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哦竹枝词,唱响“一江一河”靓丽风景线(苏州河滨水之七)

繆新亚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1宜昌路救火会</b></p><p class="ql-block">救火大楼历史久,瞭望高塔曾风流。</p><p class="ql-block">平安一方战祝融,文物古迹传千秋。</p><p class="ql-block"><b>说明和注释:</b>宜昌路救火会位于上海市宜昌路216号,即宜昌路与西苏州路交汇处。该建筑为日商集资,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32年兴建,并直属于工部局火政处,是其下属的六个救火会之一。有大楼和瞭望塔两部分组成,大楼原高四层,后局部加盖为六层,占地18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3130平方米。现为武警上海市总队消防处第三大队宜昌路消防队使用。该救火会建筑于1999年成为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为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72.梦幻之角</p><p class="ql-block">昔日木船和渡口,花鸟市场名气牛。</p><p class="ql-block">梦幻之角新创意,活力街区成新秀。</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位于曹家渡,曹家渡素有“沪西小上海”之称,这里原是吴淞江上的一个古渡口。梦幻之角利用原家乐福、曹家渡花鸟市场等较为完整的大幅用地,结合SMG新媒体创作中心的入驻和发展,更新改造为集时尚、文化、信息等多种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产业板块,形成了滨水活动动感特色鲜明的媒体时尚文化谷和桥头区。去年底关停的曹家渡花鸟市场,规划用地性质为文化娱乐用地。经过一系列方案筛选,普陀区将在这里打造以电竞、泛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娱乐中心,将电竞赛事中心、泛娱乐主题文化、泛娱乐体验中心、休闲旅游等业态融为一体,成为集聚时尚元素的24小时活力街区。同时拟新建一座人行桥,连接隆德路地铁站至曹家渡商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3.曹杨路桥</b></p><p class="ql-block">贤达造桥通南北,抗日战争桥被毁。</p><p class="ql-block">东西两桥并排立,新桥跨河身魁伟。</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曹杨路桥右岸通江苏北路,左岸连曹杨路,目前是苏州河闸口往上游的第二十一座桥。始建于1928年,由原达丰纺织印染厂厂长杨杏堤倡议并捐资建造。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该桥被日军炸毁,随后修复。1949年3月,桥西侧另建一座木桩木面5孔临时木桥,称“曹家渡西桥”,原桥遂称“东桥”,并改为人行桥。1976年,造新桥,1980年竣工通车,河中不设桥墩,以桥北之曹杨路命名为曹杨路桥。</p><p class="ql-block">清代晚期此处就设有木摆渡船的渡口,名叫曹家渡。1928年在此处建了一座木桥,是吴淞江上最早建成的木结构车行桥,因桥南西侧有座道观三官堂,故名三官堂桥,又因桥南东侧为曹家渡渡口,所以又称曹家渡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4.华政桥</b></p><p class="ql-block">苏州河上校园桥,百年校区景色骄。</p><p class="ql-block">百年名校换新颜,一带十园新地标。</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华政桥(原名学堂桥)苏州河上唯一一座用单位名称命名的桥。华政桥在曹杨路桥上游约800米处,连接了学校苏州河两岸的华政校区,是苏州河闸口往上游的第二十二座桥。苏州河两岸全线贯通后,“国宝级”历史建筑群与苏州河美景交相辉映,沿岸再添一处人文打卡地。今天,苏州河长宁段华东政法大学校园滨河空间“一带十点”特色景观正式向市民开放,“一带”自然就是华政苏州河沿岸,“十园”是思孟园、格致园、倚竹院、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和书香园10个景观,这次全部全新亮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5.中山公园段</b></p><p class="ql-block">华政校园已开放,公园围墙全拆光。</p><p class="ql-block">百年风光尽显露,苏河景观谱新章</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随着华政校园开放和中山公园围墙的打开,勾连起贯通中山公园、苏州河的慢行系统。将苏河自然风光和百年校园、百年公园融为一体,这一区域将进一步展现百年校园、百年公园、百年古树、百年公交、百年道路、百年建筑的风貌价值,为市民提供更有温度的慢行休闲城市空间。</p> <p class="ql-block"><b>76.苏州河上铁路桥</b></p><p class="ql-block">沪杭铁路老铁桥,贯通杭甬它霸道。</p><p class="ql-block">铁路改成外围走,如今成为明珠桥。</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沪杭铁路二号桥”也叫极司菲尔铁路桥。