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切缅怀金铁霖教授</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5日中午,收到了朋友转发来的中国音乐学院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15日1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p><p class="ql-block">看到此消息百感交集,想起我与金铁霖教授相识多年,又同为十年的全国政协委员,脑海中浮现出几十年来的桩桩件件,不禁十分惋惜。</p><p class="ql-block">金铁霖教授1940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1960年8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1965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乐团工作。1981年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1985年任声乐系副主任,1990年任系主任。1996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曾任第九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期间,金铁霖院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务实工作,为中国声乐领军地位的确立和中国音乐学院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作出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金铁霖教授担任了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开会时,我有幸与金铁霖教授同在文化艺术界的一个小组。金铁霖教授的提案针砭时弊,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zhi针对“假唱”现象,指出假唱危害很大,对于培养人才十分不利,甚至提出要从法律政策上去约束,不仅要对假唱行为进行曝光,还要依法依规的罚款,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才能让真唱成为一种习惯,大家才会尝到真唱的甜头;二是针对持续不衰的“艺考热”提出了批评。金铁霖教授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他认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了歌唱家,嗓音条件如果有限的话,无论怎么练,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无法进一步提高,从而无法培养成为真正的歌唱艺术家。在他看来,有许多报考艺术院校的同学带有一定盲目性,艺术是大众需求,但是专业艺术人才却是“小众”的,只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万里挑一”的程度,才有可能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成为艺术家,短期的“拔苗助长”、“盲目跟风”只会让社会风气更加浮躁,也会耽误自身前程。</p><p class="ql-block">记得在金铁霖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他回顾了20年来的政协委员履职生涯,所提的大部分提案均与音乐教育相关,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和落实。他最关心的话题还是围绕着如何能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他说:“德艺双馨是每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没有好的德行,歌唱的再好也没用。”</p><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我很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为国歌立法的提案。我提到国歌是国家第一歌,是国家声音的标志。可是现在国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乐谱版本十分混乱,亵渎国歌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解放军军乐团指挥,音乐界的委员,我有责任感、使命感,我要为国歌立法提案。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金铁霖教授,他听后谦虚的说:“我虽然对国歌没有你那么深入的研究,也没想到要去为国歌立法提案,但是我觉得你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一定支持。”这一支持就是10年,每次他都会主动在在我的提案上签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终获通过并实施,这其中也有金老师的一份贡献。</p> <p class="ql-block"> (金铁霖教授为国歌法立法的提案签字)</p><p class="ql-block">我与金铁霖教授在许多方面都有过交流合作,金铁霖教授非常的谦虚,像一个“老大哥”。</p><p class="ql-block">我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时,每当需要考核、招聘声乐演员时,我都会专门邀请金铁霖教授来担任当评委,他对于声乐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特别的重视。多年来,金教授不仅对我们军乐团的声乐演员认真辅导,他还培养并推荐了众多优秀歌唱演员为部队工作。</p><p class="ql-block">我曾经问过金铁霖教授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中央音乐学院西洋声乐专业科班出身的歌唱家,为什么会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中有如此的建树,这两种在当时看似无关的唱法之间什么必然的联系。他说这个必然联系的起点就是李谷一。当时李谷一想考中央乐团,她的演唱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声音又细又窄,共鸣很短,这种唱法对于花鼓戏来说是标志性的,但是唱现代歌曲、唱样板戏就不行了,味道不对。如果没有一套方法解决李谷一的唱法问题,也就是李谷一如果不能掌握唱花鼓戏时时花鼓戏的味,唱其他歌曲时时其他歌曲的味,那么这个方法就不能算解决。为了能找到这个方法,金铁霖教授根据自己中央乐团唱“样板戏”的经历,认为既然美声唱法能够演唱京剧,那么李谷一的湖南花鼓戏唱法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也一定能够唱好其他唱法的歌曲。他经过大量的研究,通过花鼓戏较为科学的混合声基础,融合了中国戏曲、民歌以及西方优秀的唱法因素,结合李谷一自身的嗓音条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唱法。这种唱法解决了两个后来被称为民族声乐体系性的问题,一个是科学的训练方法,一个是规范的审美标准。通过对李谷一的教学实践,也初步形成了金铁霖教授民族声乐的教学体系。</p><p class="ql-block">我曾经问过金铁霖教授的一位学生:“跟金老师上课的课堂氛围是怎样的?”,她对老师的印象是既和蔼又严厉,在课堂上许多授课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意会”而非“言传”,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老师让你再来一遍的时候,自己立刻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总感觉老师的课堂是非常神奇的,平时怎么都琢磨不明白的问题,到了课堂上就唱对了,后来深入了解研究老师的教学体系才得知,这就是金铁霖教授特有的“启发式教学”。他会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来发挥自身的长项,在科学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的声音特色,使声乐教学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从而能够在短时期内解决声乐训练中的诸多技术难题,获得了高层次声乐人才的高成才率,他坚持因材施教,强调声乐训练中的辨证关系,坚持实践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标准。</p><p class="ql-block">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为探索和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人才,在弘扬主旋律、诠释文化先进性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先提出了中国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给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以崭新的学术定位并作为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他为此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努力;他创建的民族声乐“七字标准”即:“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民族声乐人才的选拔、培养及民族声乐比赛的评判奠定了客观的标准;他辨证地提出了声乐学习三个阶段的理论以及一系列完整的、富有创建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大批高、精、型的歌唱人才群体不断推出,如今他们都是活跃在舞台上颂扬社会主旋律的生力军;在国内外重大声乐比赛中,学生也屡屡获得骄人成绩。在教学中金铁霖教授孜孜以求,教书育人,不惟书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他终坚持在教学实践第一线,潜心研究,不断总结,先后发表了《浅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探索》《谈民族声乐教学》《声乐学习中的辩证关系》《中国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探索》等专著、论文、教材和教学音像制品数十部。他还应邀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多次举办民族声乐专题讲座,为推动和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普及和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p><p class="ql-block">金铁霖教授在坚持继承民族声乐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家所长,融汇贯通,开拓创新。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的声乐教育体系,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科学完整的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培养了无数以歌声名动天下的学生。金铁霖教授始终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以昂扬的时代激情抒发着赤子情怀,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民族乐坛,挥洒着一个又一个的华彩乐章,他被公认为我国当代民族声乐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与金铁霖教授和张海主席合影)</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9日上午,我去送别金铁霖教授最后一程。八宝山小东厅内,看到他静静地躺着,面容慈祥,仿佛睡着一般,听说是在洒满阳光的床上安详离世的,没有痛苦。各级领导和学生们自发到场送别。他的学生真可谓是众星云集,可以说占据了中国声乐界半壁江山,有的依然活跃在舞台一线,有的也走上了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空气中都弥漫着大家对金铁霖教授的感情与不舍。</p><p class="ql-block">敬爱的金铁霖教授,已经屹立于世界声乐之林的中国民族声乐盛世如您所愿!</p><p class="ql-block">您的学生们和众多声乐教育工作者们会继续沿着您开拓的道路勇毅前行,去实现中国民族声乐的中国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愿天堂无病,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金先生千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 11 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