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疫情把人闹得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 上个月初离石区疫情形势严峻,有一次放星期,好多学校连夜放假,就像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直至午夜还有家长来学校门口接孩子。我们学校五十多个班,三千多名学生,遍及吕梁全市,一晚上的时间人去楼空。来势汹汹的疫情不得不转入线上教学,因此离校的时候,就像逃难的人群,大包小包装满了各科课本和资料。回家以后,家长们有的购置了电脑,有的拉上了网线,有的更换成大王卡,配备了足够的流量,网课准备真的是万事俱备。学校教务处也把网课的工作要求,课表都安排妥当了。结果周末忽然接到正常开学的通知,所有人又把大包小包的书籍怎么提回家的,又怎么提到学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星期周六放的时候好似风平浪静,按部就班的过周末,谁知,夜里风云突变。学校通知群里的消息一波三折,就像京剧变脸表演——时而开学,时而待定,叫人不知如何是好。最终定了让老师学生连夜或第二天早上到学校拿课本和资料,开展线上教学,上网课。那天晚上,一定又和前回星期一样吧(我请假提前回去了),大包小包的拿书,深更半夜出入校门口了吧?</p><p class="ql-block"> 唉!这疫情把人闹得苦笑不得!</p> <p class="ql-block"> 我在村里住着,每次放星期几乎提前请假回,因为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而且路上即使“乘奔御风”,蹭顺风车也得三个小时,如果坐公交车或班车,那可至少得五个小时,来回一趟得十个小时耗在路上。这次走的时候,啥的动静也没有,那天家里正好有急事,忙完的时候,已是深更半夜了,看到学校通知群里消息,情况骤然突变,要上网课了,我啥都没拿呀! 第二天一早,连忙给柳林的几位同乡老师学生发信息、打电话,想让他们给我把课本和参考书捎回来,但为时已晚,离石城封得铁桶一般,只好另想法子了……</p> <p class="ql-block"> 课本是借到了,资料利用网络吧,小儿子很快临时借到一台笔记本电脑,并给我火速培训。我也只好“鸭子上架——尽量扑腾”,“理发店开业——从头再来”,硬着头皮死学死记,从电脑开机到课件下载,进入腾讯会议到授课,机械地做了程序化的笔记,扭扭捏捏的在电脑上操作起来。</p> <p class="ql-block"> 平常,我连电脑看都不想看,办公桌上的电脑,那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到教室里上课用用,我的课代表早给我准备的妥妥贴贴,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出一个故障,孩子们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好了,所以,对于电脑,我是个门外汉,但这次网课期间,我到是学会了不少本领,感觉这个玩意儿好玩了,对它的兴趣自然与日俱增!</p><p class="ql-block"> 唉,这疫情,你倒是给了老夫甜头……</p> <p class="ql-block"> 网课期间,不仅学到了简单操作电脑的手艺,培养了和电脑的感情,更是给了我陪伴父母的时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入冬前,我们从蘑菇生产大棚里拉了好几车菌棒(滋生蘑菇的一种装置,圆柱形,外面包一层塑料纸,里面是剧木屑,比较耐燃,在火炉里烧,特方便)让父母取暖。用菌棒取暖,一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二来比较容易操作,两位老人随时都能把火炉烧的旺旺的,不像煤泥炭火那样难照料。这个星期,天气也骤然变冷,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我几乎一节课看一次火,一天烧两鸡皮袋子的菌棒。</p> <p class="ql-block"> 屋子里炉火红红的,脑畔上炊烟袅袅。两位老人在我们的照应下,他们会暖暖的度过严冬的。</p> <p class="ql-block"> 上完课,还要做饭。地地道道的农家饭。铁锅、柴火、山泉水,南瓜、山药、大白菜。除了肉要到水产部买,其余的都是自家菜地里种出来的,放放心心的绿色食品。菜洗净切好,冷锅热油炒炒,然后舀水、加火、和面。</p> <p class="ql-block"> 一节课功夫,热腾腾的汤面就出锅了。两位老人家一辈子就是爱吃汤面,汤面吃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一碗汤面,一种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