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孩子回来开始上网课,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开学的信息,孩子在家,父母和孩子之间难免会有摩擦,感谢董校长及时的发布了亲子沟通的视频,看完之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心里有了一份宽慰。 <div><br></div>董校长从以下四点解读了如何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div><br><div>一是客观表达<br>客观来表达问题的本身。了解孩子的内心,并以孩子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理解的基础就是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心,只有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的父母,才会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br></div></div> 二是正向的提示<br>父母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当孩子从父母的语言中学会了自爱/自重,他才能去尊重他人,爱他人。正向的语言提示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健全人格和发展。<br> 三是长话短说<br>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小大人”意识又使他常表现出不愿接受的样子,尤其不喜欢家长“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对于关心的话,家长干脆、简练的嘱咐会更加有效。<br><br>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忌翻旧帐;二忌长篇大论、喋喋不休;三忌发泄自己情绪,把自己的情绪叠加在孩子身上。<br> 四是表达感受<br>作为父母我们也有真实的感受,感受就是我们的想法,我的心情。我看见你这样做,我听见你这样说,我是伤心的,我是高兴的,我还是觉得怎么样。把自己的感受明确客观地告诉孩子。 教育是一种方法,最早启蒙的人在前面倡导、演说,耳濡目染未启蒙的人,天长日久,未启蒙的人就会成为启蒙的人,人类以至于生物界,就有了生活的规范,大家都开心快乐,大家都没有烦恼,都在做着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又不干扰对方的开心,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意义。 感恩圣卓,感恩董校长,在我们亲子沟通疑惑的的时候及时的帮我们梳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