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与我

闲言

<p class="ql-block">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和同学,大家好!感谢你们捧场能安静地坐在这里听我唠叨!我的演讲题目是《赣州与我》,希望你们喜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00后的我,虽然生在赣州、长在赣州,但对赣州要说有什么割不断的情怀显然是言过其实,因为我毕竟没有经历过赣州的过去。即便对赣州的过去有些许的了解也仅限于茶余饭后爸、妈及外公、外婆的只言片语中。但没有割不断的情怀不等于我不爱赣州。生于斯、长于斯,浑身上下都沾满着赣州的气息,我能不爱赣州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呀呀学语起,我便从赣州的方言土语里领略了赣州童谣的风釆以及赣州话的魅力。如今还记忆犹新的有:“麻雕子飞过河,霹雳啪啦讨老婆,有钱讨个黄花女,没钱讨个癞痢婆”、“墨墨乌上于都,于都有个老虎,噢(咬)坏了宝宝的屁股”、“咕咕咕!天亮了,婆婆送的花来了,什么花?鸡冠花,打开门来一包砂,吓的婆婆坐地下。”……这一首首的童谣似摇篮曲常被爸妈用来哄我不哭、催我入眠,它伴着我慢慢长大。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我接受赣州文化的初始启蒙。</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在一日三餐中我仍在不知不觉中吸吮着赣州许多的本土文化,什么这个是赣州本地的黄瓜、那个是本地的西红柿,还有就是这个黄芽白只有本地的水西才能种,等等不一而论。不说也知道,这不经意的灌输自然来自于我那亲爱的外婆!亲情中的日常互动,同学间的友好交往,潜移默化中强化着我的赣州意识,尽管我没有经历过赣州的过去,可我正在目睹着与我一同成长着的今天的赣州。那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那一片片繁花似锦的沿江花园,我为赣州的每一次小小的变化而悸动!走在中央公园的林荫小道上,我为湿地的绿色而感叹!漫步于渔湾里赣州美食第一街,我由衷的为地方政府背街小巷改造的民心工程而喝彩!高架桥、高铁站、新机场、蓉江新区……我们全新的大赣州正在发力前行!不知不觉中我发现,今日的我其实早已融入了赣州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爱赣州!我爱厚外!如果说赣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润了我的成长,那么厚外则给予了我打开世界的窗口,使我能站在此用英语与大家分享我与赣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热爱赣州就必须了解赣州、亲近赣州、包容赣州,你们说对吗!如今,赣州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大赣州未来的建设者,你们是否与我一样做好了准备?伙伴们,加油!!!</p><p class="ql-block"> 谢谢评委!谢谢在坐的各位!</p> <p class="ql-block">这篇演讲稿本是我为家中小辈参加英语口语演讲比赛而作,后因文中方言童瑶部分实难英译而放弃!想想,虽然此文最终未作演讲之用,但用于文字交流或抒发情怀应该没问题,为使本文增色些,我添加了赣州几处景点图片分享给亲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摘自于黄世福先生赣州摄影作品集部分)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