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三条家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家书》涉及治学治家治政,内容广泛闪烁真知。当今社会面对教育子女这个困惑问题,我们从曾国藩家书中或可学习到一些经验。今天分享其三条家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要早起,要有勤。</span>在曾国藩看来,家教关键一点就是不能让子女养成懒惰的习性。贪于逸而惮于劳是人的本性,“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如何戒懒惰,如何养成勤勉的习惯?曾国藩根据自身经验体会总结出两个字“早起”。天下大事从细小的地方形成,坚持早起习惯便能克服懒惰,让人越来越勤奋。所以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曾国藩早年制定了一个修身12条款,第三条就是早起,强调“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他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一辈子。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先自己做到再去感染子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有志有识有恒。</span>曾国藩有句非常经典的名言谈有恒,“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相反,他还有一句经典名言谈无恒,“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专注于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则终身一事无成。”两条名言对比,可以发现曾国藩对有恒两字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认可,而他一生品德修为以及事业成功,也都和这两字秘诀有关。和早起一样,曾国藩也是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努力戒掉身上无恒的习惯,尽量做到事事有恒。比如他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三事未尝一日间断,继而很好地感染子女、教育子女。所以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不能光说不做,最好能够以身作则。一个人要想成才和立业,有恒是必备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端庄厚重。</span>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荣是贵相。”曾国藩认为端庄厚重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贵相,这才要求儿子们要好培养这种品质。曾国藩教育子孙厚重,最终曾氏后人无一败家子,这也是应验古人的说法。忠厚传家远。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一个人的外在形态,都是内心世界的映射,浮躁之人多有轻狂之举,稳重厚道之人涵养和修炼功夫都不会差,继而福报也会深厚。曾国藩的孙子辈也是人才倍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还留下16字家训:“<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span>。”他的家训对家族影响深远,勤勉好学风气一直在家族中延续,治家方略与处世交友之道被众人赞扬,他的家训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