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目 录</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权谋”浅析……………………………………………</p><p class="ql-block"> 2、努力搞好革命故事创作………………………………</p><p class="ql-block"> 3、一篇声讨投降派的战斗檄文</p> ——读辛弃疾的爱国壮词《摸鱼儿》<br><p class="ql-block"> 4、知识分子在革命队伍里的作用</p> ——谈谈《水浒传》中的吴用<br><p class="ql-block"> 5、试论《水浒传》中吴用的结局(提纲)<br></p><p class="ql-block"> 6、作品《春女》分析</p> ——《春女》载《人民文学》1977.11.<br><p class="ql-block"> 7、小议悲剧…………………………………………………</p><p class="ql-block"> ——《伤痕》读后……………………………………</p><p class="ql-block"> 8、读李准的小说《李双双小传》、《耕云记》…</p><p class="ql-block"> 9、《是处有亲朋》读后…………………………………</p><p class="ql-block">10、读《基督山伯爵》……………………………………</p><p class="ql-block"> 11、唱给波旁复辟王朝的挽歌</p><p class="ql-block"> ——再读《基督山伯爵》…………………………</p><p class="ql-block"> 12、骂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谈孙犁《山地回忆》的写作手法…………</p><p class="ql-block">13、浅淡《赶马车的小伙子》中尕桂的形象塑造…</p><p class="ql-block"> 14、谈谈《荷塘月色》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15、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p><p class="ql-block"> ——谈《流泪的红蜡烛》中李麦收的人物形象塑造</p><p class="ql-block"> 16、《一本雅俗共赏的短篇历史小说集》</p><p class="ql-block"> ——喜读熊文祥同志的新作《风流苏小小》…</p><p class="ql-block"> 17、读吴金良小小说《复杂事件》</p><p class="ql-block"> ——载《北京晚报》及《新华文摘》一分钟小说获奖作 </p><p class="ql-block"> 品……………………………………………………………………</p><p class="ql-block"> 18、同是大灾后,恍如两重天</p> ——读报有感<br><p class="ql-block">19、来自大别山的报告</p><p class="ql-block"> ——评大别山报告文学集《开拓之歌》………</p><p class="ql-block"> 20、一朵清新的山茶花</p><p class="ql-block"> ——读肖福祥先生《心灵的叙说》………………</p><p class="ql-block"> 21、跟着李劼人先生逛成都</p><p class="ql-block"> ——读《大波》有感…………………………………</p><p class="ql-block"> 22、历史,就该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 ——读《冯玉祥传》…………………………………</p><p class="ql-block"> 23、从领袖到叛徒</p><p class="ql-block"> ——读张国焘《我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24、作敢于吃螃蟹的人</p><p class="ql-block"> ——读《张国焘传》…………………………………</p><p class="ql-block"> 25、《红都风云》读后………………………………………</p><p class="ql-block"> 26、日记,大家写作的秘诀 </p><p class="ql-block"> ——读郭沫若《洪波曲•苏联访问记》有感……</p> <p class="ql-block"> “权谋”浅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这是野心家宋江的自我表白。象他这样一个“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的伪君子,居然在“众人一致的拥戴”声中坐上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权谋”可谓高矣!</p><p class="ql-block"> “权谋”者,阴谍也,目的是要谋权、篡权。表面看来,宋江似乎是没有野心和“权力欲”的。对山寨第一把交椅,有时让来让去,让得连众头领都不耐烦了。李逵就嚷道,“只管让来让去做甚鸟”。看,宋江是何等的“谦恭礼让"啊!然而,这“谦让”恰是宋江的权谋伎俩。被林彪称为“古贤”的朱熹曾说过:“圣人无有不可为之事,只恐权柄不入手。若得权柄在手,则兵随印转,将逐符行”。宋江这个野心家对此也是十分精通的。他懂得,要想推行招安投降的路线,没有权是不行的,有了“权柄”便可指挥一切,调动一切,“无有不可为之事”。对于谋权,他费尽了心机。比如对于名位,他也可假意“谦让”一番;但对于实权,却是从不“谦让”,不仅不让,还要抢!当晁盖还活着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地“抢班夺权”了!</p><p class="ql-block">从三打祝家庄,到攻青州,取华州,以及抗御高俅的多次派兵进剿,每次作战,他都对晁盖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一句话就悄悄把兵权夺走了。</p><p class="ql-block"> 宋江如此抢权,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加速推行其投降主义路线,实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以便叛卖革命。</p><p class="ql-block">他不让晁盖率军出征,就是要架空晁盖,割断晁盖和广大农民起义军的联系,使他成为偶相,形同虚设。</p><p class="ql-block">他不让晁盖率军出征,就是想大树他宋江的个人权威,将一应重大“权柄”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p><p class="ql-block"> 他不让晁盖率军出征,就是为了便于他临阵招降纳叛,网罗朝廷将领,组成一支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骨干队伍。</p><p class="ql-block">为了达到篡夺领导权,早日把梁山起义军推向招安投降道路,宋江还施展了各色权谋手段:用“官、禄、德”以诱惑人心;用小恩小惠以收买人心;用假情假义以笼络人心。等等。“情义”后面下毒手,这就是宋江的“权谋”。</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们既要反革命,就不可能将其真象荫蔽得十分彻底。对于宋江玩弄“权谋”的反革命阴谋手段,梁山农民起义军领袖晁盖是有所觉察和警惕的。如在打曾头市时,晁盖就不顾宋江阻扰,坚持亲自带兵下山,说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他中箭牺牲,临死时面对宋江立下遗嘱:“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做梁山泊主”,而没有理所当然地传给第二位的宋江。可惜的是晁盖生前没有及早采取措施,而《水浒》作者又故意让他“归天及早”,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以致宋江终于运用“权谋”篡夺了梁山的领导权,大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把农民武装引向了毁灭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野心家、阴谋家都是靠玩弄“权谋”上台的。《水浒》中的宋江如此,现代生活中的赫鲁晓夫、林彪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剖析宋江这个古代的野心家、阴谋家、投降派的反革命“权谋”,研究他们的策略和手法,就是要以历史为借鉴,帮助我们提高识别投降派的能力,识别现代投降派林彪一伙的反革命真面目,“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p><p class="ql-block"> (原载《湖北文艺》1975年第6期)</p> 努力搞好革命故事创作<br><br><div>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革命故事和其它文艺作品一样,就是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努力塑造“新的人物”,深刻描绘“新的世界”,从而“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故事要创新,这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需要,是文艺革命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br>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就有不同的“新”的标准。林彪一伙不也曾叫嚷要“创新独白”、要“翻新”吗?但他们的“创新”是要“离经叛道”,是为了搞复辟倒退。我们则是要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br> 革命样板戏是一切革命文艺创新的光辉样板。故事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和遵循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并结合故事的特点,首先从思想内容上创新。《革命故事专号》中的这组革命故事,正是在内容上比较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阶级斗争的新特点,热情地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事物,使人看了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这许多革命故事,能从党的基本路线出发,着力选取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激烈搏斗这一新的重大题材,从正面和侧面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使人倍觉亲切。如《风暴中的小江鸥》,不仅题材新、人物新,就是立意也很新。它是从“儿童团”的角度来反映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同时,通过对小江鸥高度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的描写,生动地说明了文化大革命给少年儿童带来了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故事中的反面人物都害怕地说,“文化大革命弄得连小孩子都这么厉害”,这从一个侧面貌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性,因而,就更有其典型意义。<br> 故事创作还必须结合故事特点来学习和运用革命样板戏“三突出”的创作原则。《风暴中的小江鸥》中钱场长等反面人物始终为小江鸥、宋大叔等正面人物作衬托;而宋大叔等正面人物却又时时为主要英雄小江鸥作铺垫;故事也都是围绕着小江鸥而展开的。做到了一切人物都在为陪衬英雄人物服务,水涨船高,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小江鸥形象突出,光采照人,能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再如《“常猎户”捕“狼”》、《火姑娘》等也是如此。这些都是作者把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与故事特点相结合而取得的成绩。<br> 故事内容要创新,形式也必须改革。故事具有生动明快、灵活简便的特点,富于战斗性和群众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但旧的故事,往往离开人物,搞些“套子”、“关子”、“噱头”,情节离奇曲折,这些手法,只能表现旧内容,为封、资、修政治服务。革命故事,就是要批判林彪之流的“娱乐论”,让故事形式更好地反映崭新的革命内容,为现实的斗争服务。革命样板戏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广大工农兵故事员和创作者根据斗争的需要,在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和创作实践中,编了几句顺口溜:“一个中心事件,二、三个弯拐,四、五个人物,二、三十分钟”。出现在《革命故事专号》中的一些革命故事,基本上就是这样的。<br> 但是,这些故事创作在艺术表现上还有不足之处,有的还缺乏故事性,不够口语化,不太好讲。特别是还存在着反映阶级斗争简单化,人物塑造类型化,艺术构思雷同化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马列主义学习不够,对生活的理解不深。另外,一个是生活不熟悉,一个是还没有掌握创作的基本规律,还有是缺乏创新精神。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得到提高。<br>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最富于创造性的阶级,她不但要创造崭新的世界,还要创造崭新的文艺。革命样板戏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只要我们深入生活,勇于实践,充分发扬无产阶级的创造精神和革命闯劲,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革命故事来。<br> (原载《湖北文艺》1975年第2期)<br></div> 一篇声讨投降派的战斗檄文<br> ——读辛弃疾的爱国壮词《摸鱼儿》<br><br><div>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br>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摸鱼儿》词是我国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br> 辛弃疾是我国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词大多壮怀激烈,但也时有采用婉约含蓄的形式,借用伤春、花草或其他比、兴的手法来曲折地表达其思想。《摸鱼儿》就是这种方式的代表作。乍一看,这首词好象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南宋小朝廷投降派的不满和抨击。<br>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生当我国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激烈的南宋,当时带有严重奴隶制残余的金攻陷北宋京城,掳走徽钦二帝,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宋朝的统治者逃到江南,建立南宋小王朝,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于外来侵略,是投降还是抵抗,历来是历史上爱国与卖国的分水岭,也是儒法斗争的重要内容。南宋孝宗时期的儒法斗争也正是围绕着这而展开的。<br> 在孝宗皇帝尊儒反法的原则下,朝政大权把持在“后儒”史浩、汤思退等秦桧余党手中,各种卖国谬论甚嚣尘上,他们签订了卖国的“隆兴和约”,不独不抗战,还对主张抗战的爱国将士实行种种围剿打击。在幕后,朱熹这个大儒则为他们的卖国投降提供着理论依据。用他的卖国哲学——理学,大力宣扬什么“制驭夷狄之道,其本不在威强,而在于德业,其其不在兵食,而在乎纪纲”。还有什么只有“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才是唯一的救国之路。一句话,就是要人们闭门休养,甘心情愿地当亡国奴。所以金国贵族一眼就看上了朱熹,在秦桧死后特地问道:“朱先生安在?”