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皖南的歙县、距徽州古城二十多公里的西北,有个叫姬川的村子,因村民们多居住在海拔超过700米的姬公山上,当地的百姓习惯地称它为"姬公尖"。<div> 这些年姬公尖可是火了,进一步说是因为柿子而火了。与徽州其他地方只是白墙黛瓦间的点缀或是表示人们对未来的期许的不同,这里的柿子是充斥着秋天整个画面的主体,而且已成了村里人生活依托的一个产业。这在当下,自然难逃各类媒体的捕捉,所以就火了,就红了。<div> 姬公尖的柿子又称是"灯笼柿",它个大色鲜,富有美感,除了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外,还有自然脱涩的能力,从春夏之交的开花及结出幼果,到果实的由小变大,由青变黄、变橙、再变红,要经历整整的夏秋两季,这时的果子你若拿在手上,摘去蒂把儿,轻轻的一捏,厚实的肉质和浓蜜般的汁液就会泉涌式的入至口中,香而不浮,甜而不闹,只要品上一口就能体会到啥叫"生津健脾"了。正因有如此的品质,为便于保存,姬川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又形成了家家做柿饦的传统。</div><div> 说"传统",是因为姬川人种植柿子,从明代的万历年间就开始了。可在过去三四百年的时间里,由于它地处大山深处,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交易几乎无人去想,农家的柿子主要是自食和作待客及礼品之用,自然产量也不会很高。那年头的柿子,用"锁在深闺人不知"去形容该不为过。</div><div> 现如今,环境的因素可谓是天翻地覆了。公路的村村通、网络的全覆盖,还有实行了几十年的国家稳定的山地政策及后来的取消农业税和近年来的农业互助、美好乡村建设等,史无前例般的优化了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建设林地的积极性,也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div><div> </div></div> 在刚刚过去的今年的深秋,我和几位朋友到了趟姬川。这是我们的第二次。前一次时间太紧,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这次我们安排了两天,考虑要多看看,并多拍些照片分享给还在岗位上工作或路途遥远的朋友们。<div> 仅就相隔一年的时间,这村里村外又变了:上山的盘山道装上了金属护栏、村容村貌更整洁了、整体的人流车流增强了秩序感,还有基层政府正帮着筹办"柿子节",相关的文化创意也被列出作了展示。</div><div> 这时的村民们依旧在忙着自己的事。他们从柿树上采下约八成熟的果子,经挑选后先去皮,然后晾晒,使其脱水并在自然状态下生霜,成为可直接食用的柿饦,其间不需有任何人工辅料的添加,需要的只是当地独特的天气和续心照料的时间。</div><div> 与新鲜的果子相比,制成后的柿饦香味更含蓄,而且嚼时有劲道,口感还糯糯的,深受着食客们的喜欢。</div><div> 不过,再好的美食都没能妨碍我们的主旨。我们此行的要领是"看"和"拍"。看,就得入心;拍,是要用情。</div> 感谢有天公的作美,两天下来使我们每人都自觉是不虚此行,尽管在离开时我还是感到时间少了点。沿着崎岖的石阶小道,我们领略了山间路旁和房前屋后的硕果累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柿子树下,我们表达了对先人和历史的崇敬和景仰;观赏农户对一个个柿子的加工,我们悟出了的柿子从采摘到能被食用的过程中所含有的辛苦;远近交替里户户农家满架晾晒又泛着金光的柿饦,使我们有了很多美的遐想;虽因旱情这一季的果子有所欠收,但在与农户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下一个秋天乃至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记得在几年前,圈内有个说法,是"摄影人去哪,哪很快就会红了",这当然是句戏言。我们所见的,是除摄影者之外自驾者来了、骑行者来了,抖音的来了、购物和赏秋的也来了。<div> 姬川的柿子红了,它红的可不只是柿子。</div><div> 姬川还有绿梅、山茶、菊花,还有农家乐!</div> 在离开姬川不远的路上,我回首画意里的村子,突然想到前一天在林子里拍照时遇见的情形:一位中年妇女臂上挎着竹篮,另只手持着梢上开有卡口的竹竿,在精心的采摘挂在树上已经现红的柿子,我的同行前去与她聊天,她说明天有外地的朋友要来,"挑些好的,招待客人",并接着说"他们年年都要来的",我听了当时就想到民间有句话,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姬川人现在还不够富,但他们已经走在通往富裕的道上了。<div> 让我们共同的为他们祝福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