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视导促发展 专家引领助提升——区基教科、教科院领导与专家线上对武汉梨园中学开展教学联合视导工作纪实

🍓

<p class="ql-block">  独树翘寒色,闲云澹落晖。</p><p class="ql-block"> 在这寒意凛然的初冬时节,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常规课堂教学及“双减”工作,充分发挥联合视导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与提升作用,2022年12月1日,洪山区教科院李松林主任以及各学科教研员共同对我校开展教育教学联合视导工作。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此次活动采用线上课堂教学视导和线下教学常规项目视导的形式进行。</p><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期,我校积极认真筹划准备,有条不紊安排联合视导课表、预订线上听评课会议室以及将相关电子资料提交给各科教研员。</p> 云端听诊把脉 <p class="ql-block">  从12月1日早上8:00开始,中教科、教科院领导和各学科教研员纷纷进入我校各年级各班的线上课堂,认真倾听、观察、记录,为线上课堂教学“把脉”。</p><p class="ql-block"> 此次,各专家共听取了我校三个年级、十个学科的17节课。课前,所有上课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就线上课堂而言,老师们秉持线下教学的一贯作风,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设计课程内容与环节,同时努力克服线上教学困难,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应用于课堂,注重与学生线上进行互动,充分运用讨论区等提高课堂效率。正可谓是“别样课堂,演绎同样精彩”,而这些精彩的课堂呈现离不开教师的巧妙构思与学生的全情投入,师生携手展现了我校线上课堂教学的风采。</p> 语文课堂 <p class="ql-block">  陈丽老师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旨探究展开教学,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体会人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多角度的探究文章主旨。</p> <p class="ql-block">  喻艳红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本,分析体会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巧妙设计,把握愚公精神及其现实意义。</p> 英语课堂 <p class="ql-block">  谢颖老师运用情境化教学方法,以主线任务Mary的购物之旅展开,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从服装名词,货币,正确询价及购物中还要考虑的颜色和大小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训练和对话演练,最后总结和练习。整个流程完整,学生积极性高涨。</p> <p class="ql-block">  袁红梅老师切合主题导入新课,非常注重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直观呈现useful expressions,让学生清楚本课需要掌握的句子结构,并进行分组操练目标句式,用男女生擂台赛方式和点名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p> 理化生课堂 <p class="ql-block">  物理胡晓新老师上《焦耳定律》这节课时,在例题上勾画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迅速抓准已知条件。</p> <p class="ql-block">  物理王凯凯老师将直播设备搬上讲台,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性。</p> 历史课堂 <p class="ql-block">  晏春莲老师通过复习导入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然后通过“战争之源——背离和平”“战争之相——践踏和平”“战争之思——祈愿和平”三个版块与学生共同探讨了一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影响。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开麦回答问题,师生活动频繁。课堂小结环节及时带着学生巩固了重难点,当堂检测帮助学生重温了所学新知。</p> <p class="ql-block">  沈雪老师以《卢沟桥歌》的朗诵导入新课,围绕“全民族抗战的起点——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不能忘却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五个方面带着学生学习了《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授课过程中沈老师充分利用了三个视频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良好。</p> 数学课堂 道法课堂 生物课堂 地理课堂 劳技课堂 线上对症开方 <p class="ql-block">  线上听课完毕后,各位教学专家与我校各教研组教师进行了线上的议课评课活动。教研员们倾囊相授,对听取的在线课程给予精准的点拨与充分的肯定,使每一位老师都获益匪浅。</p>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课后的评课活动,老师们围绕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交流分享,重点探讨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提升策略。</p><p class="ql-block"> 教科院洪青老师结合学科教学和九年级复习备考提出了四点建议:1. 教学内容要依据教材、依据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设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以课本为媒介,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指导语文学习的方法。要建立学习任务群,整合同体裁课文设计教学任务,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依托文本实现学生语言表达、阅读鉴赏等方面能力的提升。2. 课堂教学的设计要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达到训练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3. 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课堂与课后的关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评价者,不可主客颠倒;课后练习要和课堂教学一致,达到课上学习、课下巩固的效果。