但广大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进步分子不甘心当亡国奴,他们反对卖国的“隆兴和约”,坚决要求抗敌保国,北伐中兴。辛弃疾、陈亮就是这爱国阵线的代表。<br> 辛弃疾站在民族和人民的立场上,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在一起,他一生的理想都寄托在抗敌救国、北伐中兴上。他19岁在山东起义抗金,多次在枪林箭雨中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英勇杀敌。<br> 为替起义军领袖耿京报仇,曾亲率50铁骑,在5万人的金营中将叛徒张安国生擒过来,还有月夜单骑追斩叛徒义端和尚……他不仅用这些传奇式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英雄主义的颂歌,同时还用许许多多的爱国壮词同卖国贼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摸鱼儿》即是其中一例。<br> 这首词采用的是将“真事隐去”的比喻象征手法,感情沉痛深切,浸透了对祖国的爱和对卖国贼的恨。一开头就用风雨残春道出了国势危弱,山河破碎,好比是风雨飘摇中的残春一样(“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在这里借指国情国势。接着用惜春、留春、怨春几句深刻曲折地表达了对国势危弱的忧虑和对被敌人占领土地的痛切心情,同时也指出了统治者的偏安一偶,仰人鼻息的南宋小朝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接着,痛骂皇帝周围的卖国奸臣们的苟且偷安,他们只会取悦媚上,招引外来侵略者,好卖国求荣(“算只有,殷勤画檐珠纲,尽日惹飞絮”)。 <br> 下片从昏庸的君臣转到自己被奸臣迫害和抗战复国的爱国主张得不到实现的愤慨心情。首先用陈皇后被汉武帝冷落长门宫的故事,曲折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主张得不到采纳,失地不能收回的报国无路的心情,而主张抗战的将士不仅不得重用,反而还要遭到当权的卖国贼们的迫害和打击(“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蛾眉曾有人妒”深刻道出了这一悲愤心情。他曾在另一首词里写道:“把酒问姮嫦,被白发欺人奈何(太常引)”。他在给孝宗皇帝赵昚的一封信中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④宋史说他“持论劲直,不被迎合”,汤思退攻击他的爱国主张是“大言误国,以邀美名”,再加上他的几次被诬罢官,这正是“蛾眉曾有人妒”的实情。<br> 他不仅为自己,同时也为爱国将士的遭遇鸣不平。如他在给赵昚的《十论》里就曾对抗战将领张浚的罢斥鸣不平道:“张浚虽未有大捷,亦未致大败,符离一挫,召还揆路,遂以罪去,恐非越勾践、汉高祖、唐高宗所以任宰相之道。”同时对陈亮的下狱多次奔走营救,“蛾眉曾有人妒”一句也可以说是表达了对卖国贼们迫害爱国志士的控诉。<br> 下句接着写道,陈皇后的失意不过是暂时的,她终于用千金使人作文使汉武帝得以回心转意,但爱国志士们的救国主张和报国无路的心情又有谁能了解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面对投降派的猖狂,他向卖国贼们提出了大声的警告,叫他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尽管你们暂时得势,但是总有一天,一定会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而在另外的词里用同样的语言写道:“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念奴娇)”表达了对卖国贼们弄权卖国的切齿痛恨。他还曾大胆地在跋“宋高宗亲征诏草”中对赵构、赵昚的两世不振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初,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此虏俱存也,悲夫!”)<br> 在这首词的最后用危栏、钭阳、烟柳等表达了国家沦亡的日益危险和自已及爱国将士们纵然有抗敌救国的满腹雄心决策,可仍被闲置不用(“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只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br> 据说当时的皇帝赵昚看了后很不高兴,可又怕引起更多爱国军民的反对,才没有治罪①。几百年后,资产阶级革命家高度评价了这首词,说它“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②。”我们现在读这首词,对于了解南宋孝宗时期爱国与卖国的路线斗争,对于进一步弄清林彪卖国投降的实质,仍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br> 象这种看似伤春,实则寄寓着深刻政治含义的壮词在辛弃疾的作品中举不胜举。如“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汉宫春•立春日)”喻对奸臣迫害爱国志士的痛恨;“今朝花期消息定,只恐风雨无凭准(蝶恋花•戊申之日立春,席间作)”,喻朝廷当权派的反复无常;“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满江红•暮春)”喻悲国家山河的破碎。“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比喻人民群众的抗敌救国必定要实现和胜利。<br> 他的这种抗战必胜,投降必败的思想,在他给朝廷的“上书”中是最鲜明不过了,如在《十论》里专门用四篇的篇幅论述了侵略者必败,抗战必胜的具体条件和因素,驳斥了投降派“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的畏敌如虎的谬论。在《九议》里痛骂投降派道:“盖人而有气然后可以论天下,”对于他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则坚如铁石,愿用生命担保,必胜无疑。(“苟从其说而不胜,与不从其说而胜,其请就诛殛以谢天下之妄言者”)。<br> 他还在许多爱国壮词中表达了对历史上法家思想家的赞颂和对儒家的蔑视,朱熹不是把著名法家曹操说成是“乱臣贼子之首”吗?而辛弃疾却在许多词中对曹操、刘备、孙权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如“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朱熹不是在国家多难时期大力鼓吹和宣讲儒术吗?辛弃疾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儒冠多误身(阮郎归)”,“功名本是,真儒事(水龙吟)”,“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西江月)”。把圣贤们的书骂得一钱不值。而当他的抗敌雄心和才能不能施展,他又感慨他的身世和“怀沙恨”的屈原、“伤时哭”的贾谊一样了。 <br>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和陈亮的战斗友谊,由于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光复国土,抗敌救国的理想上的,因而他们的感情也特别深厚,来往的诗词也极多,他们在诗词中互相勉励,著名的《破阵子》即是书赠陈亮所作。当他听到陈亮的死讯时悲痛万分,亲作祭文道:“欲与同父……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千里寓词,知悲之无益,而涕不能已。”足见俩人感情之深了。<br> 在辛弃疾600多首诗词中,绝大部分都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雄壮有力,开阔激昂,一扫那种靡靡之音,那种时刻向往奔赴前线,把祖国从侵略者的铁蹄下解放出来的“请战书”更比比皆是。<br> 如他南归后写的第一首词是多么的沉痛激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登临意,无人会(水龙呤)。”意谓尽管身上带着宝刀,却不能上阵杀敌,恨到极点,就是把栏杆拍遍,也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情。“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旌旗未举头先白(满江红)”,“平生塞北江南,……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醒来时响空弦(木兰花慢)”,“雕弓挂壁无用(水调歌头)”,“枉了冲冠发(念奴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等等。就在他65岁的时候,他还将自己比作“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和“凭谁问,尚能饭否”的廉颇。他平时也说道,尽管他老了,但只要一被起用,马上就不以家事为怀,登车就道。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据说他临死时还大呼杀贼呢!⑥但是在那“有豺狼当辄”的朝代中,统治者奉行的是尊儒反法的卖国路线,纵然有“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将才,有骑的卢马补天的志愿,但哪里又有英雄的用武之地!<br> 辛弃疾无论议政,治军,作文,写词,都贯注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法家思想,他的所作所为都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敢于坚持斗争,反对投降卖国,敢于大胆改革,反对倒退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以陆游比他为管仲,肖何⑦,刘宰比他为张良⑧,姜夔比他为诸葛亮⑨,可惜他的一些爱国主张都不能实现,最后只得含恨忧愤而死。而那个对内坚持尊儒反法,对外采取卖国投降的南宋小朝廷,也终于没有逃脱灭亡的下场。<br>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关系,辛弃疾的词仍有许多不足和不健康之处,同时他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力量,《摸鱼儿》这首词即是如此。更为严重的是他还镇压过农民起义,这是他的阶级地位造成的,也是他思想严重局限性和错误所在。<br> 一九七五年三月<br>注释:<br>① 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br>② 梁启超:《艺衡馆词选》<br>③ 见《文汇报》1974.12.18.《陈亮朱熹论战是南宋爱国与卖国之争》<br>④ 辛弃疾:《论盗贼札子》<br>⑤ 《资治纲目》<br>⑥ 《济南府志•卷三十五》<br>⑦ 陆游:《送辛稼轩殿撰造朝诗》<br>⑧ 刘宰:《贺辛待制知镇江启》<br>⑨ 姜夔:《和辛稼轩永遇乐词》<br></div> 知识分子在革命队伍里的作用<br> ——谈谈《水浒传》中的吴用<br><br><div> 【此文写于评法批儒时期,完稿后将另一篇也是写吴用的文章一起给予武大学报,一位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说研究研究,如果不用就退回给我。后来,此稿一直未退我,再后来,发觉文章登在学报上,只不过标题改了,文章变长了,更全面更透彻了,作者变成了另一个人,不是我,但主要观点是我的。有人要我去找他扯皮,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因为文章写得比我原文好。只可惜没了原稿。现将原文提纲刊出,以为纪念。】<br><div> 一、 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在革命队伍里才能发挥其作用<br> 1,吴用原来默默无闻的穷苦处境:<br> ① 打扮<br> ② 社交(属平民阶级)<br> ③ 才能埋没<br> 2,投身革命,发挥了其应有的才华:.<br> ① 杰出的军事思想家,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如三打祝家庄。吴用成了胜利的象征。每仗必胜,每事必成。<br> ② 采用法治:如刘唐说,如今不比往常,军师号令严明……<br> 3,吴用与晁盖、李逵等农民起义头领的关系:<br> ① 不喜儒,从来没说过宋江那样的“仁、义、礼、智”那样的孔孟之道<br> ② 吴用与晁盖、李逵、三阮等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上的(和朝廷作对)<br> ③ 与宋江、卢俊义等关系。帮助晁盖。<br> 4,在晃盖正确路线指引下,吴用参谋长巩固和扩大了梁山的影响。<br> 二、 在宋江错误路线指导下,革命成果得而复失,革命理想破灭(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br> 1, 吴用对招安的态度<br> 吴用是梁山中唯一看清了宋江投降意图和全过程的人,并有所警惕。<br> 2, 在错误路线统治下,吴用的个人才智不能充分发挥。如吴用提出要用些计谋,杀得他(官军)梦里也怕,遭到宋江阻拦。<br> 3, 吴用的知识分子摇摆性,最后导致向宋江妥协。<br> 水军头领请吴用去商量,要“反出去”,吴不去。<br> 三、《水浒传》中几处压低吴用的描写是不合逻辑的。<br> ① 吴用请卢俊义上山。<br> ② 吴用说趁天晴好撕杀取乐。<br> ③ 吴用吊死在宋江墓前。<br> 1975.10.<br></div></div> 试论《水浒传》中吴用的结局(提纲)<br> <div> 《水浒传》中的结尾是不合情理和逻辑的<br><div> 1、吴用与宋江、卢俊义等投降派关系并不好,与宋江、卢俊义等也没有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的瓜葛。<br> 2、吴用是梁山中唯一清楚宋江投降面目和全过程的人。吴用是反招安派。<br> 李逵是明的反对,但没有看清宋江的真面貌,吴用是暗的,时刻提防,处处对宋江设防,但由于知识分子的不彻底性,因而他不敢公开针锋相对地斗争,错过了许多机会,如水军头头请他杀出去,他不致可否;以致最后导致梁山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这就是招安后导致的残败结局。<br> 当他看到这些时,一定会痛心的想起昔日梁山繁荣的景象,应该懊悔自己一方面不敢和宋江斗争,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这是宋江招安造成的。这时候肯定只有痛恨之情,哪里还会跑到宋江墓前上吊?<br> 3、吴用是和革命共同着生命的人,对梁山革命果实有着特殊的感情。<br> ① 上山前吴用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情况。<br> ② 上山后在晃盖正确路线指引下,坚持着要和皇帝作对头的路线,尽心出谋划策,在他的指导下,打了无数胜仗,他到哪里,哪里就有胜利。<br> ③ 吴用对梁山各方面苦心经营,在他的运筹下,才蠃得了梁山根据地的巩固并扩大了影响。<br> ④ 吴用上山后,焕发了极大的热情,贡献出了他的全部才能。同时,梁山起义,也使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穷教师变成了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仅改变了梁山的面貌,而且也改变了自己的面貌。<br> 4、当吴看到昔日热闹的山寨成为一片瓦砾,荒草丛生,野免奔走,一定是如何的痛心,而这一切是谁造成的?他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br> 5、当他在泸洲一人饮酒,寄人篱下,时刻小心提防时,想起当日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热闹团结场面,心中肯定只有悲痛,应更增加了对宋江的恨。<br> 也许有人说,知识分子有其妥协性和狭隘性。是的,知识分子是有其妥协动摇的一面,吴的表现在他发现了宋江的阴谋而又不敢斗争,但当他最后知道上当受骗,以至看到铸成大错后,他定会更加痛恨宋江和后悔自己的立场不坚定,最后他如果不起来斗争的话,也只会象陶渊明似的退隐山林,而绝不会吊死在宋江墓前。这只不过是作者为投降派宋江脸上涂抹的一笔油彩而已。<br> 作者为了压低吴用的形象,还用了许多拙笔,如请卢俊义上山,说要撕杀取乐等,吴用九泉有知,一定会痛骂施耐庵的恶毒用心。 <br> 1975.10.<br></div></div> 作品《春女》分析<br> ——《春女》载《人民文学》1977.11.<br><br><div> 【此为40多年前在一次写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后整理成文,可惜丢失,现予以刊出,以为纪念.】<br> 1, 小小说不小,通过一件小事,从侧面反映了农业学大寨热气腾腾的大干快上的主题,主题选择好,有现实意义。