1915年民国政府交通部建设沪杭甬铁路,在极司菲尔花园(也叫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的西侧建了一座横跨苏州河的钢结构桥梁,俗称铁路桥,北岸光复西路,南岸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1916年通车。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月下旬,处于沪杭甬铁路上战略要点的极司菲尔铁路桥遭受流弹而损毁。1997年沪杭线改由外围通行,这里不再通行火车了。有关方面就将其改成轨道交通明珠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7.凯旋路桥</b></p><p class="ql-block">凯旋路桥是新造,齐头并肩二号桥。</p><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在桥, 糖色乐园呱呱叫。</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沪杭铁路二号桥”不走火车,改为轨道交通明珠线的通行桥梁以后,旁边新建了并列的桥体,定名为“凯旋路桥”。桥下的桥洞被打造为健身游乐园,柠檬黄色,名字很文艺:糖苏河。既有糖果色与苏州河的含义,也有“趤苏州河”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8.中山西路三号桥</b></p><p class="ql-block">世纪老桥河上卧,多次拆除磨难多。</p><p class="ql-block">三桥并立难得见,内环高架车流过。</p><p class="ql-block"><b>说明和注释:</b>中山路三号桥南接中山西路,北连中山北路,这座始建于1930年的桥梁,因历经多次拆除重建,成为周家桥街道内“磨难”最多的桥梁。目前,中山西路三号桥处矗立着三座并行又各自独立的桥梁,中间一座为内环线高架路桥,两侧则是跨越苏州河的中山西路三号桥,它作为苏州河上内环高架路快速路网和交通主干道的重要桥梁,保障两岸居民的日常通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9.强家角桥</b></p><p class="ql-block">渡口停航天桥出,方便百姓它不孤。</p><p class="ql-block">最后渡口通车日,寻常人家把酒沽。</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强家角桥是一座人行天桥。据悉,改革开放以后,长宁区人民政府根据群众交通出行的需求,对强家角人行桥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于1997年底,建成强家角人行天桥,同时强家角渡口的渡轮因此停航,成为上海市区苏州河最后消失的一个轮渡。如今,这座桥的行人络绎不绝,仍为苏州河两岸居民通行带来了便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80.古北路桥</b></p><p class="ql-block">长宁普陀无以渡,一桥飞架雄姿殊。</p><p class="ql-block">昔日河边工厂多,如今休闲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说明与注释:</b>古北路桥地处长宁区和普陀区的交界处,南跨长宁区长宁路直通古北路天山支路路口,北穿过普陀区直通大渡河路,是苏州河上跨径最大的桥梁。据了解,现古北路桥是在原“大渡河路桥”原址上兴建的,它于2007年建成通车,此前,该桥梁附近有不少工厂,如今这里的环境焕然一新,周边建起了住宅和公园绿地,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81.长风绿地</p><p class="ql-block">私人游艇驻扎地,打开空间游人熙。</p><p class="ql-block">三大区域景色异,有机和谐统一体。</p><p class="ql-block">说明与注释:长风绿地南濒苏州河,原先是停靠私家游艇的场所,现在为长风公园扩建绿地,免费对游客开放。面积较大,一路之隔就是长风公园。</p><p class="ql-block">长风绿地开辟了三块特色功能区域:文化教育区栽植丛生朴树、浙江楠、无患子等乔木,周边密林成为草坪的天然背景,结合月季园及以杜鹃为主题的线形花园打造景色宜人的功能空间;艺术休憩区为游人提供开阔的活动空间,并在儿童游乐区域大面积种植粉黛乱子草,营造粉色秋景的艺术效果;健康休闲区紧靠木渎港,通过种植花菖蒲、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依序构成人行桥西侧的生态水景,层次、色彩丰富,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丰富视觉感受,给人温馨舒适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82.虹桥河滨公园</p><p class="ql-block">苏河三面合围抱,滨河公园数头挑。</p><p class="ql-block">C形水系具匠心,绿色会客领新潮。</p><p class="ql-block">说明与注释:虹桥河滨公园位于长宁区长宁路2080号以西地块,整个公园被苏州河环抱,除建有林荫步道、花廊、大草坪外还将建造苏州河纪念馆,沿苏州河设置防汛通道和步行道,并规划设置市政配套设施。整个公园绿化率大于70%。位于苏州河前端的虹桥前湾,计划通过从苏州河向西引水,并开挖人工湖和河道,形成一个“C”形水系,贯穿30个社区公园,9公里的滨水慢行,10公里的内圈慢跑道,18公里的外环骑行道。公园定位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会客厅、世界级城市滨水中央公园,融合中西方经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打造“一湾两湖三区十八景”的景观格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