4. 九年级的中考备考要讲清每个题型的知识点、能力点,切忌停留在题目表面,要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提升而非答题的技巧;抓好课堂,向课堂要效率;研究真题进而“仿真”命题;找好突破口,在文学类文本和写作训练上下功夫。</p><p class="ql-block"> 洪主任的发言为我校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指导了方法、分析了变化,鼓舞我们梨中语文人抓住语文新中考的机遇,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的评课议课环节,组内全体数学老师各抒己见。最后,教研员孔凡祥主任也对曹蓉和胡丽萍两位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肯定,比如曹老师的课,选取视角好,不仅提及到了中国文化,而且还关注到了数学历史文化背景。当学生有生成性问题时,曹老师处理机智灵活,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等,看得出来两位老师课前都做好了充分准备。与此同时,孔主任也提出了完善课堂教学的建议,如教学用语要更加严谨,以课本和教参为准,需注意私下总结做题方法的词语谨慎代入课堂,当学生处理类似题目思维方式出现错误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每种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也就是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思维方式到底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p> 英语组 <p class="ql-block">  在英语组的评课议课环节中,我校各位英语组老师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与教研员陈老师积极沟通交流了网课期间的一些困惑和经验,陈老师对此予以了热心的支持和鼓励。陈世强老师对两位英语老师的教学设计予以肯定,他特别对谢老师设计的听力语篇再利用环节加以赞赏,他认为袁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充分,在教学中能及时铺垫和鼓励学生,进行先读后说的学习策略,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赞赏之外,陈老师也为两位老师和英语组其他教师提出了建议:1.教学内容适当精简,避免重复训练,可节约时间。2. 网课教学既要听声,更要见人,学生的麦和摄像头都打开,以便师生交流和了解学情。3.教学设计要依托教材,体现课标理念,教学活动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题展开。</p><p class="ql-block"> </p> 理化生组 <p class="ql-block">  物理教研员与物理学科教师线上反馈交流时,物理教研员张玉玲指出:</p><p class="ql-block">1.学校班级较少,年级同学科教师人数少,集智备课显得更重要,要凝聚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走得更稳。</p><p class="ql-block">2.努力适应线上教学,不断探寻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方法,包括不断学习和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一切值得探究和学习的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教学实效。</p> 综合组 <p class="ql-block">  历史教研员饶衡老师对沈雪老师和晏春莲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是备课充分,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图片、年代尺、地图、形势图、表格、视频等对课本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二是注重知识的落实,督促提醒学生在教材相应位置做好笔记;三是学生参与面广,与老师的互动频繁;四是能够紧扣课程标准抓住教学重点,在教学重点的突破上做得比较好;五是能够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抗日英雄形象”“一战的启示”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随后,饶衡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求授课老师注重对新课标和单元导言的学习,注意开放性问题答案语句的严谨性。整个评课活动在饶衡老师对元月调考的复习备考中落下帷幕。沈老师和晏老师都表示收获颇多。</p><p class="ql-block"> 道法教研员李茜强调:1进一步明确知识点的落实。2.落实问题,作业多样化,平常自己注意积累原创题目。3.可尝试备课组合作出题。4,注意作业分层设计。5.教研员对九年级的教学工作做出指示,希望两位老师对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进行精心分析,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措施,鼓励老师们找适合本校学情的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期待元调有所进步。</p><p class="ql-block"> 地理教研员涂老师针对本节课的备课和作业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例如地图教学贯穿整节课,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素养,也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涂老师也提出了建议:希望后续课堂教学可以更多联系生活实际,备课时多用地理图表,体现学科特点,作业方面最好做到当堂练习。</p><p class="ql-block"> 劳技教研员高瑛认为本节劳技课准备充分,能将科技内容与劳技课内容相结合,师生互动次数多,同时也建议留给学生更充分的动手时间。李松林主任也高度评价了劳技课,认为可将内容分解为两节课来解决内容问题。</p> <p class="ql-block">  此次线上联合视导活动在我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顺利结束,相信有基教科、教科院领导的关心和专家的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编辑:高珊珊</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各教研组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柯晓玲、周俊</p><p class="ql-block"><br></p>

学生

老师

课堂

教学

教研员

我校

线上

课堂教学

视导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