<br> 2, 别致的取材。描写的是一个儿童学大寨的事迹,小浪花更感人,歌颂了两个人,老吴和小孩。<br> 3, 人物个性跃然纸上,天真活泼:①语言 ②行动 ③细节 垫凳子,头上插春花<br> A, 爱劳动的个性,剁面,勺水的老成<br> B, 活泼的性格:插花,黑眼珠转动,侧头望门外,一句句的问,问后大笑。<br> C, 爱学习<br> D, 天真:聪明,再过3天就10岁,有一门功课只60分<br> E, 懂事,一句一句的反问。看书看报,关心时事,在学校里一定是个好学生。<br> 4, 人小思想境界高,想到三年后的事。<br> 5, 学雷锋的事迹,假期做饭。<br> 6, 学校或家长教育的好:和妈商量好了,将来未出区的“嫁”<br> 7, 别有风味的开头,穿插传说故事。<br> 8, 语言生动,有个性。儿童语言,并没有赋予她成人的性格和语言。<br> 9, 春女的好品质是通过具体行动来描写的。<br> 10, 春女有理想,使人觉得思想境界更高。<br> 11, 最后一句语意双关,说明了春女虽不能上工地,可也是一样。<br> 12, 景物描写简练,恰到好处,雾气等,笑声。<br> 13, 文风短小精悍,有战斗性,一个情节。<br> 14, 不足:<br> ① 文中的简报文字不象简报语言<br> ② 藏在门后,和后面出现的人不符。<br> ③ 真实性:10岁的小孩能蒸馍,剁面?<br> 1977.12.<br></div> 小议悲剧<br> ——《伤痕》读后<br><br><div> 鲁迅在读到莎士比亚时说过一句名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莎士比亚一生写过许多剧本,最初他写喜剧,可是后来却专写悲剧了。时间的长河流经了四百多年。他的许多作品已经被人遗忘,可是《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和《哈姆莱特》等悲剧至今还保持着光泽,他的喜剧已不大有人提起,可是这些悲剧却至今还广为流传,并被拍成电影编成戏剧到处上演,而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戏剧大师,其功劳与成就也全在于他的悲剧。<br> 莎士比亚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悲剧的社会。这种社会,正如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说:“人的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莎士比亚正是通过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这种社会的弊病和本质,激起了人们埋藏在心底的浪潮,表达了人民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愿望。所以,深得人民的欢迎。<br> 我们现在的社会和莎士比亚所处的社会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充满着光明和喜剧的社会。我们的文艺作品应该歌颂光明,歌颂胜利和成功。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搏斗,还存在着光明和黑暗的决战,还会出现种种的逆流,林彪四人帮就是这样一股阻挠历史潮流前进的逆流,在他们的危害下,多少干部,革命知识分子、工农兵群众的家庭被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特别是对年青人思想上精神上的毒害更是无法估计,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对于象这样的黑暗势力以及他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要不要揭露?如何揭露呢?<br> 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作出了这样的尝试:一个革命干部被张春桥诬蔑成叛徒后,她的十六岁的独生女儿受不了精神上的打击,和她决裂了。只身到远离家乡的黑龙江落户。九年来,每次对妈妈的来信和寄件连看也不看就原样寄回,而她那颗热情的心在生活中也逐渐变得灰冷。直到九年后的一天,妈妈被恢复了名誉,她所在的单位来了证明,才第一次千里超超的踏上归途。当她带着欣喜和懊悔的心情回到上海时,竟没能让妈妈看上一眼,可敬的妈妈已经被四人帮折磨死了,小说以这样撕人肺俯的悲剧场面结束。<br> 是女儿残酷,不爱妈妈吗?不!是林彪四人帮之流的反动血统论在年青人思想上造成的混乱和影响。正如妈妈临死遗言所说:“四人帮在我的身上留下了许多鞭痕,可是在孩子心上戳下的伤痕比这还要深得多”。许多人读后都流下了眼泪,可也有人摇头,说“悲剧的题材不适于现在的时代”。<br> 文艺作品应该选择怎样的题材?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什么?毛主席已经给我们作了精辟的论述:“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根本任务”。<br> 那么暴露四人帮应不应该呢?应该!并且愈深刻愈好。把敌人暴露得愈残忍,就愈能增加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恨,就愈能增加对光明和幸福的爱,对于四人帮之流的所作所为难道我们还要为他们遮盖不成?只要对人民群众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只要是暴露黑暗,歌颂光明,符合“六条标准”的,不论其题材如何,都是可以写的。这正如治病是不究医生的用药,而只看疗效一样,《伤痕》正是用这样深沉的笔调来揭露四人帮的。<br> 还有人说,“结局不应该写得这样惨,应该写出她们母女终于团圆,欢欢喜喜才好”。这是关系作者的习惯与风格的问题,有的人喜欢写得撕人心肺,一痛到底,使人痛定思痛。有的却喜欢最后安上一个小小的喜剧尾巴,诚然,后一种写法最能迎合大多数人的感情,也最能抚慰读者的心。但前一种写法也没什么不好,其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敌人的残忍,深刻地表现了敌人的危害和恶劣影响。 虽然它没有直接写出故人的失败下场和人民的胜利,可是它已间接地赢得了同情与愤怒,间接地向读者表达了怎样去爱和恨,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伤痕》用的正是这样一种手法。每一个人看后谁不对四人帮造成的恶果愤怒?而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悲壮事例何止《伤痕》一个?如果每一个故事最后都安上一个喜剧尾巴,一来不太符合生活的真实性,二来恐怕难免不产生雷同吧。<br> 当然,我们大力提倡的应该是正面的写法,因为我们的社会是充满喜剧的,人民群众也是喜欢喜剧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简单化地一味反对悲剧,只要能使“人民群众惊觉起来,感奋起来,教育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那么,不管是悲剧喜剧和其他的形式,都是可以也是应该写的,因为鲁迅说得好:“世上爱牡丹的或者是最多,但也有喜欢曼陀罗或无名小草的,有人还将霸王鞭种在茶壶里面当盆景呢(厦门通讯)”。<br> 一九七八年十月<br></div> 读李准的小说《李双双小传》、《耕云记》<br><br><div> 人们常笑着说:李准的名字叫得好,所以他写东西总是“准”得很,没有一篇不“响”的,而且往往是先小说,后电影,他的"东西",差不多都能搬上银幕。为什么他的“东西”这么准呢?这是和他作品内容上具有很高的思想性,手法上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分不开的。<br> 李准作品的思想性表现在:<br> 首先是和时政结合紧密,反映了党在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是时代前进步伐的鼓点和进军号,而不那种“催眠曲”和“麻醉药” ,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如《李双双》、《耕云记》就反映了大跃进以来,公社化后人民群众深刻的思想变化。表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带给人们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巨大变化。李双双原本是一个成天围着锅台转的几个孩子的普通农村妇女,大跃进后,却成了县里,省里的知名人士,一个过去“什么事也不懂,可没少挨她丈夫喜旺打的小丫头”,后来居然还时常教育起喜旺来:“要政治挂帅”,弄得喜旺还常叹气:“跟着你呀(双双),反正一辈子是老鼠尾巴,发不粗长不大!”在时代的熏陶和教育下,有了新思想的李双双从“夫权”下解放出来,一下子从被压迫者变成了 “领导”。<br> 李双双不仅走出了家门,认了字,而且还参加了社会工作,成了人人喜爱佩服的干部。这该是多大的变化呵!象这样的农村妇女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又何止李双双一个!这就是《李双双》这个作品的典型意义,因为它深刻地反映了大跃进、公社化后带给千百万农村妇女的巨大变化。<br> 《耕云记》 同样写的是农村妇女,不过她是一个刚摘掉文盲帽子的年青姑娘,在她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后,居然管起天来了,不仅管天,而且还管得很出色。这个作品同样表现了大跃进、公社化给农村的姑娘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年青的农村姑娘,通过学文化学知识,不仅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成了自然的主人。肖淑英的成长历程,给许许多多的农村姑娘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为许许多多的农村女青年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这是李准塑造的农村妇女的又一种典型。<br> 反映在李准笔下思想性强的另一个特点是党性强,不论是李双双,还是肖淑英,她们的精神面貌的“飞跃”都是党教导的结果,如李双双中老支书对她的帮助,肖淑英中关书记对她的教导,当然,如何将党的领导写得更生动,更自然,还有待于探讨。<br> 李准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在:<br> 一是人物有个性。李准作品的人物个个有个性,特别是对话有个性。《李双双》中双双大公无私,泼辣大胆的性格和喜旺胆小怕事的“面筋”性格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子里。肖淑英好强而不露的性格很符合农村姑娘的特点。“性格是作品的灵魂”,没有人物个性的作品读者是不爱看的。<br> 二是故事性强。生动的故事情节,这是李准作品的特色,在这两篇作品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善于用“奇兵”、“悬念”等故事手法紧紧地抓住读者,故事一环扣一环,跌宕起伏。如《耕云记》,使读者非一口气看完不可。<br> 三是叙述少,议论少,描写多。使作品读来自然,亲切,没有冗长,干瘪感。让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行动中自然流露出来,用事实和行动来说话,这是作者的特色和高明之处。满篇作者并没有说教,可是我们在作者塑造的人物中看出了他鲜明的爱憎,这种写法避免了文章的空洞。如《耕云记》。<br> 四是乡士气息浓烈,整个的作品的基调,人物的姓名,语言,各种习惯都富有浓烈的乡土气息。<br> 五是群众口语化的大量生动的语言。如喜旺叫双双“俺作饭的”、“小菊她妈”、“有嘴没心”、“没星枰的人”、“水沟有个渠渠”、“拉马缒蹬”等等。看来作者对北方生动的群众语言是相当熟悉的,也运用到家了。<br> 六是动作多,心理活动描写少(都在动作和语言中体现),因此适宜改编电影。“李双双”是以描写人物性格为主,因而显得略散,语言情节,有些拖旮不精练。《耕云记》以故事情节为发展线索,因此就显得紧凑些。<br> 李准作品中还有个特点,喜欢带“尾巴”,前面的话明明把那层意思说完了,还要加上一点,有的把语气加重了,意思也更深了,可有的却象是画蛇添足。<br> 有的地方写党的领导不太自然,且有些生硬味道。有的也有千篇一律公式化的苗头,书记一句话,什么都能解决。<br> 李准的作品以后还要仔细研究,要琢磨下为什他总是那么“准”。<br> 1979年5月 4日.<br></div> 《是处有亲朋》读后<br> <br> 县委书记要调往省里,他的老秘书会不会“随任”呢?小说《是处有亲朋》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的语言,围绕着这件小事,为我们揭示了县委大院里的这一思想动态和斗争。<br> 看完之后,掩卷静思,事情虽小,可它的社会意义却不小。前些年,听说某省一个帮派头头在其窃取了一部分权力后,大肆扶植和提拔亲信,就连他妹夫的朋友的朋友,侄儿女朋友的哥兄老弟,只要和他有一点关系的,都得到了重用和安排。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这种现象,广大群众无不义愤填膺。可是在打倒“四人帮”后的今天,这种坏作风在我们某些干部中却仍有市场。他们把一些不学无术的贴身“亲信”走东带东,走西带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调任带干部允不允许?如果确属工作需要,为了在某一落后地区打开局面,经组织上决定带个助手,甚至一批干部,这都是无可非议的(这是另一码事)。可是有些人这样作往往是为了拉山头,搞派性。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br>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告诉我们,人民的干部应该是“社会公仆”,党中央文件也一再重申要搞五湖四海,不要结帮拉派。因此,是坚持党的光荣传统还是破坏党的传统,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重大区别。小说《是处有亲朋》尖锐地触及了这一重大主题。它不仅揭露和批评了这一歪风,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敢于和目前这种歪风作斗争的坚持党的光荣传统的老干部的形象,这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难能可贵的。<br> 从艺术上看,陈幼安的这部作品也是有一定特色的。有人说人物性格是小说的生命。由于作者抓住了对人物性格描写,所以文章虽写的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却能丝丝入扣,读来生动有趣。如在李书记身上笔墨虽不多,可是由于性格化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描写,一个生活上平易近人,关心同志,工作上一丝不苟,严守党纪和原则的老干部形象跃然纸上。此外还有天真活泼的梅梅,好耍“小性儿”的“我”的爱人,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br> 当然,《是处有亲朋》并不是很成功的作品,它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如还没有正式接到调动的通知,“我”的爱人就与亲朋好友照相留念等情节是否合理,还有文章的不够精炼,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总的来说,在本县范围内仍不失为一篇有思想和艺术特色的作品。我们期望陈幼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br> 原载《黄冈文艺》1979.<br> 读《基督山伯爵》<br><br><div> 我一口气读完了《基督山伯爵》这部书的最后两本。书中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至于我有天竟从半夜12点看到早上4点。<br> 在这之前,我就听说过这部名著,曾跑到《湖北文艺》编辑部找“老刘”(刘森辉老师)请他代借,但他说“湖北省图书馆仅此一部”,一般不外借,可见之珍贵。还有人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女青年找一个男青年借这部书,他开玩笑地说“这个书是不借外人的,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借,后来女方竟弄假成真真的做了他的未婚妻。<br> 此书故事性极强,一个一个的“包袱”埋了下来,使读者急于解开。此书一反欧洲作家的风格,心理活动描写得很少,大都采用白描手法,以情节为主。矛盾也是围绕情节而展开,虽然对话不少,可是都有性格,对话和景物都是为情节而设,有点象电影剧本,合上书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离奇曲折的情节就会一幕幕地映现在眼前。这大概是能抓住读者的原因之一吧,此种方法值得借鉴。