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启智润心显地理教育真谛——记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

黄赵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江西省基础教育界迎来又一盛会,即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该活动正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推进新时代江西省高中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又一务实举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江西省教研室承办,赣州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赣州市第三中学协办。展示活动为期两天,即12月1日~2日。受疫情影响,所有参与人员未能抵达红色基因之城——赣州,略显遗憾,但改为线上直播方式后的“地理热度”依旧不减,场上有参赛老师们的大显身手,场下有观摩老师们的思想交锋与互动点评。</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精美邀请函</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优秀课例展示安排表</font></h3>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月1日上午7:40左右,江西省地理教研员陈伟老师通过视频方式在活动开幕式上做了简短发言。陈老师指出:两年一届的江西省基础教育高中地理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作为省内最高规格、最高标准的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受到地理老师们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了促进地理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促进地理课堂提质、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成为了省教研室的品牌活动。通过本项活动的开展,发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地理教师,也成就了一大批地理名师。同时,陈老师期待参与观摩的老师能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优质课的美,用挑剔的眼光反思自身的不足,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为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建言献策。</p> 优秀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位老师同台竞技,各具特色,别出心裁;15节课例,争妍斗艳,精彩纷呈。15个40分钟,老师们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激情澎湃,时而笑容洋溢,时而愁眉紧锁,每一刻都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引领着同学们的思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种设计思路又不偏不离,凸显共性:那就是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融入地理实验,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地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让学生成为善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p> Part1:12月1日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参赛老师上课精彩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南昌市第一中学的温群林老师执教《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温老师通过创新实验,引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热力环流原理,变无形的大气运动为有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宽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州临川区第一中学的吴小菊老师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为课题,以景德镇兴、衰、转为主线,设计景德镇博物馆参观、小型辩论赛,让学生成为参观者、体验者、课堂的主导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乐平四中的吴享洋老师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题执教中,以情境塑造、问题链条、活动组织与师生评价四个维度将课堂进行串联,探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营造了一堂具有地理味道的地理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赣州中学的曾勇华老师执教的《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课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户外调查、成果汇报等形式,将生活地理融入课堂,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氛围热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新余新钢中学的张媛老师在《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例教学中采用“中国耕地调查委员会”会议形式呈现课堂,将水稻、土壤等实物搬进教室,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热情与学习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婺源天佑中学的吕婷根老师在《国际合作》课例中以地理问题链为驱动,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合作共赢含义,借助小剧场、分类归纳、图表判读等活动讲述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东道主赣州三中的陈淼老师生动呈现了《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例,她将海水直接带到教室,围绕“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主题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动手绘制曲线图、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并深刻认识海洋环境与人类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康中学北校区的张素娟老师的课例《河流的侵蚀地貌——以长江为例》则将学生的灵感用于课堂,带来了具有诗意的课堂,讲述着河流侵蚀地貌与诗句的关系。课堂上学生激烈讨论,争先发言,老师参与其中,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的压轴老师是来自九江一中的黄艾仙老师。黄老师以《植被与自然环境》为课例,围绕塞罕坝的前世今生为主线,探寻塞罕坝的前世天然植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植被对环境的适应性,感受塞罕坝的经历——植被破坏风沙漫天,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危害,最后以塞罕坝的今生——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达成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升华。