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诗友们:</p><p class="ql-block"> 如有人愿意进我办的诗词讲课群听课的人,请先加我微信15272494694,然后发私信给我,我来接您进群。(每人每月交三十元的听课费,每月的一号交费,用红包形式发到我的个人空间。)是否进群,请务必在我的个人空间回复一下。(因为要收费的,我不好意思直接拉您进群)。(非诚勿扰)</p> <p class="ql-block"> 七绝诗的转句如何写?下面介绍几种转句的写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 第一种写法,转句采用 “为问”、“试问”等提问的字词开端,然后三四两句作连属的诘问语气,所以第四句中则有“无”、“几”、“何”、“谁”等字词作回应。即第三句提问,第四句可采用正面肯定或反面疑问印证。</p> <p class="ql-block"> 例如唐朝杜牧的《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一二句为对仗句式,描写途中秋雨景色。三四句采用诘问结构。在这萧条的风雨中,如要问新到寒沙的大雁,来的时候还到杜陵吗?以此表达作者对杜陵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再比如宋朝苏轼的《又和景文韵》:“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这首诗相当有意思,尤其三四句这种诘问语气,造成一种言外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种句法,亦是第三句作诘问语,但其用“何”、“谁”、“几”、“安”、“那”等字词作提问。第四句没有其他明显字词来回应承接。</p> <p class="ql-block"> 如唐朝白居易的《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第三句”何处“提问。</p> <p class="ql-block"> 例如明朝陆容的《题画》:“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第三句以”何年“提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种亦是第三句作诘问,但是与上一种方法略有不同,“何”、“谁”等提问的字词不是写在句首,而是放在句中。放在句中的话,不会感觉过于直接,会显得更加委婉。而且,放在句中, 那么第四句一般也不用作答回应,而是直接留给读者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 比如唐朝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第三句用何处,但是第四句没有直接回应在什么地方。而是用天涯一望断人肠,来说明征帆漂泊无定罢了,更显得委婉。</p> <p class="ql-block"> 再举例一个明朝钟顺的《清夜闻笛》:“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短笛谁吹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第四句直接纯粹以景色描写,不回应第三句的”谁“吹曲。留给读者回味与想象的空间更大,韵味更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四种写法亦是用诘问语,只是更直接,第三句前面冠以“如何”二字,第四句首字用”更“字来递进衔接。这种结构的脉络非常清晰,用更字虽然强调意味很足,但略显直接粗暴了,余韵稍显不够深远而已。但这个手法比较容易掌握。</p> <p class="ql-block"> 如唐朝李商隐的《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这种结构的重点落在“更”字后面的强调上,第四句不是回应作答第三句,而是递进更上一层的。</p> <p class="ql-block"> 宋朝朱熹的《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这首诗的结构在第四句也是递进强调,强调第三句的在荒山“独宿”还不够,更是拥寒裘听子规,进一步营造萧瑟孤独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五种方法与上述四种不同,诘问语不在第三句,而是在第四句的句首冠以“如何”二字。这种语气,其实就不是上述几种的提问了,而是类似反问而变得肯定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比如宋朝项安世的《夜雨》:“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第四句的“如何”其实就是不的意思,禁不得听打篷声。</p> <p class="ql-block"> 清朝何绍基的《无园种菜》:“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这句也是,如何就是不,不可以比拟到饥民,反问而否定的意思。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尾联太过直接的透露情感,留些回味余地。也是一种比较实际可用的取巧手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