<br> 除了基督山伯爵——爱德蒙•邓蒂斯外,还有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象“废人”诺梯埃,他的孙女凡兰蒂,为了爱情能舍弃一切的摩莱尔,这些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了读者心上。<br> 和它的艺术价值比较起来,本书的思想性可就逊色多了,它宣扬的是那种轮回报应思想,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从某种方面来说它是为教会服务的,它的时代背景虽然跨越了波旁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代,这是法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最后较量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是极其尖锐复杂的,可是却没有在作者的笔下显露出来,作者回避了。因此,这是他最大的不足。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作家,他没有用他的笔写出对封建王朝的恨,只是片面地强调“行善”,使人看后仔细一想,就难免在那精采的情节和生动的笔触后面看到了“说教”的影子。<br> 同时也不难看出,有许多处作者所采取的是调和……<br> 此书原名“基督山恩仇记”,至1978年前在我国仅出版三千册。<br> 1979年5月19日<br></div> 唱给波旁复辟王朝的挽歌<br> ——再读《基督山伯爵》 <br><br><div> 【前次匆匆看过,匆匆写了读后笔记。现应图书馆之约写书评,于是又看了一遍,此时才看懂书中真意,于是遂成此文。也为前次匆忙偏颇的结论抱歉。】<br> 《基督山伯爵》(原名基督山恩仇记),是一部在青年中较为流传的书,由于它故事情节惊险奇特,曲折复杂,一环紧扣一环,再加上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电影式画面的描写,因此读来处处引人入胜,常常使人感到异峰突起,有如天外飞瀑,清凉沁人,读来爱不释手,有的人连看几遍都不厌。<br> 然而一些评论家却因为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显赫,此书没有对时局提出尖锐的问题,于是在肯定其艺术性的同时却贬低其思想性。马克思说。“最美好的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那么,这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为许多人所喜爱的书也一定有其地位和价值。<br> 表面上看,作者写的只是个人的恩怨,写的是主人公基督山伯爵为报个人私仇的事。宣扬的只不过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然而,“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错度人”,正象《红楼梦》决不只是描写爱情那样,《基督山伯爵》也并不单纯是写的“恩仇记”,透过这部书的后面,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政治主张。<br> 作者生当拿破仑失败和波旁王朝复辟这个时期,这时,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王朝进行激烈的最后较量的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失败了,被放逐到了地中海上的一个荒岛,作者亲眼目睹这一切。《基督山伯爵》写的正是这一段法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进行殊烈的最后较量的时期。<br> 书中,以基督山为一方,以他的三个仇敌为一方的较量,正是这时社会上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较量的反映。作者用赞美的笔调歌颂了拿破仑及其一切,如书中的基督山、诺梯埃,以及凡兰蒂、摩莱尔等,都是共和主义者,或是和拿破仑有幸连的人物。如诺梯埃是拿破仑党俱乐部主席,而基督山则因为拿破仑送信而差点丢了性命。 <br> 反之,作者则着力鞭鞑了封建贵族复辟王朝及其代表。如维尔福、邓格拉司、马瑟夫、部长秘书等,无一不是封建复辟王朝的卫道士和代表,并且是靠依附它们起家的。<br> 那么,基督山和他们之间的斗争,实际上就寄托着作者对这两个对立阶级和政治集团的态度及政治主张。实际也就是资产阶级共和派与封建复辟王朝之间的斗争,一方被描写得正直善良,一方被描写得虚伪,丑恶。而当时的现实是:共和派失败,复辟派胜利。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的描写将会给作者带来种种不便,于是作者便苦心构思了这么一个个人恩怨的情节,以此作为幌子,来达到他歌颂资产阶级共和革命,歌颂拿破仑,鞭鞑封建贵族王朝复辟的良苦用心。<br> 最后以基督山的胜利暗示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一定胜利,以维尔福等人的破灭,预示了封建贵族复辟王朝的最后终将失败。<br> 因此说,《基督山伯爵》这部书是作者大仲马唱给波旁复辟王朝的挽歌,是献给法国拿破仑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首赞美诗。<br> 1980.8.10<br> 背景资料:<br> 作者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br> 其戏剧代表作有《亭利三世和他的宫廷》、《安东尼》<br>小说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人称“通俗小说之王”。为与其写有《茶花女》等著名作品的儿子区别,人称其为大仲马,儿子为小仲马。<br> 波旁王朝于一七八九年第一次下台,1814年复辟,1815年3月1日拿破仑反复辟,“百日”后,拿破仑再次下台,1830年“七月革命”波旁王朝在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果实为金融大资产阶级所夺。<br></div> 骂的艺术<br> ——谈孙犁《山地回忆》的写作手法<br> <br> 有许多大作家写文章,往往不同一般,常常象玩魔术一样。欲东先西,欲丑先美,欲恨先爱,欲疼先骂。孙犁同志的《山地回忆》也是如此。<br> 他在这篇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可爱小妞的形像,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之所以说她是“独特的可爱”,就是因为她首先是以“骂人”的并不太可爱的方式出现的。<br> 你看她,一看见"我"(新四军战士)在溪水上流洗脸,就气势汹汹地骂粗话,说“我”洗险是“洗屁股”,继而又骂“我”刷牙是“装卫生”,说道:“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是嫌弃山里人的饭“不干净”?<br> 后来甚至挖苦“我”:“一个饭缸子又吃喝,又洗脸洗脚,还尿泡”。并且“一边骂一边笑弯了腰”。短短几句粗话,活生生地勾勒出了山村小妞那种大胆泼辣,爽直开朗而又带有几分调友的性格。这种骂,也只有象小妞这样的涉世未深的山村小姑娘才敢为。试想,一个城市小姐会这样吗?一个读过书的中学生会这样吗?就是埠平山区的大人,也不会这样。所以,这种骂“再现了那个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br> 同时,这骂还表现了老百姓和人民军队之间的亲如一家的融洽的关系。<br> 骂,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br> 有对敌人的充满刻骨仇很的骂,也有对自己人的善意的骂,小妞对“我”的骂正是后一种表现。正因为新四军和老百姓朝夕相处,互相了解、鱼水情深,所以,连小孩子都把新四军当成一家人。平时在一起随便惯了,所以小妞才敢骂“当兵的”。试问,假如是碰到日本鬼子,她会这样吗,不会,她一定早就躲得远远的了。所以,小妞的骂,并不可憎,而是一家人里妹妹对哥哥的那种骂,貌似严历,实则蕴含着亲昵和深情,是一种“假骂”,是一种“开心”的取笑!所以,小妞骂着骂着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正如俗语所说:“打是疼,骂是爱”,这种骂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br> 这骂,还为后面的小妞替“我”做袜,弄好吃的,进行渲染和铺垫,更加表现了后面小妞的可爱和心灵的美。<br> 假如,没有前面的骂,整篇文章读来就会觉得平淡,小妞要替我做袜也现得突兀。正因为有前面的骂,所以文章才显得有起有伏,峰回路转,回味无穷。也正因为前面写了“妹妹对哥哥式的骂”,所以当一看到“我”的脚上没穿袜子,突然要给“我”做袜子时,就显得很自然。而“我到妹妹家里量尺寸”,让她做袜子也自然可信。接下去写了小妞用准备给自己爹做袜子的布给“我”做了一双厚袜子。袜底象鞋底一样厚。“整整穿了三年也没破绽”。还通过大伯的口知道,尽管这家子平时吃的是水沤的杨树叶,可是却给“我”做好吃的饭食。 <div> 小妞为什么要对“我”这样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如此“照顾”。因为“我”是新四军战士,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专打鬼子的队伍,所以他们才省吃省用如此照顾“我”。她是对“我”一个人如此好吗?不是的,文章的后段就点出小妞为什不要地、不买牛,一心要买织机,当织机买回来后,是她“最满意的一天”!她是为了替自己家里人织布吗?不!家里人少,用不着一部织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为了要让更多的光着脚和日本鬼子作战的新四军战士穿上袜子,文章写小妞由骂到相识,到替“我”作袜子,到最后买织机。</div><div> 至此,把小妞的思想推向了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把一个山区的小女孩对人民军队的无限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揭示了小妞那象山间泉水似的纯洁透明的美的心灵。正象绿叶是为了映衬红花,写小妞前面的骂正是为了映衬后面的对新四军战士的深情。<br> 写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之一,孙犁同志在《山地回忆》中的骂,恰当好处地塑造了小妞这样一个可爱的形象,通过骂,使她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完美。<br> 写骂,往往是为了写爱。<br>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br></div> 浅淡《赶马车的小伙子》中尕桂的形象塑造<br> <br> 轩锡明同志在《赶马车的小伙子》一文中用新颖的角度,独特的笔法,生动的富有西北高原地方色彩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八十年代的新型农民和在新形势下的党的优秀的农村干部的崇高形象;不仅为如何表现当前农村这场大革命的文艺作品提供了好的借鉴,更重要的是为现实生活提供了优秀典型。作为对立面。作品中还塑造了尕桂这么一个颇具特色的山村姑娘。本文现就尕桂这个形象谈点粗浅看法和意见。<br> 尕桂是赶马车的小伙子的未婚妻,同时又是作为他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她虽然长在偏僻的穷“山垴垴”里,却聪明漂亮。精明能干且大方“解放”,甚至有点赶时髦。请看:<br> 小伙子每次进城她都要跟着,在马车上,也要“背贴背”地靠着,说话也是“我想着你不就行了,你还要我想啥?”甚至还要“就势靠过去,躺在小伙子怀里”。可以想见,在那男女有别的封建思想极浓的山村里,这该是多么大胆的举动,思想又是多么的解放!<br> 再看她,“在眼下姑娘家身价极好”的情况下,却挑上了当时并不富裕的小木匠马如明。<br> 每当马如明一卖掉傢俱,她就马上把钱接过来存入银行,没有她的准许,绝不准小伙子私自挪用。随着存折上数字的增大,她“把婚后的小家庭生活也设计得越来越幸福美满”。看上马如明,这是她的远见。人未过门,就马上把财权掌握了过来,这在姑娘中来说,特别是农村姑娘来说,谁也不能不佩服她的精明强悍,卓有见识。在夫权思想极重的山村中,她的这种做法,无异是对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的大胆篾视!.<br> 另一方面,当小伙子想动用自己劳动所得的钱替大家买工具时,她不仅不给,还要用尽心计,让小伙子心服口服地放弃这个打算。你看她,千方百计“施展出姑娘家的本领”,先软后硬,软硬兼施。先故意说要买电视机,继而说小伙子胆小,接着又撒娇娇,飞媚眼,说些甜酥酥的疼心活。但看到小伙子仍无动于衷时,就来了气,并找出了理由和依据振振有词地说,“一部人先富,这是政策所允许的”。跟着又骂他是“傻瓜”,说是“不知道别人要抢他的生意!”当各种手法全使尽了,还没有把小伙子说服过来时,就使出了最后一招,以“一刀两断”相威胁。这些,充分地显示了她的“心眼儿灵”的不同一般。<br> 作者通过这许多的笔墨,将尕桂这个人物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犹如站在我们面前指手划脚一般。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描写刻画人物的技巧。<br> 尕桂这个人物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农村实行经济改革,政策放宽了之后,一部分专业户、承包户先富了起来,各种思潮自然而然地随之而起,究竟是要一人富,还是要让大家一起富,这是当前农村在新的形势下的先进与落后,资本主义与社主义两种思想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br> 尕桂与其未婚夫的斗争也正是社会上这种斗争的缩影,作为落后势力的代表,尕桂是有其社会基础和土壤的,因此,尕桂虽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却仍有其现实教育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尕桂的形象塑造基本上是成功的。<br> 但尕桂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仍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作者忽视了刻画其思想的复杂性。因而,人物形象就显得单薄,过于“直”、“露”,而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br> 具体表现在:<br> 其一,没有写出她平时对小伙子的支持和帮助。尕桂既然能看上马如明这个手艺人,并且和他又是如此的亲密无间,那么平时小伙子劳动时不给予支持是不可能的,假如文中写出了尕桂平时对马如明的支持和鼓励,那她的“专权” 就更加有理有力有据,形象也更加充实丰满。正因为没有写出她平时的“出力”,而只是一唯的“专权抢财”,因而就给读者一种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印象,小伙子仿佛只是一个辛勤劳动的佃农,而尕桂却是坐享其成的地主。<br> 其二是没有写出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的小生产自发势力对尕桂的影响。(文中虽也写了其父母“不要吃大锅饭”的劝告。但那是微不足道的)。作者用了许多笔墨大写她的机灵能干,有心眼。而这些机灵能干和心眼却全用在替自己经营未来的小家庭这个安乐窝上,她终始都在围绕着如何“唯利自图”这几个字打圈子,在先进与落后,社会主义思想和剥削阶级思想的斗争中,她是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的代表。由于没有挖掘出这种思想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因而她就成了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替死鬼”, 遭到了读者的鄙视和厌恶,这也是和作者的主观愿望相违背的。作者那些欣赏的笔调,众多的笔墨,决不是为了最后倒读者的胃口,再说,马如明找这么样一位姑娘,不有损于他的形象么?<br> 在当前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短篇小说中,许多作者往往只注重于正面形象的塑造,而往往忽视了其对立面形象的塑造,不肯在其身上下功夫,通常只是以简单的“失败”而告结束就算完成了任务,读来给人简单化脸谱化的感觉。这是人们忽视了“红花尚须绿叶扶”的重要性。<br> 《赶马车的小伙子》这篇文章虽然存在着这些不足之处,但仍然不失为一篇值得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一读的好作品。