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为全面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12月1日上午,在工作室导师陈义民的精心组织下,根据工作室活动安排,工作室成员云端相约,举行半日无课教研活动。业务校长金胜磊参加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首先,陈义民老师宣读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流程和任务分工。</p> <p class="ql-block">接着,工作室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课例,交流《第十二届“七彩语文杯”华东四省区小学语文协作交流暨优课评选活动》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陈义民老师交流《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心得体会。他从“有大单元意识、有任务驱动、语文要素落实扎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这节课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四点不足。</p> <p class="ql-block">针对《为人民服务》一课,许庆霞老师从语文要素落实、课外阅读资料引用、教学方法传授等方面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并指出教师应该加强大单元意识和语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栾秋菊老师对所观摩的《月光曲》一课赞誉有加。她认为执教者通过短片《前情回顾》,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总任务和分任务。课堂教学则以“品艺术、做知音”为任务驱动,以研学单的形式出示学习任务。在品读文本时,通过角色转换,化身为贝多芬,深入体会人物情感,走进作者内心。超前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课堂生成令听课者如享盛宴。</p> <p class="ql-block">金胜磊校长对《长相思》一课进行精彩点评。她指出,执教者引领学生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参读中升情。同时,金校长指出,执教者对于纳兰性德的介绍略显仓促,如果能对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进行拓展,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赵阳阳老师分享了《鸟的天堂》一课的观课体会。在教学中,执教者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以“云导游”的身份走进文本,通过“拍摄宣传海报”“录制脚本”等任务,让学生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可谓匠心独运,润物无声。</p> <p class="ql-block">贾琳老师重点评析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她指出,执教者有着较强的大单元教学意识, 在完成“爱国诗词诵读会”这一任务后,通过本节课学习,开展第二个任务“手绘爱国故事连环画,品读爱国故事创作连环画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最后教师将板书勾连成一座山,设计巧妙新颖。</p> <p class="ql-block">“《古诗三首》的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古诗里的美丽中国。”昝娜老师对《古诗三首》进行观后分享。她指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比阅读教学,执教者抓住《望天门山》和《望洞庭》中的“望”字,对两首古诗进行对比教学,学生感悟到天门山的雄奇壮丽,洞庭湖的宁静淡雅,以板画的形式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p> <p class="ql-block">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一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李曼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执教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努力让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的引领自然流淌于课堂之中。在通过对救落入瓮中小儿的方法讨论中对“众”与“光”不同表现的对比讨论中,在扩散思维的基础上学习辨析、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p> <p class="ql-block">《葡萄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杨雪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听课感受。她说,执教者虽然是一名年轻的青年教师,但是对文本把握非常到位,课堂教学中注重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语句的训练,凸显“家乡”这一人文主题,并较好地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课堂上,学生通过深读细悟,品读美句,感受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并通过第二个学习任务“了解苏州,介绍苏州。”对语言文字进行运用。整堂课老师的点拨层层深入,问得恰当、问得明确、问得适当。</p> <p class="ql-block">王倩老师精心梳理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薛法根老师注重学生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指导朗读效果显著。课堂上,他关注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对小女孩的命运的同情到了解创作背景,也实现了从篇章学习到把握童话故事特点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为期两天半的学习,让大家收获满满。参赛教师强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实践意识让课堂散发着生命的光彩。面对崭新的统编版教材,老师们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儿童学习心理需要,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这次学习,增强了老师们的语文课程意识、语文教学的目标意识和达标意识,让我们更加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书籍里住着温暖,住着明亮,住着力量,住着每一个不同的自己。”居家隔离期,读书正当时。疫情给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居家阅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居家阅读有哪些有效策略呢?针对这个问题,工作室成员献计献策,畅所欲言。</p> <p class="ql-block">王芳老师结合自己班级的阅读实践,提出高学段学生居家阅读要做好家校沟通,她从教师引领、家长垂范、学生践行等三个方面谈自己的做法。同时指出居家阅读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设计,通过评估反馈追踪孩子的阅读过程,促进孩子进行阅读反思,不断改进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品质,获得阅读的坚实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许彬老师指出了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家长唯有率先垂范,孩子才能在言传身教中爱上居家阅读。家长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坚持陪伴和鼓励自己的孩子,才能使居家阅读长久的进行下去。《朗读手册》中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父母抽空放下手机捧起一本书,或静静地看,或读给孩子听,或一起朗读,这样的亲子时光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曹秀苗老师以《猜猜我有多爱你》和《逃家小兔》为例,分享了图画书阅读策略。读前猜测激趣、读中“看、猜、读、听、找、画”、读后交流讨论,与生活联结,进行拓展阅读。</p> <p class="ql-block">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本本好书。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静心自在,潜心阅读,相信书本的沉淀能够为孩子积攒生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活动最后,陈义民老师做精彩总结。他提出,我们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研一体化教学格局。名师工作室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共同体,是优秀教师的孵化地,是校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聚焦真问题,开展真教研,实现真行动。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将继续携手同心,共思、共享、共成长,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阳光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制作:李曼</p><p class="ql-block">初审:贾琳</p><p class="ql-block">复审:陈义民</p><p class="ql-block">终审:金胜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