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5日,第一次沾了家属的光被一纸封条封的居家隔离。疫情三年来,这儿封,那儿封,封你 ,封他,封我。当网格员通知我封控时,我很后悔在前一天没好好疯一下,又很庆幸没疯跑。常听人说封的快疯了,封完要好好疯。又有人说中年妇女最好的封控状态是:自己封在家里,老公封在单位,孩子封在老师家里。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可谓封控完美,否则封=疯。我只有第三个条件未满足,那是三分之一疯还是封控较完美呢? 面对疫情,躺平不可行,躺赢不可能。战胜疫情,要有超凡的决心和耐心,更要有各级部门的将心比心,才能够万众一心。当然,长时间的封控的确无法接受,我们无力改变其它时,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在封控的这六天里,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娘俩是这样做的。</p><p class="ql-block"> 一.封条=安全</p><p class="ql-block"> 听老年人说:年前鲜艳对联一贴,讨债的不上前。所以,我觉得:大红封条一贴,病毒完全靠边;核酸检测来家做,病毒感染不交错。</p> <p class="ql-block"> 二.孩子在身边=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说“孩子封控在老师家里”,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这背后也包含着很多家长对孩子网课的心酸和对学龄前孩子的玩闹的无奈。疫情反复,线下线上教学交替,有些大学生都没见过自己的学校长什么样。网络时代,我们离不开网络,所以不能逃避网络,只能接受。只是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努力来平衡网络与生活、学习。</p><p class="ql-block"> 1.孩子在家,我们会好好做饭;一个人在家,我们会随便对付一口。长此以往,胃会受不了,身体会吃不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孩子在家,我们会陪孩子学习、玩耍、锻炼。我们会试着再去画画,我们会补上没做过的手工,我们会把还给老师的知识重拾起来……;一个人在家,我们会各种葛优躺,刷视频,打游戏、熬夜晚起……。久而久之,头脑不灵光,身体不灵活,眼睛泪汪汪。</p> <p class="ql-block"> 3. 孩子在家,会告诉你要表达爱,会提醒你有一种爱叫倾其所有。我们这一代及之前的人,基本上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但喜欢正话反说、牢骚满腹或闭口不言,所以总是吃力不讨好。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改变。</p> <p class="ql-block"> 当然,孩子爸在家也不会“疯”,封了也不“疯”,人生百态,我们认真应对、开心对待。</p><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安暖相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