<br> 一九八二年六月四日<br> 谈谈《荷塘月色》的意境<br><br><div>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这评价是千真万确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用诗的语言,诗的构思来表达了诗的意境。 <br> 在他的诗一般的构思中,首先抓住了一个“不宁静”与“静”。请看作品开门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座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接着,写小路的“静”,写自己踽踽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州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场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晴:“这令我彻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br> 因为,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了极度的苦闷和傍徨。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的污淖,因此,心里是颇不宁静的。<br> 从表面上看,作者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段,极写“静”.而实质,写“静”正是为了表达胸中心情的“动”,表达他“颇不宁静”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绪。<br> 再看他诗一般的语言,文中为了表达诗的意境,用了许多诗一般的语言,读来使人清新隽永。如: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流过一样”,“又象茏着轻纱的梦”。<br> 形容月色是“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施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写灯火是“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等等。这些诗一般的语言为文章精巧的诗的构思,更增添了诗的意境。<br>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静中有动,动静相间。那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仅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图,而且在这图中表达和抒发了他那种“静极思动”,那种不甘沉沦,不甘陷污泥的崇高的“颇不宁静”的心情。 <br>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八日<br></div> 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br> ——谈《流泪的红蜡烛》中李麦收的人物形象塑造<br><br><div> 张一弓同志用痛苦的充滿泪水的笔触,揭示了在落实党的政策后富起来了的金岗村,仍处于多么愚昧、保守、无知的境况,深刻地阐明了“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和在农村中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br> 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顽强不屈地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白雪花,有精神境界崇高的白雪花的“他”,还有好心办坏事,政策水平低得可怜的农村基层干部兴富大叔,有心地善良、充满现代迷信的麦收娘和李二奶奶、还有文盲无知的李赖孩儿、李二娃以及愚昧落后势力的代表王大脚、女巫婆和在愚昧落后势力下的悲惨牺牲品——麦收心中的“她”等等众多的典型。<br> 但是作者着墨最多、刻画最力的还是金岗村的首富户“种烟状元”、“养兔大王”李麦收这个形象。<br> 李麦收勤劳肯干,能吃苦而不缺少心眼,他心地善良质朴而又倔强暴躁,但由于缺少文化,加之那动乱的十年造成的特殊环境,也赋予了他愚昧狭隘自私无知的一面。<br> 在贫穷的压榨下,麦收“五岁就会使镰割草,八岁就会上山放羊”,“十二岁就能跳六十斤重的柴捆”,为了省钱,“给烟苗喷药舍不得买口罩”,以致被药毒“熏倒在地里”;“为了赶工,把歇晌也熄了,叫毒日头给他揭了一层皮”。“坑烟时,昼夜守在烟坑前看火候,日晒雨淋几十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两眼肿得只剩下一条缝”,烟出坑时,不等温度降下来就出烟,结果“熏倒在坑洞前,一桶凉水泼身上才把他“叫回来”。<br> 他不光能苦干,而且也善于巧干,你看他,为了改变贫穷面貌,为了发家致富,他知道许多能挣钱的窍门,他知道“借”好烟种,他知道“西德免比安哥拉免值钱”,“烟地套种花生能多挣钱” ,“卖猪卖蛋能挣钱”,“两棵老杏树能挣钱”,“编编荆筐能挣钱”,甚至“夜里逮蝎子,从墙窟窿里抠钱”。他靠党的政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终于从“把一分钱看成碾盘大的李麦收,曾攥着一个鸡蛋办了三件事的李麦收”,变成了“盖房用了两千块钱,俺娘那送老衣用了八十块钱,再不愁娶媳妇没钱,今年要弄到七千块钱”的李麦收,到学会了“大把大把花钱”的李麦收了。<br> 他就凭着这劳动致富的钱,用众多的财礼,极其热闹的场面娶回了白雪花。<br> 然而事情发展却出乎意料之外,新婚之夜白雪花将他拒之门外,在他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的时候,却偏偏得不到白雪花的爱情。做为夫妻来说,他完全可以和她同房而不会有非议,但他并没有采取强制的不尊重白雪花的手段,在王大脚等人耍出了一道一道花招,妄图诱使和强迫白雪花与麦收同房,并于以人身侮辱时,李麦收毅然决然地维护了白雪花的人的尊严,并将媒婆和神婆象抓小鸡似的扔了出去,当他最后知道白雪花心中另有所爱时,虽然心中无限悲伤,但仍然牺牲了自己个人的“爱情”,成全了白雪花,显示了他的那种纯扑、高贵的品质。这也正是中国农民的共性。<br> 作者在刻划了其优秀品质的同时,也揭示了他自私狭隘、愚昧无知的一面。如他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的思想,滿脑子都在想着钱,甚至睡觉说梦活也在心疼他的“二亩烟钱”。<br> 造成他这种思想的原因,一方面是过去由于没有钱而失去了爱情的悲惨经历,另一方面也是“文革”十年来的愚民政策以及极度贫困的现实,那时候盼钱盼得发疯,所以一当富起来后,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些思想。当然,也还有其古老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极度的精神文明的贫乏等原因。<br> 李麦收的形象是目前新形势下的大多数青年农民的典型,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幕幕的悲剧,把其中的假、丑、恶、真、善、美通通地披露在人们面前,它使我们看到了大好形势下阴暗的一角,从而使人们“惊觉起来,感奋起来”。憎恶落后的东西,热爱先进的高尚的东西,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看到了在农村建设精神文明的迫切性。所以,李麦收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br> 1982.6.18.<br></div> 《一本雅俗共赏的短篇历史小说集》<br> ——喜读熊文祥同志的新作《风流苏小小》<br><br><div> 最近,欣喜地读到了熊文祥同志的新作《风流苏小小》。<br> 首先抓住我心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本书尽管是由一个个自成篇幅的小故事组成,有的还似曾相识,然而经过作者的一番加工后,却别具了一种“神韵”。<br> 请看写巧姻缘的《红叶媒》:一片从宫闱里流出的题诗的红叶,牵动了才子顾况的情思,他和诗其上,表达了“花落深宫莺亦悲”的同情。不想第二天复又拾到,上面还增添了一首“谁人唱和独含情”的新诗。自此,顾终日企盼和题诗的宫女相见,几经周折磨难,两个有情人终于结成良缘。整个故事曲折动人,把一个天方夜潭式的奇缘写得可信可叹。<br> 其次使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薛涛的傲岸不羁,苏小小的机智聪明,康王、秦王的残暴与自私,武则天的多疑,杨玉环的嫉妒,班婕妤的自甘淡泊……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br> 还有那如诗的语言,更是替本书增色不少。请看《红叶媒》中形容顾况的相思:“象一把钝锯,不停地在锯裂他的心,弄得他形销骨立,恹恹病倒。”写乐昌公主与驸马破镜重圆时的激动是:“'公主 ’,徐德言颤声喊道。'驸马’,乐昌公主低低地回他。”一个颤声喊,一个低低地回,表达了夫妻重新修好时的多少情意。<br> 妇女,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不少英勇悲壮的故事!但由于历史的偏见及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流传至今的微乎其微,大多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br> 熊文祥同志使用其对历史的熟悉和了解,从流传下来的片语只言的女性诗歌中,把一些人们熟知的和不熟知的有关女诗人的故事发掘出来并加以整理,将她们一个个介绍给现代的读者,是难能可贵的,它将推进对我国古代妇女的研究,也将在女子文学领域里留下令人难忘的一笔。<br> (原载《黄冈日报》1989年5月 有删节。)<br></div> 读吴金良小小说《复杂事件》<br> ——载《北京晚报》及《新华文摘》一分钟小说获奖作品 <br> <br> 一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读来却令人回味无穷,幽默得令人喷饭。读这种文章、特别是饭后,真是一种享受,它不啻如一种良好的消化剂和长寿补药,如果那些挖空心思去找长寿补药,去寻延年益寿秘诀和想方设法减肥的人,每天饭后都读一篇这样的文章,它将胜过十瓶长寿仙丹,一打人参补药及所有的减肥秘方。<br> 文章通篇的气氛是幽默的,也是辛辣的。其主要内容是写了一个傻里傻气的书生——女婿,由于遇事较真所遇到责难与种种困惑,由此揭露与鞭鞑了官场和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br> 小林女婿不慎将一钵花从阳台上碰下,惊恐万分的他不由得探头看了下,还好,花钵落在门前小车的顶上,而且是岳父的小车顶上,只是留下点痕迹,司机原准备大骂,一看是小林女婿立时停了口,于是打扫了下就载着岳父走了。小林将此事告诉岳母和妻子,但她们却没当回事,还把他取笑了一顿。等过两天岳父回来时,他又向岳父道歉,并说要赔钱修车,岳父一笑,让去找司机,司机吃惊之余,让小林去找后勤处。后来小林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岳父上任改革,政绩卓著,但也险遭坏人暗算——企图从阳台上用花钵砸他。他去问岳父,岳父显出不屑一顾,说这不过是记者的瞎吹牛!这下小林倒吃不下睡不着了,怕公安局来真格的调查。 <br> 文章以小林女婿的“花钵事件”为线索,串起了岳父、司机、岳母、妻子和小林对此事的态度和表现,讽刺了那种以权谋私,公私不分,沽名钓誉的权贵以及他们的那些占惯了公家便宜的家属。<br> 文章虽然对每个人物着墨不多,可是几个动作,几句话,就将人物性格勾画得活灵活现,给人留下难忘印象。<br> 写小林女婿的单纯和不瘖世事:<br> 花钵从阳台上落下,他害怕,生怕落在小孩头上:“那是一个小生命的休止符!”,打在岳父公家的车上,先是松口气,接着又是赔礼又是要赔钱。过了好长时间,岳父不再问及时,他还是抱着“损坏东西要赔”的观念去找岳父,找司机。当看到报上“文不符实”时,他又要去探根寻源,想要“更正”——,说此事是他干的。<br> 这是一个刚成家不久的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受传统观念教育、思想如同一张白纸,办事处处讲认真。又因初涉社会,“少见多怪”而陷入困惑和自寻烦恼的 “书呆子”。<br> 写司机的圆通:花钵掉下砸了车,立刻勃然大怒,正准备开口“国骂”,见是领导的女婿小林,马上就停住了口,当小林找他赔礼要掏钱修车时,他却惊愕得瞪大了眼,让小林去找机关后勤处。从司机愤怒想骂人到停口到转变脸色再到吃惊的眼色,以及将赔钱事推给后勤部门等一系列变化,说明司机生怕开罪了领导和唯领导是听以及处事转弯快变化快的圆滑。<br> 写岳父的老谋深算和虚伪:口头上坚持赔车是天经地义,当女婿要交赔车钱时,却推给司机。发现报上登载自已事情有出入,也不予以更正,却保持沉默,任其谬论流传。也许,报上说的受坏人暗算的事,是他透露出来的,如果他不说,那又有谁知道?<br> 对“花钵砸车事件”睁只眼闭只眼,只打雷不下雨。文章并没有评说和批评岳父一字,却从侧面沨刺了这位济公图私,沽名钓誉,表面上一本正经,实际上老谋深算说假话的官僚。<br> 写岳母和妻子:她们是见怪不怪,且有点颐指气使和嚣张。<br> 岳母说:花钵是公家送来家里招待港商的,没有及时搬走,谁叫他们不拿走,活该!<br> 妻子说,公家的花砸公家的车,活该!<br> 岳母说,花盆掉下去,干吗要探头去看,不看有谁知道!看了也罢,不该承认是你碰的,说不定是风刮的。更不该当着司机的面承认,弄得老头子没有退路。<br> 妻子说他,别人不追究,你却主动找上门要赔,人家不找你,你偏偏上赶着往人家兜里揣,你这种人不是吃错了药就是注射了兴奋剂。并用手点他脑门:"你要敢跑到我爸机关去冒傻气,别想进这个门”。<br> 在岳父、岳母、妻子、 司机他(她)们明知事情原委,却推三托四,揣着明白装糊涂,将此事不当一回事的情况下,小林最后也只得学着他(她)们装起“傻”来,不再去追究此事。小林从明白人变“傻”,在岳母和妻子看来,却是变得聪明了,终于“醒事”了,<br> 当小林 “醒”过来时,岳母和妻子都夸他装傻装得好。<br> “花钵事件”,在小林看来是天大的事,所以他要认错,更正,将此事弄成了“复杂事件”。而在家属(妻子女儿)和贴身的人(司机)以及在官场混过多年的老官僚(岳父)看来,这些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小事。且岳父还要借题发挥,让小报记者透露是有人故意所为,就此打击一下政敌和反对者。<br> 《复杂事件》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小林的“傻”,这种“傻”实际上是种不瘖人情世故,不懂官场经济,只知认真办事的单纯和真诚,小林的真诚,体现出了坚持党风党纪,坚持传统道德观念的的可爱和执着。同时也用他的真诚,衬托出了官场和人世间的众生相,衬托出了某些官员打官腔说假话谋私利的可憎,衬托出了官员家属们的仗势和盛气凌人。<br> 文章的写作手法高明,通篇用的是白描手法,没有一个字的褒贬,没有对小林的表扬,也没有对岳父母妻子和司机的批评,只是通过“花钵事件”,让各色人等悉数登场表演,让观众自己去评判对错,让事实说话,这正是作者的老到之处。<br> 此文语言也有特色,幽默精炼,极富个性。如岳父的讲话,入木三分,一看就知道是混迹官场多年;妻子和岳母的语言,符合小市民的特点,司机的表情和语言也恰如其份。<br> 如:花盆从楼上掉下,“落到谁的头上也不会象带草帽那样轻松”,“咚”的响声,仿佛是“一个小生命的休止符”, 司机说:“你还真惦记上啦!”妻子夸小林,“傻得恰如其份,多一分则真傻,少一点则假油” 等等。<br> 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曾写有名篇“饮差大臣”,此文手法与其相似。<br> 一九九零年三月十八日<br> 同是大灾后,恍如两重天<br> ——读报有感<br><br><div> 报载,鄂东大水过后,遭受重灾的麻城闵集乡雨阴河村的农妇石平菊面对被毁的房屋,仍安祥地坐在废墟前的石头上给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喂奶,仿佛未发生什么事一样。其他人在“树荫下,也不乏幽默和风趣的问答”(见《湖北日报》1991.7.23.第二版宋汉炎、丁时照文章《废墟上的安宁》)。<br> 大灾之后,遭灾的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镇静?如此安宁?是他们天生乐观?不是!是因为他们相信:有共产党、有人民政府、有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就有希望。<br>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鄂东名士刘养微描写的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蕲黄广地区的一次水灾后的惨状,因此公好写乐府长句,现将其长诗《戊申岁》摘抄如下:<br> “蕲黄水势高于屋…嘉靖庚申水莫当,今年转高七尺强。