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城北学校初中部骨干教师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成长,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校于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张莉执教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示范课。张老师能从文体特征入手,结合教材思考探究的问题,定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默读课文,结合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精读课文环节,对牧羊人的形象,老师能指导学生学会归纳人物形象的方法。最后迁移出课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及现实典型,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英语教师程绍梅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师生情感融洽,从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始终是非常亲切地和学生在交流,而学生也没有拘束,与老师配合相当密切。老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先视频导入,简单自然,做好了课前热身活动。后师生对话,完成了语言输入到输出。教师关注教学方法,整堂课体现一个活字,尽其所能把序数词的构成讲解很透彻。</p> <p class="ql-block"> 历史教师张海澈执教《三国鼎立》一课,张老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影视剧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用自主导学的方式探究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突出本节课重点。用小游戏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魏、蜀、吴三国重视农业,发展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局部统一,通过词语归类的方式突出从东汉到三国是历史的进步,并强调祖国统一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课堂上加入了三国时期海南州地方史,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用煮酒论英雄的环节,评价历史上的曹操,跟导入环节首尾呼应。</p> <p class="ql-block"> 地理教师扎西措执教的《北方地区》本节课以课堂调查、课前采访为开端,学生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走进东北三省的学习。整节课以东北大米为主线,首先,通过对东北产大米且产优质大米展开探究,分析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特征的整体性;根据同是东北大米但价格不同,分析东北三省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其次,列举东北三省除大米之外的其他农产品,分析东北的农业特征;认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最后,东北三省从停止开发北大荒引发学生关注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各教研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根据学科组安排,听课后对各位老师的示范课进行评议,主管教学副校长仁欠才让和教学管理处卓玛本主任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评课活动中,首先由授课教师讲述设计意图及课后感悟、反思,随后由其他老师们进行评课议课,各听课教师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开诚布公地说出来进行研讨,听课学习的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此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的开展,既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又为其他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究的机会,在教学上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范例,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