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利群

<p class="ql-block">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喜欢各处做调停。比如帮助校方和学生之间的调停。</p><p class="ql-block">本书的开篇就有一个很震撼场景,作为一个美国人,卢森堡博士竟然敢去巴勒斯坦发表演讲。你要知道,巴勒斯坦人是很恨美国人的,竟然给他们讲非暴力沟通。就在他讲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听到底下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翻译过来跟他说,博士,你要不然就赶紧撤吧。这些人在议论你是美国人。一会儿,底下人开始喊起来了,说刽子手,你们这些谋杀婴儿的杀人犯,你们这些杀手,让他滚出去。翻译说你赶紧走,这些人都有枪,他们会开枪打你。但是卢森堡博士不走,他在台上对底下的人展开非暴力沟通,最后的结果是,巴勒斯坦人在这个课程结束之后,竟然把他请到他们家里边去作客。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p><p class="ql-block">那么他是怎么搞定这些巴勒斯坦人的呢?当底下的这些男人非常凶地喊“滚出去”的时候。他说,你生气,是因为你想要我的政府改变它使用资源的方式吗?这时候他在猜测对方为什么生气。很明显,第一个猜错了。然后底下的人说,天杀的,我当然生气,你以为我们需要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排水管,不是你们的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房子,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博士接着说,所以你很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来改善生活条件,并在政治上独立?博士不断寻找对方的需求,对方说,你知道我们带着小孩在这里住二十七年是什么感觉吗?因为那是一个临时难民营。你对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状况有一点点认识吗?这时候博士感受到了对方的生气。他说,听起来你感到绝望,你想知道我或别人是不是能够真正了解这种生活的滋味?对方说,你想了解吗?告诉我,你有孩子吗?他们上学吗?他们有运动场吗?我儿子病了,他在水沟里边玩耍,他的教室里没有书,你见过没有书的学校吗?</p><p class="ql-block">对方真的是宣泄出来。这是好事,当对方愿意跟你讲话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好事了,他在讲自己的痛苦。博士说,我注意到你在这里培养孩子是多么痛苦。你想告诉我,你索要的正是所有父母想给孩子的:好的教育、健康的环境以及他们的玩耍和成长?巴勒斯坦人说,不错,这些是最基本的人权。你们美国人不是说这是人权吗?为什么不让更多的美国人来这里看看你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样的人权?</p><p class="ql-block">博士说,你是希望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你们的痛苦,并意识到我们政治活动的后果吗?博士的所有语言没有任何的评判,只是清晰明确地讲出对方此刻内心真实的感受,对方的情绪就逐渐好转了。</p><p class="ql-block">最后,博士讲,我今天到这里就是想做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再跟我讲讲你们家里发生的事?后来大家就跟他聊这里所发生的问题。到结束的时候,这个巴勒斯坦人请他到家里去吃饭,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威力。</p><p class="ql-block">这个书里边还有一个很震憾的案例。他们的一个女学员被一个犯罪分子劫持要强奸她,就在这一刻,女学员对这个犯罪分子展开非暴力沟通,她不断地去发掘这个人的需求。女学员说。我知道你很需要安全,对吗?我知道你现在很紧张,你很需要安全,能不能做点别的事,让您觉得放松一点?我也特别害怕。你看,讲出我的需求。我也特别害怕,希望您不要伤害我,能不能用不要伤害我的方法来给您补偿和满足?最后那个犯罪分子选择抢了钱包就走了,没有伤害这个女学员。</p><p class="ql-block">所以非暴力沟通可以在很多情况下帮助到我们。但这里边是一套标准化的技术。</p><p class="ql-block">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你表达的时候要说出感受,而不是说出评判。比如说,一个丈夫回家很晚,每天晚上都是十一点半回家,还一身酒气,这时候老婆肯定很生气。如果是我们平常的沟通方法,老婆会说,你还知道回来呀,你干吗不死在外面呢?你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吗?没有,你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所以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就是,当一个人觉得情绪受伤的时候,都是因为你们的某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去寻找这个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因为情绪是最要命的双刃剑,情绪这个话说出去是很痛快,很爽,你干吗不死在外面呢?你提醒你老公了,他会说,对啊,我干吗不死在外面呢?所以过两天他就不回来了。这样沟通的结果会导致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所以你要去寻找需求。</p><p class="ql-block">因此,非暴力沟通的结构是第一句话说出一个事实:老公,这一个星期里面,你有五天都是十一点钟以后才回来,而且身上都有酒味。只说事实,不要加入更多的评判。第二句话讲出自己的感受:我觉得特别难过,我觉得很伤心。讲出你的感受。第三步讲为什么: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像一个家,而不是一个旅馆,大家能够在一块儿吃晚饭,聊聊天,这样才是家的感觉。讲出你的这个原因。然后第四步,讲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要求。我希望你能够以后每周有三天都在八点钟以前回来,咱们可以一块儿吃顿饭,你觉得怎么样?</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四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span>很简单的几步,很多人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因为我们被情绪所掌控。所以我们有必要今天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非暴力沟通。</p><p class="ql-block">什么是造成暴力沟通的因素呢?</p><p class="ql-block">第一个,造成暴力沟通的首要因素是道德评判。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以后,我们会有一种习惯性的定义,说你这是不尊重我,你这个人没修养。</p><p class="ql-block">我举个例子例子。咱们自己开车的时候,车上坐了一个亲戚,这个亲戚拿了个卫生纸朝窗外一扔。你可能心里也会不高兴,说你别这样,这不合适吧?他说这没地方扔啊。你能理解他,但是假如你开着车,前面那个车里有一个人朝外边扔卫生纸呢?你会说人渣对吗,但你会说你们的亲戚是人渣吗?不会。但是你会说前面那个车的人是人渣。</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人,我们特别容易直接给予道德评判。</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因素就是比较。你为什么不如某某?这样给对方内心带来很大的伤害。你越是用比较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就越容易叛逆。他心里的想法是,那你找他去。</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因素是回避责任。有特别多的人喜欢说“我不得不”。