毒龙老蛟溃堤入,西际马口东浔阳……长堤万棚虫蚁集,大海一线鼋鼍梁。浮尸挂树者谁子?纤纤玉手罗衣裳。鸟鳶飞来啄人肉,呀呷胜腐薰穹苍。我有寡姊称未亡,十年凛冽堂风霜。殷勤哺雏兼构巢,巢成荡作鱼龙堂。……三十二日断雨脚,苗叶枯槁似螟蝗。高田卑田人两伤,天乎下土何愆殃?”真个是“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了。平时丰饶的蕲黄广滨江平原,一下子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死人区,真是令人触目惊心。<br> 如果说刘养微的诗只不过代表民间穷教书先生的呼号,那么他的同乡、官至太常少卿的吴亮嗣给神宗皇帝《论荆楚水灾疏》的奏折该是官方的正式文件了吧?现也摘录如下:“为湖湘水势滔天,蕲黄下流最惨……万历三十六年,忽逢稽天之涝,连阡接亩之堤,一旦化为乌有,百姓逃亡死徙,惨不容言。其稍有家者,典衣鬻宅以给朝夕。贫者刮草茹根,划木呑皮,有求死而不得焉耳。……沿堤数百里之民,皆为鱼鳖。往日桑麻之地,或冲而为浸,或溢而为溪,或汇而为沙碛,百姓即有米亦无处可炊。即逃于树稍屋脊之间,亦无船可渡。伤哉!沿江之民,不知苦厄至此矣!”“堤即已破,民复何望?地即无民,复何租税?间有存者,尽日无烟!”从此官方文件可以看出,当年鄂东的大水,导致了“沿堤数百里之民,皆为鱼鳖。”“百姓逃亡死徙,惨不容言”,即使有活下来的,也“尽日无烟”,灾区到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情景。<br> 今天,鄂东地区同样遇到了超历史性的特大洪涝灾害,却没有看到刘、吴诗文中那种饿殍遍野,鸟食人肉,吃草根树皮,逃荒要饭的“后遗症”。灾区的群众,镇定自若,安宁乐观,没有悲伤失望,没有绝望气馁,没有重大伤亡事故,没有逃荒要饭,也没有断粮饿肚子;这固然与黄冈地委、行署下达的灾民每人每月不得少于15公斤粮食指标有关,与一些乡镇领导下达的不准吃霉粮的“死命令”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人民群众对党、对政府、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赖有关。<br> 是的,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不会忘记灾区的人民,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不仅在抗洪抢险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不仅及时给灾区人民送钱送粮送生活用品,而且还放眼灾后长期的生产生活,带领灾区群众想办法,订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搞生产救灾,科技救灾。开展修堤补坝,排沙还田,补种抢种,保苗保收等“三抢四保”,以及落实贯彻早中稻损失晚稻补,主粮损失杂粮补,粮食损失多种经营补,农业损失工副业补等“八补”措施。<br> 据《黄冈报》载,全区灾后出动了90万劳力修复农田水利工程,扩种了粮食面积20万亩。而今,灾区到处是人欢马叫,热气腾腾,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景象。这和刘养微、吴亮嗣笔下的灾后惨况恍如另一个世界!真是同是大灾后,恍如两重天!历史性灾害带来的历史性悲剧不仅没有重演,以后也决不会重演了!刘、吴二位如果再世,恐怕也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了吧?<br> 雨阴河村乡亲们的镇定乐观,安宁自信,可谓有先知之明矣!<br> 1991.8.2.<br></div> 来自大别山的报告<br> ——评大别山报告文学集《开拓之歌》<br><br><div> 大别山,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英雄辈出的摇篮。<br> 过去,革命先辈在这里创下过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和壮举:黄麻起义的号角在这里吹响,红四方面军的战旗在这里飘扬,新四军五师的英姿在这里闪现,刘邓大军的威名在这里震撼……<br> 现在,在90年代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全国都在发生着巨大变革的今天,大别山老区怎样了?大别山老区的英雄儿女们又在创造着怎样的业绩?中共黄冈地委党史办公室编辑出版的《大别山老区报告文学丛书》的第一部《开拓之歌》,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br> 这本书告诉我们,大别山老区新一代的儿女们,在这片英雄然而是贫瘠的土地上,继承了先辈们的英雄气概,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愤图强,艰苦创业,为改变老区的落后面貌,正探索着、开拓着一条致富之路,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br> 《开拓之歌》的作者们用饱满的热情、动人的笔触、形象的手法,真实而又艺术地记录下了开拓者们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业绩,为新一代的大别山人奏响了一曲新的颂歌。请看:<br> 为了实施重点突破,形成拳头,以点带面,黄冈地委行署的决策者们兴办了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短短三年时间,在9.1平方公里的荒芜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了30多家企业(其中中外合资3家),修筑了10.25公里的新港大道及5000吨级的深水码头,一个新型的工业区雏形已初步形成。与沿海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相比,这也许不算什么,但这是在大别山区的黄州,难怪《人民日报》称之为“黄州速度”。其实,这也是老区速度。<br> 大别山区,一向工业基础薄弱,计划经济“断奶”以后,这里的许多企业也和全国许多企业一样,一度陷入困境和低谷;然而老区的工人阶级以他们特有的坚韧和顽强,很快就学会了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游泳的本领,走出了困境和低谷,实现了“辉煌的腾飞”:<br> 被称为“小型巨人企业”的广济动力机总厂,1992年产值和销售双双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96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居全国同行业之首……<br> 通过调整内部结构,英山县茧丝绸公司这条昔日奄奄一息的“白龙”,现在成为了集农工科贸于一体,茧——丝——绸——衣一条龙的湖北省同行业中最大的实业公司,被列入全省主要的配套企业之一,并在深圳开设了窗口……<br> 曾获得过全国两轮摩托车厂牌赛冠军的湖北摩托车厂,不仅开发出了20个新品种,而且月产量由原来的400辆上升到1000辆,其扬子江250B边三轮摩托车,占领了全国同类产品的70%以上的市场……<br> 就连只有200来人的英山注油器厂和英山鼓风机厂,其产值和利税也以平均每年不低于40%和30%的速度向上递增着……<br> 乡村经济,是老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之一,也是带动老区脱贫致富的急先锋:<br> 武穴市二里半村,从小小的兽药厂起步,短短几年功夫,就发展到拥有药业、化学、机械、房地产等6个分公司,年产值103亿元,利税989万元的“二里半企业集团公司”,在大别山区第一个、全省第二个跨入了亿元村行列……<br> 还有人平收入近千元的明星村——漕河镇豁口村……<br> 此外,书中还为我们介绍了一批勇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搏风击浪的弄潮儿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其中有将“青春献给大别山”的蔡祖根,有“数度从阎王爷那里打过转”的岑旺春,有把事业当作生命的陈银秀,有从“收荒货”一变而为著名个体信息服务机构老板的梅键斌,还有劳动致富的“弹花匠”陈老八……<br> 这些,只不过是大别山老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朵浪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树上的一粒粟罢了,虽然只是一花一粟,但作者和编者们的态度是严谨而又认真的,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力图通过这一花一粟来表现整个大别山老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奋斗的历程,讴歌新一代大别山老区人的拼搏与奉献,以期达到准确地捕捉时代的脉搏,揭示历史、现实、未来三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党的富国富民的好政策,把大别山老区的改革开放推向更深的层次。但是管中窥豹,难以概全,更多的新的好的故事,只有留待丛书的以后部分去反映了。<br> (原载《鄂东党史通讯》1993.1.)<br></div> 一朵清新的山茶花<br> ——读肖福祥先生《心灵的叙说》<br> <br> 喝茶,有的人喜欢“君山银针”,有的人喜欢“碧螺春”,而我则喜欢野山茶。它虽不似“君山银针”华丽,也比不上“碧螺春”气派,但我却喜欢它,因为它耐泡耐喝,越喝越有味。比起“中看”不“中喝”的“君山银针”和“碧螺春”来,实用价值显然要大多了。“君山银针”和“碧螺春”价钱昂贵且不说,喝过两遍就淡而无味,只能放在那里作摆设了,而野山茶一个上午却仍有茶味。读肖福祥先生《心灵的叙说》里的文章就如喝野山茶一样,越喝越有味。读过多次后仍使你久久难忘,在你心上打下深深的烙印。<br> 他的《心灵的叙说》中虽然只有《我的故乡情》、《沉重的回忆》、《故乡的山茶花》、《陈艾》、《鱼》、《甜甜的米酒》六篇短文,但每一篇都是发自生活底层的的声音,都是他厚重生活的迸发,都是那个年代农村生活真实的写照和缩影。<br> “那几年我父母他们常常一年半载没吃过大米,吃的全是红薯、杂粮。别人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一日三餐吃的全是红薯、杂粮呀?父母亲回答:我们不喜欢吃大米。但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心里明白,他们是把米省下来给我们吃了。”(《我的故乡情》)<br> “为了活命,父母上山采蕨根来充饥。他们把蕨根粉碎后做成粑。这种粑很难吃,吃后又不消化,人很难受。我吃过一顿后再也不愿吃第二餐了。父母没有办法,为了我能活下来,他们把蕨根磨成浆,过滤沉淀后, 我吃粉,他们吃渣。”(《我的故乡情》)<br> “我记得那天天气很冷,一双小手(只有十岁)冻得像红萝卜一样,手拿着红薯手指冻得发痛。我一个人在红薯地里,北风不停地吹,乌鸦不停地叫。我当时想,怎么了?当时,我又冷又怕,但想到生病的父亲和年事已高的祖母,只好壮着胆子,硬是挖满了一担红薯才回家。”(《我的故乡情》)<br> 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生活的人,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没有对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切肤之痛的感觉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这是用眼泪和痛苦凝结成的文字,它反映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种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生活。它描写了那个时期的农村的贫困,同时也证明了一个真理: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也同时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这就是作者为我们所揭示的主题和深度。<br> 象肖福祥先生这种反映底层农村农民生活疾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作品,在目前的天下散文界,实在太少了。虽然我也喜欢《田野里的卿卿我我》,也喜欢《温婉的破碎》,还喜欢《轻轻的告诉你》,以及《心情故事》中的那些《低吟浅唱》,但我更喜欢《心灵的叙说》。低吟浅唱也好,卿卿我我也好,尽管这些文章的技巧高超,语言华丽,激情四射;但比起《心灵的叙说》来说,前者的视野和生活圈子毕竟过于狭小,而后者无论从内容和题材来说都要广阔得多,厚重得多,也大气得多,也更为普通老百姓和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喜爱。<br> 宋人说“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在追求华丽,追求技巧的当今天下散文界,肖福祥先生《心灵的叙说》可说是一朵难得清新的野山茶花,绽放在天涯。他没有语言的炫耀,没有技巧的玩弄,有的只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和极普通极朴素的语言。<br> “第二天早上,小茶花找到我,跟我说:‘祥哥,昨天晚上我家做了我四哥的工作,他同意将参军的指标让给你,他不走了。’‘你就走吧,你在农村太难了。我参军离家的那天,乡亲们都来了,送了一程又一程,嘱咐一遍又一遍,’听党的话,好好工作‘。小茶花也来了,挤在我的身边,拉着我的手,泪眼汪汪地对我说’祥哥,来信啊!’面对父老乡亲,面对美丽的茶山,我哭了,真情难舍呀!我跪在地上给他们磕了三个头。我跟他们说:‘叔叔伯伯,父老乡亲,大家回去吧,我以后一定好好工作,做党的好儿子!’”(《故乡的山茶花》)<br> 在那个没有“高考”的年代,农村青年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便是参军,但由于指标有限,几个人竟争一个名额,请客送礼走后门拉关系甚至互相倾扎的事并不少见。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小茶花及其一家对“生活艰难的我”的善良和同情,硬是将参军的指标让给了“我”。当读到小茶花泪眼汪汪地叫“祥哥,来信啊!”时,当读到“我跪在地上给他们磕了三个头”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多么纯朴的乡民!多么真絷的感情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者没有过多的语言,没有刻意的矫情和修饰,就是这么样的“原生态”!<br>看到这些朴素的文字,我想到了鲁迅的散文,想到了老舍的散文,想到了孙犁的散文,大师们的文章之所以耐读,就是因为在朴素的文字中蕴含了太多的深刻和生活。<br> 我没有看过肖福祥先生太多的东西,也和他未谋过面,也许他的文化程度不算太高,读的书也不算太多,但其扎实的生活基础却是一座令人羡慕的宝贵矿藏。我相信,只要他一直朝着这条路坚定的走下去,是一定可以成功的!当年的高玉宝、胡万春、浩然,不就是这样从生活中吸取营养,集腋成裘,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吗?<br> 祝愿肖福祥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br> (2006.9.25.)<br> 跟着李劼人先生逛成都<br> ——读《大波》有感<br><br><div> 成都是美丽的,也是安逸、巴适的。<br> 我没有去过成都,我是从李劼人先生的书中知道成都的。第一次知道成都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听大人们说,李劼人的《大波》写得很精彩,于是便找来了偷偷地读,几天功夫将三大本书囫囵吞枣翻完,里面写的什么全无印象,只记住了一个名词——“芭耳朵”(“芭”字应是一个“火”旁加一“巴”,因电脑打不出来,且用“芭”代)。<br> 某天我们在课堂嬉闹,老师将一同学叫起来:“为什么吵闹?”那位同学指着我哭丧着脸说:“他喊我芭耳朵!”老师将我叫起:“资江,什么是芭耳朵?”“就是怕老婆的意思!”课堂上立刻传来一阵轰堂大笑,在我们那情窦未开的冥顽时期,“老婆”二字是极大的忌讳,何况还有个“怕”字。<br>后来成年时,著名评论家、《长江文艺》创办人之一的刘岱先生推荐我们看《大波》,他说:“李劼人先生所描写的成都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是无人可比的,你们年青人应该好好读读他的作品。”直到这时,才找来李劼人先生的作品认真地读了一读。<br> 李劼人先生不愧为我国乡土文学和历史小说的代表。