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产队卖瓜》</p><p class="ql-block">多处淮乡得,</p><p class="ql-block">天然碧玉团。</p><p class="ql-block">破来肌体莹,</p><p class="ql-block">嚼处齿牙寒。</p><p class="ql-block">清敌炎威退,</p><p class="ql-block">凉生酒量宽。</p><p class="ql-block">东门无此种,</p><p class="ql-block">雪片簇冰盘。</p><p class="ql-block"> 那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七生产队的1976年夏季。</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有能工巧匠,解放前种出的西瓜就远近闻名。 </p><p class="ql-block"> 一棵瓜苗一般只带一个瓜仔;待西瓜长成后再考虑瓜苗再带一个瓜仔,叫二配。</p><p class="ql-block"> 种西瓜一般选择沙性强、透气好、土沃肥、不易水渍的高亢地块作种植基地。</p><p class="ql-block"> 西瓜仔都是精心挑选的当地优良品种。有黄瓤、红瓤、白瓤的;以红沙瓤的为主。</p><p class="ql-block"> 瓜子催芽后,一株双芽,出苗后选优去劣。株距行距很有科学性:让瓜秧能展开,互不影响生长。</p><p class="ql-block"> 那会不用化服,底肥以农家土杂肥、发酵后的大粪干为主;炸香油的芝麻渣(徐州话叫麻子,麻油渣)在瓜仔成型后作追肥使用,结出的大西瓜一般的在二十斤左右,三十多斤的也是正常的。过五十斤重的瓜王,也不举行“拍卖”、宣传,一株瓜秧结出的西瓜很少有低个位数的。空秧一般不存在。偶尔瓜秧失败,从预留的双株上连土移植,基本可以正常结瓜,影响很小。</p><p class="ql-block"> 当然,西瓜种植全程是不用农药的,无公害种植,谁吃谁放心。</p><p class="ql-block"> 沙瓤西瓜很畅销,切开后很受顾客青睐光顾,成交率高,顾客希望而来满意而归。</p><p class="ql-block"> 只是那时西瓜价格很低,三五分钱一市斤。但和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已经很了不起了。那会小麦亩产二、三百斤都是先进单位,四百斤就是过“长江”。</p><p class="ql-block"> 小麦粮管所收购价格在一毛多钱。划不到0.15元。</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卖西瓜配备双人,一个称秤,一个算账收费,遇到不足五分的,生产队的买卖,一般让利与顾客,这也是促销活动的手段,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光临。</p><p class="ql-block"> 为了占个好位置,生产队早上天刚亮,就得组织发车。车是头天晚上装好的。当然,早餐各家各自吃。</p><p class="ql-block"> 有时是手扶拖拉机🚜,马车方便也用马车。</p><p class="ql-block"> 碰到晴天好天气(热热的),三五个小时一车瓜就可以售罄。如遇阴雨天气,一整天也不一定能卖得了,只好找个地方暂存一下,待天气转好后接着再卖。隔天的瓜有时也不得不降价处理。</p><p class="ql-block"> 卖瓜后要当场清点收入的所有现金,除留出少量的零钱💰留着找零外,整钱记账,两人同时签字后向生产队会计报账缴款。日清日结。</p><p class="ql-block"> 人啊,那会就是“思想好”,实在的很。头上配带的遮阳草帽,擦汗用的毛手巾都是自备的,不花集体一分钱。</p><p class="ql-block"> 花集体钱只是中间一顿饭,2点卖完2点吃,3点卖完3点吃,早卖完早吃晚卖完晚吃。</p><p class="ql-block"> 所谓吃饭,也是按生产队的规定,一碗汤(一般0.18-0.20一碗的羊肉汤或者是0.10的粉丝汤)加一个大馍0.15-0.18元,一共三毛多钱。大馍是米面子的,说是四两重一个,由于是供销社垄断经营,好歹就是一个,饱不饱就它了。再多就违反生产队规定。</p><p class="ql-block"> 除了一顿饭沾上集体光外,一分钱的好处也没占过,到现在说来有人不一定能理解,那会确实是这样。正因为是这样,才被生产队选中放心去为集体做事。好在生产队给记个劳动力日出工满分,反正是挣工分,当时分值一天二毛左右,也觉得心满意足了。那时人也特容易满足。</p><p class="ql-block"> 歺后步行十余里路回家,没有自行车,生产队也不能安排车辆去接,偶尔途中碰个其他生产队的顺风车,就打招呼坐上,早点回家歇息一会。两个人都不抽烟,不用烟,与人交际也不用烟作媒。</p><p class="ql-block"> 晚餐后集体组织装西瓜车,还要去参加,第二日早起跟车卖瓜,直至卖完一季生产队的西瓜。粗略合计,一亩地西瓜收入大约在500-800元,十余亩地的种植规模,收入几千元对生产队来说,已经是效益非常可观的了,年底拿出来参加社员年终分配,让分到好处的社员心里乐开了花,算计来年,让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p><p class="ql-block"> 周围的生产队也跟着悄悄的模仿,由于种植的密诀没完全掌握住,十里八乡的比较起来,本生产队的大西瓜又甜又是沙瓤个头又大,是出了名的,无人能及。</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现在打个XX品牌十上包装宣传,不旦价格可以翻倍,西瓜畅销热卖也是一定的。</p><p class="ql-block"> XX村的西瓜远近闻名许多年,能工巧匠却没有接上培养好接班人,独门的种瓜工艺大多失传。瓜秧几叶开花,什么时候授粉,几叶可以带瓜,几叶不能带瓜,几叶瓜秧需压头(西瓜头要适时埋在土里控制生长),几个叉子可留,什么叉子不可以留,为什么留为什么不能留,究竟有什么科学道理,对我来说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谜;一知半解。因为当时的瓜农大师不会跟任何人讲的,叫密诀不外传,传男不传女,只传自家人。几天成熟采摘,无需地里去摸去看,小账本上一看就知道。</p><p class="ql-block"> 没有文化的老头记账手法独特,一道杠几个点就说明了问题,点的远近别人看了也猜不透意思,可别人懂不懂🈚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p><p class="ql-block"> 好在现代化科学种田,从基因研究开始,规模化、专业化飞速发展,让人们又吃上了可口心怡的西瓜,不得不配服现代化农场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厉害了。四季都能有西瓜供市,这在以前想也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事。</p><p class="ql-block">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p><p class="ql-block">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越来越强盛,让更多的现代化农业走出农村,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撰文:朱从振</p><p class="ql-block">2022.11.30</p><p class="ql-block">徐州新城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