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一突破重难点,课堂开头和结尾都恰当的引用有关塞罕坝的歌曲,既能推动课堂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知识情感的提升。黄老师的这堂课,突出情境教学,注重直观性和实践性,体现思想性,体现了地理学科素养,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深切体会到情境教学的魅力。</p> Part2:12月2日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老师们的精彩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江晨光中学的黄晓明老师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以庐山三叠泉为例》课例呈现了精彩的课堂。他以“踏山寻石、以石知山”为主线,庐山三座山峰(大月山、五老峰和大汉阳峰)为研学线路,以山顶采集的四类岩石为知识触发点,用“岩石会说话”的方式将枯燥的知识原理活化。同时本节课贯彻“知庐山,晓天下”的空间思维和“将今论古”的时间思维。始于庐山,但达于全球、亿万年,实现让地表形态的塑造有更宽广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萍乡三中的漆琪老师执教的课例《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设计5个课堂环节,通过构建企业家速成培训班学习情境、典例分析、辩论展示等形式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安中学肖强老师执教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从陶瓷企业落户高安建陶产业对高安地理环境的影响再到高安建陶产业的突围发展为主线,通过活动,层层推进,重点难点逐个突破,达到教师所预期的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娟娟老师通过《水循环的应用——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课例讲述了海绵城市对于城市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要性。王老师将地理实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运用自如,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身边的地理案例,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刘标秋老师在《土壤》课例呈现中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概念为基础,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脐橙和红壤等乡土素材,设计了植被与土壤的大单元教学。通过走近土壤、观察土壤、解密土壤、改良土壤为活动主线,环环相扣,并注重课堂的生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鹰潭一中的何季老师执教《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例,何老师通过学生自制学具、老师课堂展示实验等形式将抽象的地质知识抽丝剥茧,形象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透彻,获得新知。</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激烈角逐,12月2日下午所有课例全部展示完毕。评委老师代表燕青、舒俊专家对老师们的课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西省特级老师、正高级老师、九江一中地理老师燕青认为:此次课例展示活动,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每一位参赛的老师都很优秀、很努力,他们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些都源于老师们的坚守和背后团队的强大力量;课堂氛围良好,提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能很好的调整教学节奏、提现了大家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深厚的基本功;所有课堂符合课标要求,提现了立德树人,融入了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和依法治国;老师们善于遵循“问题——情境——行动——生成”的设计链条,课堂完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燕老师还就老师们的其他优点及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燕青老师点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燕青老师点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西省特级教师、江科附中地理老师舒俊认为:这两天的课例展示真是一场饕餮盛宴,老师们基于“双主线、三层面、基于学生”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聚焦核心素养、聚焦课堂生成,体现了生本理念,突出了乡土元素。同时,舒老师指出:展示性课例应谨防“内容不足,形式有余。”,要防止“片面追求活动以致降低时间效率、大量引入资源以致与教学目标渐行渐远、过度拓宽挖深以致主题内涵被压缩”。舒老师提醒大家欲展尽展的心态容易导致重心跑偏;教师的成长应认识到:起步靠自主、提升靠借鉴、跨越靠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舒老师就每位参赛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期待引起共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舒俊老师点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舒俊老师总结归纳各课例典型特色,并提出思考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后,老师们进行了线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参赛老师与评委们合影留念</span></p> 闭幕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课例展示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之中落下帷幕。江西省教育厅地理教研室教研员陈伟老师代表主办方对全体参赛选手、评委和会议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与敬意,对本次优秀课例给予了高度评价。陈老师指出本次呈现的课例亮点鲜明。参赛选手水平高,课堂效果反映好;团队协作质量高,反复打磨出精品;新课标课改理念的贯彻到位,课堂改革在推进;教学手段丰富尽显地理魅力;老师们注意力由“关注教”向“关注学”变化;推动学生知识结构由“碎片化”向“练思维”变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由“练技能”向“练思维”变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老师还指出老师们要善于将课例资源系列化、成果化,鼓励老师们将教学成果转化为论文发表,成就自己也成长他人。他告诫老师们要善于走新路,要敢于突破,要成为“自燃型”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陈伟老师致闭幕词并宣布此次展示活动获奖名次</span></p> 观摩学习掠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的观摩学习,线上线下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有来自省内外的5万多人次参与此次课例活动的观摩与学习。