他的作品《大波》以及《死水微澜》、《暴风雨前》(这三部长篇俗称“大河三部曲”)以成都及周围乡镇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十几年间成都及四川社会的风俗风貌和历史变革,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地方色彩,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大变动,被有声有色地以风俗史的面貌再现出来,作者用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成都及四川地区的政治风云、人情世态、大街小巷、三教九流、官绅粮户、商人市民、牧师教士、明妓暗娼等各个社会历史层面,构成了一幅庚子年后危机四伏而又色彩斑斓的中国市井的生活画卷,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br> 特别是《大波》,具有浓郁的成都地方特色。它以方言写作,讲述着发生在成都的故事,记录着成都社会的生活百态,是一部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br> 那漂亮泼辣如“川辣子”似的成都女子,那安逸巴适的成都茶馆,那震人心魄的川剧清音,那令人馋涎欲滴的成都小吃,还有那生动活泼的成都方言,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比如他写成都人坐茶馆: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成都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后来沙汀的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就是受他的影响写成的,堪称反映四川茶馆文化的典型。<br> 比如他写女人,无论是《死水微澜》中的邓幺姑(蔡大嫂),《暴风雨前》中的伍大嫂,《大波》中的龙兰君(黄澜生太太),以及后来写的《天魔舞》中的陈莉华等,在写出她们的惊世骇俗的爱恨情仇的同时,也写出了她们不可能“超越”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性。如敢作敢为的邓幺姑,在袍哥势力失败,情人罗歪嘴潜逃,丈夫蔡兴顺被抓后,为了救情人和丈夫,她不得不违心嫁给了好色的土粮户顾天成。并“鸭子死了嘴巴硬”地反驳父母的质疑,“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一肥遮百丑!……怕哪个?”<br> 比如他写川剧:“(成都)有很多会馆,每个会馆里,单是戏台就有三四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台整本大戏,一天总有两三台戏在唱。”<br> “悦来茶园三庆会的川班,杨素兰的《大劈棺》,刘文玉、周名超的《柴市节》,李翠香的《三巧挂画》,邓少怀、康子林的《放裴》,蒋润堂的《飞龙寺》,还有游泽芳的《痴儿配》,小群芳的《花仙剑》。好不安逸!”。 <br> 诸如此类的文字,在《大波》《死水微澜》《暴风雨前》中比比皆是。往往一段对话,一段场景,就把当年川剧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出来。书中还十分内行地评述了川剧中“昆”、“高”、“胡”、“弹”、“灯”的历史演变、艺术特征及演员名角。<br> 对于演员,李劼人也有独特的看法:“一个出色的演员,嗓子差一点不要紧,做工却不许不到家。”所以看川戏与“听”京戏不一样,川戏重点在“看”,即看演员的做工,“除了台步、身段、水袖、褶子、甩发、翎子和手背的屈伸比画等之外,尤其重要的,还在随着唱词的内容,表达感情的眉眼神色,嘴唇口辅。” <br> 由于书中对川剧有着详尽的了解与描写,所以,郭沫若称他的“大河三部曲”为“小说的晚清川剧史”。<br> 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成都方言:“芭耳朵”、“安逸”、“稳起”、“巴适”、“方脑壳”、“摆龙门阵”、“冲壳子”、“算坛子”、“瓜娃子”、“烂眼儿”、“幺儿火起”等等。正是这些风趣的地域方言俚语,使小说有一种轻松愉悦,吸引人读下去的艺术魅力,而方言俚语的使用,也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地方特色。后来的《抓壮丁》、《傻儿司令》、《山城棒棒军》等方言影视剧,正是借鉴了李劼人先生的“大河三部曲”的方言描写手法而走红影视界,为人所称道。<br> 还有书中的赶场、东大街耍龙灯、青羊宫赶花会、武候祠“看乌龟吃茶”等,都是成都地区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br> 李劼人,1891年6月生于成都, 1962年12月病逝于成都。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翻译家。1911年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运动,次年,与郭沫若、王光祈等同班毕业于成都府中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当过教授、办过实业和报刊。他创办的《川报》和“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的刊物《星期日》,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作了不懈的努力,影响了巴金、艾芜、沙汀、张秀熟、袁诗荛等一代四川青年。<br> 解放后,李劼人历任成都市副市长及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四川分会副主席等职。<br> 李劼人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著作和译作,其长篇历史小说“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更被奉为传世之作。这三部小说系李劼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成。它既是李劼人的代表作,也堪称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不朽的名篇。<br> 李劼人是我国乡土文学的大师与鼻祖,是与鲁迅、沈从文等人齐名的文学家,他所写的《大波》等“大河三部曲”足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与郭沫若被誉为四川的双子星座。郭沫若称赞他的小说为"小说的近代史"、"小说的华阳国志"(成都古称华阳)。巴金在重访李劼人先生的故居“菱窠”时,曾感慨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要让今天的旅游者知道成都有过这样一位大作家。”<br> 今天的人们,或许觉得李劼人和他的作品离我们有点遥远,但李劼人和他的作品所讲述的成都的历史和故事却是现代成都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就象绍兴之于鲁迅,乌镇之于茅盾,凤凰之于沈从文一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显得越来越珍贵。<br> 有人说:不读“大河三部曲”,便不能真正认识成都,于是我,跟着李劼人先生的《大波》,也算是匆匆忙忙地逛了下成都。<br> 2009/7/21/23:15 <br><br></div> 历史,就该实事求是<br> ——读《冯玉祥传》<br><br><div> 谷丽娟的《冯玉祥传》,写得不错,她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真实地再现了冯玉祥多彩的一生。即写出了其个性,也真实地记录了其一生。即写出了其艰苦扑素,同情人民,前期亲善苏俄进步的一面,也写出了其为了西北集团的利益,反共、促成宁汉合流反动落后的一面;即写出了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体恤下层;也写出了其高高在上,要那些当了军长,甚至集团军司令的部下跪着接电话,要当了省长的韩复渠为其站岗放哨的军阀家长制的一面。<br> 此传最大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象有的传记“为伟人讳”,“为尊者讳”。只说好的、不说不好的,割裂了历史。 <br> 这本传记最大的好处是读者通过它了解了中国现代社会,即从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现代史,许多重大的事件均能从中得到答案。如为什么北伐如此顺利?除了四军的勇猛外,还有冯的国民军在北方南口大战中牵制了众多的直系兵力所至。冯的西北军为什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一个旅发展成为一个军事集团?<br> 首先,他从兵员成份素质抓起。每次招兵时,注意招收那些出身贫穷,能吃苦,身体健壮,无不良嗜好的人。入队以后再注重扫盲等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其次,严抓部队平时训练,特别是在艰苦条件下的训练,让部队养成能征善战的习惯。其三,有“岳父”陆建章(北洋集团元老)在上面的庇荫照顾。<br> 另外,他能抓紧时机,利用一切机会扩军,并特别注意在山区和贫困地区招兵。如在常德任镇守使(湘西镇压守使)时,就曾大量招兵扩军(湘西北的兵大多出身穷苦,能吃苦耐劳,会爬山,听话)。任陕西督办时又大量扩军,及至北京事变(此时不过3万人)后,被他捧上台的段其瑞封其为西北边防督办时,他更是乘机将其部队规模扩大,达到20万人的顶峰。 <br> 南口之战虽有所损失,但从苏联回来后,经过五原誓师,又达到顶峰。其后在中原大战失败后,部将作鸟兽散,有的叛变、有的另找靠山,如韩复渠、石友三就临阵倒戈投靠了蒋介石,西北军基本瓦解,冯玉祥就再也没有他自己的军队了。<br> 冯本人只读了二年私塾,11岁补缺参军,15岁正式入伍,24岁任连长,被陆建章相中,许内侄女与其为妻。31岁栾洲暴动反清,(任总参谋长),暴动失败被革职。33岁又被陆建章启用,任新军营长,让他自己招募新兵,自己训练,从而拉起了自已的队伍。因镇压白朗起义有功,33岁升任旅长,其间他的队伍也经多次反反复复,因他见风使舵,才得以在夹缝中生存。如在困难时曾跪泣在曹锟面前,称其为“再生父母”,但后又抓曹。先是联俄联共,后又反苏反共;曾与阎锡山、蒋介石抱头痛哭,义结金兰;即又中原大战反蒋。此人即有其直爽耿直的一面,也有会作戏的一面。为了利益可以翻手为云,也可以复手为雨,不过最后还是走上了反蒋的民主斗士的道路,所以其妻李德全解放后才得以任卫生部长。<br> 此书还交待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北洋军阀直、奉系的来历,冯、阎、蒋三人之间起起落落的关系,韩复渠、吉鸿昌背叛冯的内因,蒋桂,蒋汪,改组派的起因,还有如岳维峻,赵冠英等与鄂豫皖根据地,及有关军阀的背景等。通过这本传记,作者向我们交代了许多重大复杂的历史事件,也使读者弄清了许多事情。此书值得一看。<br> 总之,此书的史料性很强。<br> 2004.6.6.<br></div> 从领袖到叛徒<br> ——读张国焘《我的回忆》<br><br><div> 张国焘《我的回忆》全书90万字,写得洋洋洒洒,也还耐读,大部分内容也还较客观。书中说最后如果不是王明威胁反托派及杀托派,他可能不会出走。说自己在那时的重压下出走也是无奈。 这点,比起陈独秀来真是差得太远了!陈虽已被中共开除了党籍,却宁肯贫病而死也不愿接受蒋介石的馈赠。人品之差,何止千里!<br> 象他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很强,老是自以为自的人,即使解放后当了国家领导人或高官,最后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也一定难逃“文革”这一劫。张闻天不就是被斗死了,何况他?<br> 不过平心而论,他对中共的贡献还是有的,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也还是有的。许多看法和观点也都是有思想的。个人也很冷静,很全面,常能独树一帜,看到别人未能看到的地方,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也不错,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就是在他领导下获得了大的发展的。<br> 如果他不出走投靠蒋介石,以后虽有多次政治斗争和运动,但起码还是会给他保留中央或国家一级的职务和待遇的。如王明虽跑到苏联去了,但还是保留了他的中央委员。但张的个性也肯定会与毛泽东相碰撞,不过毛也会容他,绝不会象王明那样随便“斩杀”别人。批判肯定是会有的,用也是会用的,只要张能承认错误(他说已承认另立中央的错误),张还是会站得住的,因为他毕竟是红四方面军及鄂豫皖的代表,而四方面军的人,解放后在军中占有大部分,保住他就会稳定一大片,只可惜他最后“熬”不过,晚节不保,竟投降了共产党的死对头蒋介石,这就大错特错了!同时也让四方面军同志蒙羞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搞得后来四方面军的人慎之又慎,生怕有错被牵连。他的副手陈昌浩最后只搞了个马列主义编译局的副局长。可以说,张的叛变不仅害了他本人,也从侧面影响了鄂豫皖和四方面军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br> 但此书中还是披露了许多难得的资料和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第一手材料。 <br> 此书一是资料性强。由于张的记忆好,又是亲身经历,因此透露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如党的创立,“五四运动”,莫斯科中国留学生“清党”内幕。以及许多重大事件、重大会议的内容背景,经过,参与人员等等。<br> 二是文笔还不错。以说理叙事为主,简或也夹杂几笔精彩的对历史人物的个性描绘与评价。如写李大钊:“他的个性温和,善于与人交往,极具耐心而又没有门户之见”。<br> 写陈独秀:“他是中国当代一位大思想家,好学深思,精力过人,通常每天上午和晚间是他阅读和写作的时候,下午则常与朋友们畅谈高论。”“他往往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层出不穷的发问,不厌其烦地去求得他最满意的答案。谈得起劲的时候,双目炯炯,放声大笑。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轻易让步。”“他词锋犀利,象一团烈火,这和李大钊先生温和的性格比较起来,是一个极强烈的对照”。<br> 写毛泽东:“脱不了湖南的土气,是一位较活跃的白面书生,穿着一件布长衫。”“他健谈好辩,在与人闲谈时常爱设计陷阱,如果对方不留神而堕入其中,发生了自我矛盾的窘迫,他便得意地笑起来”。<br> 说湖北来的“董必武为人淳朴,蓄着八字式的胡子,活象一个老学究,在谈吐中才表现出一些革命家的倔强风格。陈潭秋老是一本正经,教员风味十足。包軎僧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爱任性谈笑”。“何叔衡是一位读线装书的朋友,常常张开大嘴,说话表情都很吃力。”王荩美、邓恩铭“都是刚毕业的中学生”,“本着学习的精神贪婪地阅读有关书刊,有时且向到会的代表们请教”。<br> 三是立场还较客观。没有那种一味抬高或一味臭骂等手法,对人对事,都还较客观。<br> 四是理论斗争,政治斗争写了很多,但并不枯燥,对了解党内斗争的来龙去脉和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目了然。<br> 五是说理性强。为自己辩解及表现自己工作能力(主要通过别人之口来表述)的目的达到了。毕竟他不是一般的人。<br> 书中很注意突出其个人作用和才干,好象中共是他这样的人辛辛苦苦搞起来的,至少也是披肝沥胆,为党流血流汗很多的人。标榜他的一贯正确。理由看起来也充足得很。<br> 可以想见,当年他一定是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也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水平。处事干练,有主意,也有能力。从全书来看,吹捧自己的多,检讨的少,错事,臭事,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干脆忽略不写,如他在鄂豫皖“肃反”时,杀了那么多人,杀害了许继慎(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家)、周维炯等30多名军师级干部,120多名有名有姓有职务的团县级干部,仅在红四军中,“将近3个月的肃反,肃掉了2500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152页)。<br> 另外,他还把自己包装成和王明等左倾路线作斗争的代表,和王明路线的受害者。以此来博取人们对他的同情。<br> 总之,虽然此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张国焘还是站在反共反中央的立场上的,如将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分裂”的理由推给了中央红军和毛泽东,认为是毛带领一、三军团和中央机关不辞而别造成的,为其另立中央百般巧辩。因此,我们在看时,一定要睁大眼睛,千万不要被他勿悠了。同时,有许多不利于他的事情他在书中都没有提及。<br> 2004.2.10. .