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浅出”

小白杨

<p class="ql-block">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排在首位的就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不管我们的理念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准确、深入、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北校区语文教研组通过视频共同学习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讲座《文本解读的六种方法》。</p> <p class="ql-block">  观看讲座后,教研组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们结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谈经验,谈感受,像是微讲座,让参会老师产生了更多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张智慧老师:鉴宝时需要工具、经验、学养和切口,经验和学养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需要时间的积累、知识的沉淀和自身的不断学习,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不可固步自封,要时时更新知识储备。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字词句,更要学习文本所传递的审美、情感,以及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刘艳老师:拿到文本,要依据文本的体裁呈现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文本解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希望老师们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口,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翟振国老师:通过听薛老师的详尽讲座,对如何解读文本和活动设计有了更明确的方法,今后教学实践中会尝试着用这些方法进文本解读和活动设计,感受最深的是记住薛老师的话:打开文本才能找到真正的教学内容。我的体会是:掌握了真正的教学内容,才能找到教学的真正的切口,真正的切口找到了教学活动设计才更有创新。</p> <p class="ql-block">  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但我们的老师们都在学习中、思考中、实践中……</p> <p class="ql-block">  窦桂梅老师曾经这样说:“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寻、理解与感悟,才能促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都要从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入手,掌握好这一本领,才能让语文课堂,有生气、有意义、有活力,我们会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前进。</p>

文本

语文

解读

老师

教学

切口

阅读教学

讲座

教学活动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