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历史地图价值,提升课堂质量——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文综组2022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叙事(六)

Lisa.Zhou

<p class="ql-block">  历史地图也是人们认识与重视既往事实的一种重要载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也是历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展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图解,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区域划分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初中历史的课本更是离不开历史地图,翻开每册历史课本,都会发现有不少历史地图。我们要探讨它的运用,首先一步是要去把握它的价值,发掘它的作用。 </p> <p class="ql-block">一、历史地图知识性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地图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本相辅相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正确合理的利用地图,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讲到九年级下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通过指导观看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然后围绕地图明确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抗争的线路,探讨其抗争的特点。重难点知识就图而解。</p> <p class="ql-block">  在《早期殖民掠夺》一课,引导学生阅读《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和课文第二段文字,通过对三角贸易过程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三角贸易,深刻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和掠夺性。历史地图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的语言文字,但它可以用简练的地图语言体现课本的知识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历史地图的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来学习历史知识,加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求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二、历史地图的直观性价值 </p><p class="ql-block">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充分利用地图能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知识,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时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影响时,条约的第一条是“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我们得出其对中国的影响是: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70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掠夺了资源和宝库,而且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如果老师简单地将这一段文字扔给学生,也许学生能记住,但不能理解。这时候,历史地图册便是最好的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p> <p class="ql-block">三.历史地图的潜在性能力价值</p><p class="ql-block">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本中,讲解一五计划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都有提到其中的成就,学生通过对两幅地图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两次成就的特点和领域的不同,也可以加深对这些成就的记忆,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变化,不会将两次的成就记忆混淆。再如,将《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做一比较,就可以概括出近代企业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且多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劳动力充足。这就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明晰了近代企业的重要成因。</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对共同主题的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综合的能力。 </p> <p class="ql-block">四、历史地图的情感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地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通过某些历史地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述《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时,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让学生明白郑和率领的船队远渡重洋,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自然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又如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马关条约割让领土示意图》等一系列的地图的比较,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形势》、《义和团运动》等图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这段历史过程中,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树立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是一个缓慢融合的过程,其效果往往是隐性的。教师要从历史地图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p><p class="ql-block"> 新课改后的新教材历史地图,除了教材中的地图,还配备历史图册,提供的历史地图丰富多彩,价值之大不可低估,历史老师应去做些研究,充分挖掘历史地图的价值内涵,灵活有效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具体运用时,也要注意适时适当,切不出现漫无边际,不得要领或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现象。 (编辑:周淑娟)</p>

地图

历史

学生

教学

课本

价值

鸦片战争

知识

激发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