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落实我县名师工作坊“县教研室-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三级联动”教研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发挥我县学科名师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共同推动“双减”政策落实、提升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质量,提高我县各学科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p><p class="ql-block"> 11月29日,县教研室组织我县“名师工作坊”、“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到东门镇第二小学,开展2022年秋季学期送教下乡活动。</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科</h3> <p class="ql-block"> 我校黄新茹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根据单元的习作目标“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播放视频再现生活场景,激起同学们表达的兴趣,再教给分段的方法,从“说现象、举例子、谈想法”几方面进行指导,加强语文学习原点听说读写的联结。</p>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吉阳小学黄圆妹老师给我校三年级孩子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习作教学《我有一个想法》。黄圆妹老师将思维导图融入到习作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讲解让初次接触思维导图的学生不仅运用导图来梳理思路,还学会了结合导图内容写作文。学生们在课堂上畅快表达,思维在一次次交流碰撞中迸出智慧的火花。同时,黄老师评价得当,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p> 我校语文教师参加了听课活动,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听课过后,我们进行了评课交流、研讨答疑,首先执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说课,接着听课老师积极交流互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探讨教师专业成长和作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少写作方面的引导,面临着“无话可说”、“说不清楚”等,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学科</h3> 第一节课由我校杨俊鹏老师带来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杨老师能够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完成了教学目标。 <div><br></div><div><br></div> 第二节课由民族小学李兆兰老师送来一堂同课异构《买文具》,李老师以探究式的教学新理念,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计算的过程。教学中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完整表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为了突出计算的算理,李老师还设置了梯度练习,分层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从小处着眼,实现了生生、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李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以饱满的热情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 课后,为了进一步探讨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送课教师、听课教师共同进行了研讨交流,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促共进。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我校教师答疑解惑,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升我校数学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推动我校教育发展,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语科</h3> <p class="ql-block"> 我校赵玉静老师以谈话导入本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通过听录音找答案的活动进行课文的梳理,学生感知了课文整体大意。小组合作仿照例子,用本节课句型“Do you often……”来说说自己经常做的事情,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根据真实情况运用所学的句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br></p> 新宁镇第四小学周秀琼老师以“套中套”的游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巧设教学环节,课堂活动丰富多彩,通过你问我答、“手心手背”读单词、“剪刀石头布”读单词、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和灵活运用,学生能够听懂会说本单元句型,真正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p class="ql-block"> 课后,先由执教教师反思自己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听课教师们也积极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最后,周老师和英语组的老师们就高年级英语课堂进行讨论,一致认为高年级的课堂应该活动多样化、内容精简化。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讲多练,触类旁通,强化听说读写训练。</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扶绥县教育局教研室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一枝独秀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本次送教下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城乡学校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乡教师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向落实“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p> <p class="ql-block">编辑:龚加海 陆晓玲 韦秋芳 黄红菊 马鶑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对:林新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核:李 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