大家认真做笔记、仔细琢磨教学设计思路、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江西省部分地市地理老师观摩学习掠影(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江西省部分地市地理老师观摩学习掠影(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江西省部分地市地理教师观摩学习掠影(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九江市市直中学地理老师观摩学习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九江市部分县区地理老师学习掠影(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九江市部分县区地理老师学习掠影(二)</span></p> 学习感悟 <p class="ql-block">感悟1:初雪美如诗 地理学习忙—2022年的第一场雪,与风同至,风飞雪舞,美了人心。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课例活动的开展,同样热了九江地理人的心。 </p><p class="ql-block">12月1日上午,南昌第一中学的温群林老师首先带来了《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遵循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能力,整堂课,让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释相关现象,徐徐推进,不急不慢,学生互动牵引着知识点的推进,学生也在探究发展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p><p class="ql-block">抚州临川一中的吴小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践行新理念,落实核心素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堂课以学生的讲解和辩论为主。所谓理越辩越明,问题越变越清,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是学生主动性发挥的直接体现。学生辩论中,学生据理力争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少年力量,少年强则国强。</p><p class="ql-block">(九江金安高级中学 高昌正)</p> <p class="ql-block">感悟2: 12月1日下午在线聆听了张素娟老师《河流的侵蚀地貌——以长江为例》一课,这堂课在张老师的巧妙设计下,既有知识硬货,更有诗和远方。让我感受到三新背景下的第四新——新课堂。张老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以长江为学习对象,利用角色扮演形式,引用古诗词探究不同河段河流侵蚀地貌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分享所思,教师精准点评,整堂课轻松却高效。我和同学们一样,在这堂课里不仅学会了知识,也感受到古诗文对我们了解地理环境的意义,以及诗文之美!我想我心中的新课堂大概如此!感谢张老师带来的这堂精彩的“新课堂”!</p><p class="ql-block">(九江市第一中学 曾莹)</p> <p class="ql-block">感悟3:12月1日下午在线聆听了黄艾仙老师《植被与自然环境》一课,深受启发,让我看到了三新背景之下,一堂真正好课应该有的模样。黄老师能够关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引领学生去观察并欣赏大自然的时空变化之美,去探究地理事物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学会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黄老师对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洞悉,这背后有一份诚挚的热爱,这份热爱不仅点燃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也感染了我们这些在线欣赏的地理同行。为黄老师这堂精彩的课点赞!(九江市第三中学 熊四华)</p><p class="ql-block">感悟4:12月2日上午在线聆听了黄晓明老师《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以庐山三叠泉为例》一课。黄老师以庐山三叠泉为切入点,将学生较难理解的地貌知识与身边较熟悉的乡土景观相融合,既让学生对庐山有了一层新的认知,又很巧妙地将新课标所要求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吃透,对我们一线教师启迪甚多。黄老师渊博的地理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乡土的热爱,点燃了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热忱,增加了学生对乡土的热爱。黄老师的这堂课为广大青年教师树立了标杆!</p><p class="ql-block">(九江市第三中学 熊四华)</p> <p class="ql-block">感悟5: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各位选手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教学目标、教学风格、教学理念都很好的通过教学进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研究性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精彩纷呈,引人深思。在面对新一轮的教改中,我也通过本次学习,加深了自身对教材的认识,更新了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手段,为如何更好的上好一堂课,为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了现实案例。本次教学活动对我们地理教师来说是一场优秀的教学展示,也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p><p class="ql-block">(九江市同文中学 石训钢)</p><p class="ql-block">感悟6:大地所育,终归大地。土壤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碰触到,但正是这种普通,才容易让我们忽视。今天师大附中刘标秋老师执教的《土壤》一课,带领学生走进了它。刘老师精心设计,准备充分,带土壤走进课堂,让学生真实的触碰到,感受到,将陌生变为熟悉,将概念化为真实。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自然流畅;注重合作探究,学生参与感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很好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板书设计生动而富有特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自己对教材的认识,促进了自身教学理念的完善,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现实参照,收获良多。</p><p class="ql-block">(九江市同文中学 石训钢)</p> <p class="ql-block">感悟7:12月2日上午认真学习了黄晓明老师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节课,黄老师以我们身边的庐山研学为切入点,设计巧妙,让课本知识与研学活动巧妙结合,在活动中领悟知识。配合黄老师生动幽默的讲解,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黄老师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为课堂添姿增彩。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p><p class="ql-block">(九江实验中学 李婵娟)</p> <p class="ql-block">感悟8:今天认真学习了老师们分享的课例,每位老师都准备充分、各有特色,对于教材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黄艾仙老师所讲授的《植被与自然环境》,整堂课教学过程设计精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两组实验,直观体现了植被的生态效益和植被会改造区域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塞罕坝“前世”到“今生”的探究,造林者的实际行动改变了塞罕坝的自然环境,对他们的付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培养。