这里边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span>比如纳粹德国枪杀那些犹太人的时候,这些德国鬼子会说,我没办法,这是上级的命令。当他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主人的时候,当他意识不到自己能够去做判断的时候,他可以做出任何可怕的事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可怕的事,就是“不得不”导致的。</p><p class="ql-block">另外当我们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如果你内心有爱,从“不愿意”转变到“我愿意”,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有时候不能够选择这件事,但是我们永远<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可以选择的是我们面对这件事的态度。</span></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因素是:强人所难。即威胁。你要是不听我的,那我就怎么样。这就是很多父母跟孩子的沟通方式。</p><p class="ql-block">所以这四种沟通和表达的方式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暴力的来源。下面我们来评判一下这些话算不算暴力?比如妈妈跟孩子说,宝贝,你这次成绩考得这么差,让妈妈真的很难过。你难过是因为你有一个需求,你希望孩子成绩考得好。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你会觉得难过。而当你说,你成绩不好,让妈妈很难过的时候,你把这个责任完全推给了孩子。</p><p class="ql-block">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叫作观察。就是看事实。我们首先得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有时候我们一张口说的话就是一个评论,而不是观察事实的一个结果,没有呈现真相。在说行为的时候,你要么说事实,要么说观点。</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小张,我觉得你最近工作状态不太好。这是一个评论。所以当小张听到你说我工作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小张立刻就警觉。那换一种说法,小张,你这个人不太会来事,你一说话就得罪人。这依然是一个观点。不是一个事实。你最近经常迟到。很像事实了。不,这依然是一个观点。什么叫经常呢?我这个礼拜我才迟到了三次,那小李迟到四次,你怎么不说他呢?你看,他认为迟到三次不叫经常。</p><p class="ql-block">什么叫事实?小张,我看了一下考勤记录,上周你有三个迟到记录,这才叫作事实,这叫作观察。</p><p class="ql-block">首先你要能够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你讲话的时候,对方就更容易接受。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反弹的东西,印度的心灵大师克里西那木提讲,<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span>这就是我们在讲孔子的时候曾经提过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绝四”,这四件事孔子是不做的。</p><p class="ql-block">第二步,要体会和表达感受。大人们都以隐藏情绪为最高境界,看到孩子哭会觉得男孩子哭起来多丢脸。所以哪些是感受呢?难过、忧伤、痛苦、孤独、慌乱、开心、愉悦……我们得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老公,你这一周五天回来都是十一点钟以后,我觉得很难过,很孤独。这叫作感受,而不是我觉得你根本不照顾咱们家,我觉得你把咱们家当旅馆。当你说这两句话的时候,这就代表着伤害,因为这里边充满着评判,而当你说我感觉到很难过的时候,对方是会照顾你的,因为这是你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找到感受的根源。</p><p class="ql-block">卢森堡博士非常慈悲地告诉我们,每个人成长有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个阶段叫作情感的奴隶。</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阶段叫作面目可憎。就是关我屁事,这事不归我管。我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两个阶段就是孔子讲的“过”和“不及”?</p><p class="ql-block">而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你找到了中间的那个地方,叫作生活的主人。当你能够找到生活的主人的时候,你自然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样你才能够乐于帮助别人。“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和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p><p class="ql-block">非暴力沟通绝不是教你忍辱负重,啥事都憋着别说,就为别人好。不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你可以非常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不会轻易地用语言去伤害别人。</p><p class="ql-block">回顾一下,第一步是观察,讲事实。第二步,知道什么叫作感受,讲感受。第三步,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求,所以盯着自己的需求,我想要什么,或者你一定是没有得到满足。这句话是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最重要的感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因为他有着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span></p><p class="ql-block">第四步叫作请求帮助。你真的想要怎么做,说出来,而不是不要什么,这很重要。</p><p class="ql-block">打断,比较,说教,建议,安慰,否定,辩解,纠正。这些方法都会让对方的情绪更加抓狂。而在对方情绪抓狂的时候,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去体会他的感受,说我能够理解,你真的很难过,这叫作反映情感。当你能够准确地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的时候,对方的情绪就会立刻好转,他会点头。</p><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是表达感激。</p><p class="ql-block">你的帮助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现在的心情怎样?</p><p class="ql-block">这一招叫作二级反馈,就是表扬他,并说为什么。这个会让对方很乐于继续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人们都希望能够让别人喜欢,所以表达感激也是非暴力沟通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再串一下。事实,也就是观察。讲出你的感受。我很难过,我很伤心,我很开心。然后讲出你的需求,我希望得到什么。最后,讲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的具体的要求和方法,请求帮助。这四步连通起来,非暴力沟通就实现了。</p><p class="ql-block">在美国,非暴力沟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很多人是把这个公式抄在手上,只要张口说话,他就要看着手说,第一步,第二步,这才能够有机会让他学得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