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p> <p class="ql-block"> 艾滋病的传播途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发生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输入或注射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具静脉注射毒品或药品,不安全的医疗行为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母婴传播: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会在孕期、产期或哺乳期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p> <p class="ql-block">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防治艾滋病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事。近年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不懈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命至上,继续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四方责任,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完善防治政策,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防治服务。做好感染者困难救助和人文关怀,消除歧视,为艾滋病人送去阳光温暖。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强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强化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各项防治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