学生内在的发展规律,选择资源的方向才不会偏移。第二个关键词是“教材内容”,教材是根本,由核心点出发,辐射到更多广阔的空间,才能筛选出适合整合的资源。第三个关键词“开放多元”,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b>彭玉琴</b>:教师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比如根据课程内容组织一些角色扮演、辩论、竞赛等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在学校周边、家庭所在地开展一些调查、宣讲等实践活动,这样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p><p class="ql-block"><b>华一梅</b>: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常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讨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常识,还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讨等方面的常识,构建多元化的常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仅会教,并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p><p class="ql-block"><b>吴梅金</b>:语文老师要立足《新课标》,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提高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还要主动将新理念、 新方法 、新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个人反思、 同伴互助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p><p class="ql-block"><b>杨有保</b>:课标中关于课内外读物的推荐仅为举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向学生进行读物推荐时需遵循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坚持五育并举,做好图书管理,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同时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的读物。此外,要兼顾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等,贯通古今中外,严格把关、优中选优。</p><p class="ql-block"><b>方志华</b>:修辞方法的教学运用,强调体会修辞手法在言语表达中的效果。语文教学中,对修辞知识的教学应注意避免学生用消极方法对文本意义理解和情感体验的作用。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使用修辞方式。</p><p class="ql-block">撰稿:彭玉琴</p><p class="ql-block">校对:吴银华</p><p class="ql-block">主编:林娟</p><p class="ql-block">主审:王建美</p><p class="ql-block">单位:乐平市第九小学</p>

语文

课程

资源

教师

培训

学生

教研

语文课程

教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