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久闻房山风光绮丽、山水秀美,山里深藏着许多古村落,一直没时间去。这回趁疫情稍有松动,赶忙约几好友去房山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房山位于北京城西南,是太行山脉北端与军都山交接的转折点,历经多次地质变迁更迭后,形成了山重水复、层峦叠翠、洞幽潭清、惊艳奇美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藏在深山腹地的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得以原模原样地保存了下来。据说,北京有60多个古村落,在全国上榜的就有22个。我们这次就探访了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南窖乡中的两个乡,亦即号称山里的“王府井”南窖村和明初古村水峪村。</p> <p class="ql-block">鸟瞰南窖村。</p> <p class="ql-block">古树和旧屋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南窖村大约形成于明初,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这里风景优美、古树成荫、历史悠久、地杰人灵,走在载满历史的石板路上,走进历经百年的商铺院内,似有重回当年的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南窖村在大房山北麓,猫耳山盆地南部山,金陵以西。村舍沿山谷而建,三面环山,谷口窄,形如储物的地窖,因此得名南窖村,有“青山古韵、毓秀南窖”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村东的猫耳山海拔1307米,是大房山的主峰,山势陡峭,顶部有二峰突起似猫耳,故名猫耳山。</p> <p class="ql-block">金朝时曾在此驻兵,守护金陵保卫大都。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当地出土的军政大员正三品“都统之印”。</p> <p class="ql-block">明初时期,由于煤炭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采,使南窖村日益繁荣起来,大量山西移民带着财富和商业经验迁居这里,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窖古商街成为北京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span>街面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商号密集,有糕点铺、豆腐房、布店裁缝铺、粮店肉店、铁匠营、五金店、坐堂药铺、钱庄当铺等各类门店,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喧嚣热闹了几百年。</p> <p class="ql-block">当年东永兴肯定是个老字号,生意不错,至今看着还是那么规整严谨。</p> <p class="ql-block">在这名字号前合个影,趁此沾点财运!</p> <p class="ql-block">村子因煤而富,有钱人的深宅大院也纷纷崛起,房屋大部分为明清所建,少数为民国建筑,主要以砖石木架结构,石板盖顶,大都是就地取材。现存的有名的李秀才院、果家大院、谢家大院、 赵家大院、杨家大院等十多个名宅大院,已然人去楼空、断壁残垣、荒草丛生,只能从一些窗棂、门墩、影壁和院落的规制上,还能看出当年的气派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果家是南窖村最大的院落毫宅,依山而建,三进跨院,步步登高。果家出了好几个秀才,还经营多处煤矿和良田,是当地有名的乡绅。现今院落虽破败不堪,但格局规制尤存,花砖窗棂精湛技艺如初,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一个山里的村子就开得起钱庄票号,可见当年不说日进斗金,也得有个几吊铜子儿的流量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名医之所,主人是个秀才叫李林,祖上开过药铺,医术在当地相当了得,曾经给通州王爷家的格格看过病。人家念他学富五车、精通医术,送“儒医济世”牌匾一面,感谢救命之恩。</p> <p class="ql-block">如今李秀才的院子,大门紧闭应该是出远门了。不是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吗?更别说现今信息时代家家有WIWF,在家里什么事都办了。看来李秀才是遇上事儿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姓乡绅的拐角大院。虽然已经破落了,但好像还有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好几盘延用了几百年的石碾子,可见当年村子粮食丰足,家家户户都要用它碾米磨面。</p> <p class="ql-block">这宽敞的石板路上,曾是商贾如云、人头攒动的繁华闹市,也曾是车粼马啸、旌旗漫卷的出征战地吧!往来万般皆寂寞,只留古道示后人。</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石头垒的墙,都呈麦穗状堆砌叠加。应有其道理,我猜想,应是石头层层块块相互咬合结构牢固,再就是防止雨水顺着石缝冲刷而把墙冲垮了吧。</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房顶都用石片当瓦,遮风挡雨,不知是否冬暖夏凉和严实。