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因抗美援朝战争需要,铁路东北工程总队抢建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中朝边界的灌水至上河口铁路线和河口火车站。作为连接中朝铁路线的重要节点,河口火车站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通车达到21723辆次,三万多名志愿军战士和大量军用物资就是由这里进入朝鲜战场。而这里,也被誉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位于丹东长甸镇上河口村,主要展示以沈阳铁路局干部职工为抗美援朝战争军用物资运输及人员输送所作的巨大贡献为主题的铁路大型博物馆。2019年4月30日,随学校研学队伍来此参观。 <b>一、七十四公里隧道口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场面大型群雕像</b> <b>1、隧道雕像全景</b><div>随车来到上河口铁路搞美援朝博物馆,最先看到的就是七十四公里隧道口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场面大型群雕浮雕像。</div> <b>2、“七十四公里隧道”刻字石</b> <b>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场面大型群雕浮雕像</b> <b>(1)隧道口向外方向右侧群雕浮雕像</b> <b>(2)隧道口向外方向左侧群雕浮雕像</b> <b>(3)隧道口上部三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高举红旗雕塑</b> <b>二、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大楼</b> <b>三、博物馆内入口</b> <b>四、参观博物馆</b><div>随学生参观,一走一过,拍到的很不全面。<b><br></b></div> <b>1、部分展览</b> <b>(1)一台抗美援朝过江机车车头</b> 1115号机车是抗美援朝过江机车中的一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机车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多拉快跑、巧拉巧跑,发挥司机聪明才智,根据战争需求,配合部队,与敌机展开周旋,为确保物资和人员运动立下汗马功劳。该机车现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中陈展。<br> <b>(2)高射炮</b> <b>2、蜡像</b> <b>(1)志愿军战士抢修铁路蜡像群雕</b> <b>(2)解放军战士抓特务雕像</b> 在抗美援朝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敌特分子破坏铁路设施。该场景展示当时铁路公安干警与解放军战士携手抓捕破坏铁路线的敌特分子。<br> <b>3、全息影像</b><br>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br>全自己影像是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是立全的影像,人们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这张图片中,掩体是静止不动的,应该是实物搭设的。桌子和人物应该是全息景像,人物是可以动的。 与上图相比,又增加了两个人物。 志愿军战士抢修铁路。 画面中桥梁是静止的,人物是动的。镜头放大,可清晰地看到桥体与人物的区别。 <b>4、雕塑</b> <b>(1)英雄人物王景洲雕塑</b> 在过江援朝的铁路职工中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他们作热<br>血和生命捍卫铁路线的畅通,王景洲就是一位典型的英雄。<br>王景洲同志,是中国首批抗美援朝铁路工人。1951年3月2<br>日凌晨,朝鲜新成川车站附近的沸流江桥上,一列满载弹药的列车在桥上脱轨。为防止被敌机轰炸,把脱轨的九辆车分解开,用绳子往山洞里拉。当拉倒第八辆时,绳子突然断裂,由于车辆处于坡道,眼看车辆溜向另七辆弹药车,王景洲主动拿起撬棍去掩车轮,车辆仍未止住。王景洲就用身躯掩在撬棍下,自己躺在钢轨上,车轮不转子,鲜血从王景洲的嘴里流出。七车弹药保住了,沸流江大桥保住了,战友们得救了。年仅22岁的王景洲壮烈牺牲。被全路干部职工誉为不朽的人。<br> <b>(2)搞美援朝老人给子孙讲英雄故事雕像</b> 参加抗美援朝老人回国后给子孙后代讲述当年抗美援朝英雄故事,把“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铁路职工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br> <b>5、壁雕浮雕像</b> <b>五、馆外的工作人员</b><br>在馆外停车场拍到了一位穿愿军服装的工作人员。在指挥调度进出的的车辆。 <b>六、鸭绿江对岸</b><br>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位于上河口鸭绿江的岸边,在这里,可看到对岸的朝鲜。由于当天的雾很大,看到的只能是雾茫茫的一片。 <b>丹东上河口</b><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4jdsoyuz?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一)观览中国河岸</a></b></div><div><b><a href="https://www.meipian.cn/4jewn5jy?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二)观览朝鲜河岸</a><br></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