作为一名经验欠缺的老师,面对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具体如何落实心里存在着一些困惑,而这次活动中每位参赛老师的精彩分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收获满满,知道自己应该加强对课标的解读,才能更好把握对教材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勤于反思。</p><p class="ql-block">(九江市田家炳中学 张园)</p> <p class="ql-block">感悟9:赣州南康中学张素娟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中华古诗句与河流作用相融合,即入情、入境也入理的地理味浓郁的地理课堂。课程整体设计流畅,环环相扣,疏密有间。在教师有效引导,与学生积极参与下,课堂气氛活泼中次序井然,轻松中学生眼中见光。内力打下脊骨,外力重在外雕,不同河段物质差异(水砂与河床岩性)及能量差异(急缓),便有了不同河段的水流河床特色,便有了流传千古的诗句。这节课是一节成功且值得反复观摩与细揣的高中“入理”的课程。</p><p class="ql-block">(濂溪区新港中学 刘娟)</p> <p class="ql-block">感悟10:鹰潭一中的何季老师教态举止大方,年轻有活力。她执教的《构造地貌的形成》一课,用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为情境贯穿课堂的终始,课堂具有设计感各环节的安排目的清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何老师很注重师生的互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来进行教学。课堂流程完整,过渡衔接自然,课堂有激情,张弛有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语调亲切,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课堂提醒学生记录笔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背向斜的应用环节,结合视频资料强化知识的获取和生成,用歌曲进行总结,升华课堂。高山仰止,方知才疏!细致聆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九江市第六中学 张巧)</p> <p class="ql-block">感悟11:赣州三中的陈淼老师带来的《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课设计巧妙,以世界杯热点话题导入,以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为线索,展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整堂课程娓娓道来,结构完整,设计科学,不仅有与化学学科的横向联系,还充分利用了手机投屏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此外本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品尝海水的味道和使用电子盐度计测量盐度小实验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用问题式教学层层递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最打动我的是亲手绘制海洋主题明信片作为奖品,相信通过自己优秀表现拿到奖品的学生一定感觉很幸福,一定更能体会到谋求人海和谐、构建美好家园的地理精神!</p><p class="ql-block">(九江市第一中学 陈先福)</p> <p class="ql-block">感悟12:鹰潭一中何季老师的《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借由耳熟能详的神话《西游记》,导入课题学习,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褶皱地貌;教学案例、材料的选择贴近生活实际,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利于学生理解构造地貌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且教师教学过程中教态自然,讲解清楚,示范到位,组织得当,在融洽的氛围中推进本课的教学。</p><p class="ql-block">(九江市第七中学 胡小丹)</p> <p class="ql-block">感悟13:2022年江西省优秀教学课例(高中)地理现场展示交流活动,虽然没有在现场听但依然精彩纷呈,尤其是陈伟老师的开幕致辞、闭幕总结</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感受深刻,再次感染了无数地理人</p><p class="ql-block">还有燕特、舒特精彩点评让人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瑞昌一中 吴建东)</p> <p class="ql-block">感悟14:赣州三中陈淼老师~海水盐度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陈老师这堂课,借助仪器测量海水盐度高低,让学生了解海水淡化一般流程,再对沙特有没有必要进行海水淡化这一问题进行分组展开讨论,激活了学生讨论的热情,从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维度展开,整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陈老师把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最后落实人类活动与海洋相互影响,上升到人地关系。整堂课一气呵成,让我受益匪浅。一堂好课,不追求知识点的容量,而是追求知识点的质量以及知识点关联度。这也是我自己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九江外国语学校 江勇柱)</p> <p class="ql-block">感悟15:九江一中黄晓明老师执教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黄老师以诗句让学生领略庐山的雄奇。</p><p class="ql-block">课堂以岩石为引了解庐山不同地区的地表形态进而来探究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堂中教具丰富,生动形象地演示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课堂为逆向设计,让学生发现学习,“踏山寻石”,岩石会说话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学习推出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九江外国语学校 邹昌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江西省高中地理优秀课例展示活动,组织者精心策划、认真筹备,承办学校大力支持,老师们积极参与,评委们公正评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期待大家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发现不足,增长见识,明确努力方向,踔历奋发,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一直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编辑:黄赵华(九江市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黄晓明、黄艾仙、曹甜甜(九江市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审核:陈伟(江西省教研室)、程红(九江市教科所)</p>

老师

学生

课例

课堂

教学

地理

学习

中学

探究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