</p> <p class="ql-block">站在夕阳下,看着这庭院破败,围墙半塌,草木滋生,藤蔓缠绕,瓦砾遍地的景像,与院外鲜艳夺目的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梦似幻,不由得生出繁华退去心生悲悯的苍凉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院有特点,再合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有戏台、石桥、过街楼、寺院等公共建筑,体现着当时当地的文化水平。</p> <p class="ql-block">真武庙始建于明初,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内有山门影壁,因正在修缮,无缘入内参拜。</p> <p class="ql-block">南窖古戏楼坐南朝北,位于村子大沟南岸。戏台由十棵柏木圆柱支撑,是清康熙十六年修建,距今已有342年的历史啦。戏楼倚岸而筑,背靠青山、前有河道,可利用沟道增大回声,产生传播幽远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过街楼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通常建在行人必经的村头隘口,过街楼由城门和城楼组成,城楼内供奉文昌帝、关帝、药王等神仙。</p> <p class="ql-block">南窖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建有过街楼,现完好的仅存一座。过街楼由石板、河卵石垒砌,黄土白灰抹面,门上有小庙。门里为发券形,左右各一小洞,是用来固定木梁拦过往行人和驼队的。过去南窖村是产煤大村,清末设了仁义局(税务部门),就是以此查税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街楼上有题词“里仁为美”,出自《论语》,教导人们遵从与人为善的美德,邻里和谐共处。每年三十,村里的灯笼会从都从过街楼一直挂到街里。每盏灯笼四幅画,讲述一个故事,阐明一个道理。看完所有的灯笼要走一里多路,隐喻一年12个月、24节气、72天候的108种变数。让村民在欣赏灯笼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街上的过街楼,上面的城楼已被拆掉。</p> <p class="ql-block">一位买菜归来的老妪穿行在过街楼前。</p> <p class="ql-block">面对保存完好如初的过街楼,我们也想把自己的影子留在历史里!</p> <p class="ql-block">村庄对面矗立着一棵苍劲挺拔的老树,依然毫不吝惜的用红彤彤的树叶妆点着秋色。</p> <p class="ql-block">我与老树同框,贮留红叶绵长。</p><p class="ql-block">愁怨秋光难留,远望天边夕阳。</p> <p class="ql-block">水峪村离南窖村不远,是南窖乡下辖的行政村,在一个乡里有两个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真不多见,说明这地界经济文化底子雄厚。</p> <p class="ql-block">水峪村的古宅、古碾、古道、古中幡最具京西文化代表性,村子依山而建,格局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风格,其中代表性建筑有杨家大院、娘娘庙等。水峪中幡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垫场演出,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水峪村的过街楼保存完好,彰显着当年的古朴庄重!</p> <p class="ql-block">别小瞧这个石碾子,这可是光绪年间的古石碾,距今怎么也有一百三五十年了。水峪村有古碾128盘,最早有清道光年间的,至今仍在使用,因此号称“石碾收藏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东风吹、战鼓擂,这世界究竟谁怕谁”的合作社,如今又红火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虽已进深秋,但来山里赏秋追红的人依然不少,人满车挤水泄不通,而且村子容量也有限,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家庭小馆,就着当地的野菜,草草吃了碗饸饹面,就奔村西赏红栈道去了。</p> <p class="ql-block">水峪周边有7000多亩红叶林,过去苦于交通不便,很少有人知道。最近,乡里为开发乡村旅游,借着古村落的名气,把水峪山脊上的土路,修成一公里长的木栈道,供游人登高赏红,没成想引来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人都来这里打卡,口碑不胫而走。一时间京人大有不来水峪村的木栈道走一遭,都不算过了秋天似的。</p> <p class="ql-block">昨夜的一场大风把红叶扫落大半,但仍没有挡住我们登高望远的兴致。看我那个得意劲,爬到山顶没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脊,俯仰山间红叶,景色真美,全长约7公里的山脊步道,有1.5公里是木栈道,其余为石板路。不同于很多景区的步道盘山而上,水峪红叶观景步道全都修在山脊上,可一边走一边赏美景一边拍美图。</p> <p class="ql-block">已近秋天的尾声了,山里风大气温低,红叶枝上稀疏,拍不出大场面了,还可拍些特写,糊弄糊弄吧!</p> <p class="ql-block">近观远眺,流连忘返,我们在南窖和水峪两个村子间转游盘桓了8个多小时,很喜欢这个古朴素静的地方,恨不得把所见到的深宅老街、店铺门楼、旧磨石瓦、古树红叶都印在脑子里。遗憾的是,没时间细细品味那藏在断壁残垣中的往事,没赶上漫山都是红叶的烂漫,要不就相约明年再去一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