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男子误将十万元现金当作垃圾扔掉,原以为寻回无门,在民警、物业和拾金不昧的老人配合下得以全数找到。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分局沣泾大道派出所成功办理一起现金遗失的求助警情,也演绎出一场“善人善举暖人心、家训乡风润西咸”的感人画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万元巨款误当垃圾被扔</b></h3> “这可是我准备还房贷的十万块钱,丢了可咋办啊?”2022年11月29日中午11时许,西咸新区110指挥中心接到一名群众报警称自己丢失了十万元现金,请求警方帮助。分局当即指派沣泾大道派出所民警前往处警。 接到指令后,民警康世闯迅速带人前往辖区某小区找到了这名报警人王某。据王某称自己将十万元现金装在黑色塑料袋准备去银行存钱,出门时又提了一袋垃圾准备顺便丢掉,中途接了一个电话,一分神,可能将钱和垃圾一起扔进了垃圾箱,出了小区大门反应过来,急忙返回在垃圾箱反复寻找,却不见了十万元钱的踪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缺失的90秒监控画面</b></h3> 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由于失主情绪慌乱,一些时间节点也描述不清,民警一方面安抚王某情绪,帮助他回忆丢钱的细节,另一方面迅速与小区物业取得联系,查找相关视频监控,确定具体的时间,同时对现场及周边进行调查。 民警按照王某描述的时间节点,反复查找监控视频,准备确认其出门时是否提着装钱的袋子,以便确定丢钱的具体时间,然而蹊跷的是,电梯内的监控画面中始终没有出现失主的身影。 是其过于紧张记错时间还是另有原因?就在大家疑惑之际,民警康世闯发现一段关键画面图像颜色不流畅,在逐帧细看时发现,原来由于线路信号问题,视频记录缺失了90秒钟。民警推断失主进电梯的时间偏巧就在这缺失的90秒钟,这样一来,就无法确定失主出门时是否带着这10万元;另外,失主扔垃圾的地方位于小区负一层的监控死角,该小区又是一个有着近万人的大型社区,这样一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分局110指挥中心又接到了报警电话,有群众称自己捡到了大量现金。民警立即前往报警人宋师傅所在的地点,经过对双方报警人细节的核实,民警最终认定,宋师傅捡到的正是报警人丢失的十万元现金。在民警的主持下,十万元现金完璧归赵,回到了失主的手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旬老人谨记家训拾金不昧</b></h3> “我今天捡了一包东西,还挺重”,中午12点多,宋师傅一回家就给家人说:“在楼下垃圾桶上的一个纸箱子里,我也没敢打开,娃,你看这是啥?” 见到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袋子,宋师傅的儿子小心翼翼地打开,令全家大吃一惊的是,袋子内竟然整整齐齐地捆着十沓百元大钞。“这钱,咱们得赶紧还给失主!”宋师傅当即拍板,并立即让儿子打了报警电话。 今年已经71岁的宋师傅名叫宋俊厚,祖籍沣西新城大王镇,曾在本村和一家民营企业当过会计,退休后随儿子宋养全一同生活。 12月1日,记者在沣泾大道派出所见到了老人。“看到娃们也不容易,收入不高开销又大,还要还房贷,我退休了啥也干不了,看着有些废弃的纸箱子实在可惜,有时候就收集回来卖废品补贴家用”老人直言道:“娃们也反对,但我想,能省一个是一个嘛”。 当被问老人为何面对十万元不动心的时候,老人笑着回答:“自己劳动所得才吃得香、睡得安稳,为了这些钱咱不能昧了良心”。据老人说,自家一直秉持“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和睦乡里”的家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因为手艺精湛、勤劳简朴,1958年,还被评为“活鲁班”称号登上了《陕西日报》。平日里,不但自己谨记家训,也教育子女们要踏踏实实做人,儿子宋养全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也早早入了党。 2022年12月1日,失主来到了沣泾大道派出所,对拾金不昧的宋俊厚全家和积极履职的公安民警表示了自己的感谢。鲜红的锦旗,带着对高尚的品德的赞扬,和对公安民警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肯定,为寒冬平添了几许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