<br> 张国焘(1897—1979年),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成为学生领袖。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以后一直在党中央和共产国际工作。1931年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1932年撤出鄂豫皖苏区,带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创建川陕根据地,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同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随后与红二、四方面军一起北上,10月到达陕北。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4月18日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79年,冻死于加拿大一家养老院。<br></div> 作敢于吃螃蟹的人<br> ——读《张国焘传》<br><br><div> 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国焘传》,是由姚金果、苏杭俩位年青的博士生写成的,他们就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们写书时还在读研,洋洋洒洒50万字,真不简单!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他们真是敢吃螃蟹,敢闯禁区且成功了!向他们祝贺。<br> 我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可以说,全书对张国焘的评价基本客观,材料也很翔实,书中还透露了许多以前别人未知的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br> 书中对张国焘这个人是有肯定也有否定,既没有抹煞他的功劳和作用,也如实写出了他后期卖身求荣、投靠国民党,由一个共产党领袖,党的创始人转而堕落为党的叛徒、千方百计反党的特务、戴笠手下的反共干将。特别是后期他在香港经济困顿时,既要求我党支持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又千方百计乞尾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台湾。几乎是“有奶便是娘”,全无一点气节。这和同被开除出党的陈独秀宁死也不要蒋介石救济形成鲜明对照,所以人们至今怀念陈就是这个原因。张国焘也真是不争气,如果他不出走叛党,如果他能保持晚节,或者后来干脆什么事也不干,那历史也许还会记得他,鄂豫皖、川陕及红四方面军的人也会记得他,历史也会好写得多。<br> 正是由于其后来的人格变化,导致了许多四方面军的人长时间抬不起头,如果仅仅是错误,那还好办,但他却走上了一条长期为之奋斗的相反的绝路——叛党反共。<br> 老实说,张国焘虽在鄂豫皖“肃反”,杀了许多人,但鄂豫皖根据地却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的领导下,发展壮大了起来!其功是自不可没。川陕根据地能够发展到十几万人的武装,打了那么多的大胜仗,自然也是和他的领导分不开的。虽然有许许多多其他共产党人的努力,但作为一把手,他起的作用无疑是主要的。可以说,他人是聪明的,点子也是很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也是很强的。不然他在四方面军中的威信有如此之高?<br> 四方面军的将领大多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出身,把一大群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推上了千军万马的领导岗位,又一个个成了杰出的将才,如许世友、王宏坤、陈再道等等。这些从鄂豫皖出来的泥腿子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也认不了几个字,但在他的手下却成了能征善战、叱咤风云的红军高级将领。除了共产党的教育和他们自己的努力外,也是和张国焘的培养与提携分不开的。可以说,张国焘用他的能力和手段打造出了不少农民出身的干部和将才! <br> 本书正是比较客观地记述了他在最初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二七罢工)和共产国际(中山大学)、土地革命(鄂豫皖)等重大事件中如何挺立潮头,如何发挥其才干,如何作出了重大贡献。 <br> 如著名的“二七大罢工”究竟是谁领导的?书中揭示,主要领导人排名为:张国焘、罗章龙、项英、包軎僧、林育南、李震瀛。此外还有杨德甫(京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史文彬、凌楚藩、吴汝明、高彬等参与了领导工作。<br> 又如,陈独秀停职后,谁是党内最高负责人?本书揭示,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到会代表80人。罗易、维经斯基、鲍罗廷出席。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被停职。组成以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5人临时中央常委会,张国焘为负责人。临时中常委至“八七”会议,只存在25天。<br> 试想,如果从开头他就不是一个杰出的领导人,那么在延安时,许世友等将领怎么会闹事?本书在这方面可谓实事求是,也较令人折服。总的来说,本书既未抹煞张的功劳,也未隐瞒其缺点错误及犯罪。以我一个从事多年党史工作的人来看,许多史料既珍贵可信,又真实得未加任何掩饰。如张的秘书,后任五军团政委的黄超,在军团长董振堂反对张“南下”时,黄超竟打了董几耳光,董为了顾全大局,跑到朱德处流泪哭诉。还有后来黄超、俞秀松在新疆被王明指示枪决,还有后来何畏步张国焘后尘的叛逃,解放前的跳江自杀,以及一些参加重要会议的人员名单,均为第一手资料,这些材料的挖掘及披露,殊属不易和难得。<br> 由于“文革”及左倾思潮的泛滥,我国党史领域目前尚存在许多人为的禁区,很少有人敢于涉猎,更不要说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写长篇传记了?姚金果、苏杭俩位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淌出了一条“吃螃蟹”的路子,那就是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既不刻意粉饰,也不恶意压低。希望有更多的这样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问世。<br> 2005.5.10.<br></div> 《红都风云》读后<br><br><div> 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徐旭初编写的这本书堪称《拥抱与决裂》的姊妹篇。《拥抱与决裂》一书为马泰尔所写,文笔流畅,文彩飞扬,史实准确,观点鲜明。为我所看到的有关反映中共史诗中的上品,其文笔比叶永烈系列要强。《红都风云》在艺术上也可以和《拥抱与决裂》相比,只是稍逊一点儿。而其史实反映的角度和时间正好和《拥抱与决裂》一书互补,《拥抱与决裂》写的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至张国焘出逃这段史实。《红都风云》则写的是井冈山围剿、反围剿至延安整风这一段。而其重点又正是毛泽东在井岗山自六中全会立三路线以来,一直受压制排挤,到湘江之战后,广大指战员干部渐渐觉悟,特别是王稼祥、张闻天的觉悟,他们站在了毛泽东的一边,从而使毛一步步走上了党中央主席的位置。<br> 不过这之前还遇到了二次大的危机,一次是张国焘的另立中央,另一次是王明从苏联回来要当一把手。前者为张浩传达共产国际指示化解;后者为王稼祥同样传达共产国际指示化解。可见当时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王明等人为什么没有在基层搞过,也没有打过仗,吃过苦,却能指挥中共,领导中共。其原因就是他们打着共产国际的牌子。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下属的一个分支,她隶属共产国际的管辖。<br> 这本书难能可贵在:<br> 其一,向广大读者真实地披露了历史的真像,披露了许多读者没有见过的第一手材料。如李德的自传,张国焘的自传,王明的自传,斯诺的书以及许多当时国民党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从而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了毛泽东当时的处境,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态度,中国共产党的状况,红军的状况。<br> 其二说明了毛泽东走上领导岗位的艰难,中国革命的艰难。毛泽东虽然指挥井冈山的部队总是打胜仗,但由于没有文凭,又不懂外语,谣传他只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因此,在知识分子成堆、“留洋”学生成堆的高层领导中仍被瞧不起,动辄受排挤或被剥夺军权,他的正确的意见和主张也常被搁置一边或被嘲笑批判。<br> 幸好毛泽东经常和部队摸爬滚打在一起,在部队中有基础,才没有被关押或杀头。只是在部队快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特别是湘江之战后,大家才慢慢地将眼光转向了他。就是遵义会议后,他仍然还不是一把手,但他把握了这一机会,并利用在群众中的威信一点一点地站稳了脚跟,然后等待机会将对手一个一个地扳倒击败。想当初,项英、任弼时、周恩来、王明、博古、陈云甚至康生等许多人都在他之上,但由于他有群众基础,懂业务(军事),能联系群众(讲话风趣),又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熟悉,所以尽管共产国际最初不支持他,但由于他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他身后站着四亿农民,所以每到关键时刻,共产国际仍改变了主意,转而支持他。<br> 还有他能沉住气,能想方设法作思想工作和团结人,如湘江之战后,遵义会议前,他利用行军机会频繁找张闻天、王稼祥谈心,耐心地作他们的思想工作,终于争取让他们站到了自己这一边。从而为召开决定党和红军前途的遵义会议打下了基础。<br> 张国焘事变后,张浩一从苏联回来,毛泽东立即找张介绍情况,要张浩劝说张国焘放弃另立中央的主张。王明回国后,王与毛争位置,此时刚好王稼祥从苏联回来,毛又主动找王稼祥,王稼祥立即传达了共产国际树立毛泽东为领袖的重要指示,这些都为毛的成功奠定了基石。<br> 另一个是写出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尽管中国共产党领袖走马灯似的换,尽管许多重要人物被捕后就叛变,如向忠发、卢福坦等,但都没有改变整个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命运,也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胜利。<br> 其三是本书的观点鲜明,一是一,二是二,毫不含糊,毫不掩饰。如对朱德的评价,认为他“惯以服从为天职”,以及对周恩来的评价,对任弼时的评价等等,这些人在当时是什么态度,作者均毫无隐瞒地一一记录了下来,并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br> 其四是文字功夫可以。政治斗争无声无息,却被写得虎虎有生气,写得惊心动魄。许多看似小事的不同政见,不同意见却被打成“路线错误”,遭来了严酷的斗争和迫害。让读者领略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br> 其五,本书以毛泽东为中心,不仅写出了毛泽东正确路线在党内成长的艰难,也写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成长的艰难,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艰难。从而,也从侧面告诉了人们,胜利果实来之不易。<br> 2005.6.18.<br></div> 日记,大家写作的秘诀 <br> ——读郭沫若《洪波曲•苏联访问记》有感<br><br><div> ( 1945年6月25日至8月16日,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郭沫若与丁西林作为中国科学文化界代表,访问了苏联。在访问期间,郭老游览了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塔什干等地,参观了许多研究院、博物馆、集体农场、工厂、学校和名人故居,并与许多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会见了许多科学家、作家和朋友,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演讲。回国后,将其集结于《洪波曲》,并迅速在国内报刊发表。)<br>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用到郭沫若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洪波曲》中的“苏联访问记”洋洋上十万言,写的大多是小事琐事,记的也象流水帐样详细具体,但郭老却能将这一件件枯燥小事娓娓道来,每天一篇;令你读来生动有趣,让你爱不释手,真是神笔!你不得不佩服郭老的才干!这些,如果没有当时的即时记录,光靠事后的回忆那是不可能的!<br> 郭老在苏联访问的50天中,日程和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每天要参加各种活动,准备各种发言,各种现场题词、各种媒体采访,各种来客与朋友的会见等等,但只要一回到住地,他都要将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具体内容,见闻、感受都详详细细记载下来,以备不时之用。同时,还要准备第二天活动的文稿,为演讲,交流作好准备,写好提纲或文字。<br> 可以想象得到,他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多累?他每天的睡眠估计最多不会超过5——6小时!虽说辛苦,却也常能应急时之用。因而,也蠃得了人们的钦佩和赞叹,都夸他是好笔头,好记性!有人还说他是天才!<br> 这些,都得益于郭老从小写日记的好习惯。他的“苏联访问记”就是日记式,随写随发表,有如“现场直播”。这其中有演讲稿,学术报告,有考古方面的,有中国文化战线两条路线斗争的,有其他方面的,还有的是游记和所见所闻的参观感想,如博物馆、工厂参观记、塔什干及各地的印象记。还有会见老朋友如李立三、鲍罗廷、维经斯基等的回忆感慨等等。<br> 当地报纸电台找他要稿,只要将日记抄抄即可。回国后,将日记稍一整理,就是一篇篇文章连载。他之所以能在极短时间里出了那么多的集子,那么多的书!细瞧之下,大多都是自传式,日记式的,全是他的日记连载。《洪波曲》如此,《沫若文集》如此;其他大家《郑振铎文集》如此,周立波《南征日记》、艾芜《南行记》也是如此。大作家写东西之所以神速,多产,好多就是来源于日记,这点,你不得不佩服他们平时每天的坚守! <br> 这中间除了扎实的文字基本功,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想和洞察力,另一个就是勤奋,别人休息时,他不能休息,别人睡觉时,他还在写,还在思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了!”<br> 看郭沫若的访苏记,就知道他有多勤奋了!如果不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这些文章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同时郭老也确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文思泉涌,立马而就的大家!这也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br> 同样,鲁迅、郁达夫、成仿吾、张恨水等等大作家,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作家 ,也是即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又加上勤奋,这才得以成名的。而我们邵阳市图书馆的那群天才小伙伴,虽然文字基本功可以,也有雄心壮志,可惜没有遇上好机遇和好的环境,所以后来大多命运多舛,际遇平平,最好的不过是个教授学者而已。<br> 而我,天假愚钝,也乏敏慧和神速,更缺勤奋和机遇,比起郭沫若这些记性好,下笔疾走如飞有神的大家来,自愧弗如,差得太远了!不过,如果将我放在一个非干不可的有着重大压力的环境中,那或许渔夫就不是今天的渔夫了!因为,时势造英雄!环境决定命运!<br> 2005.5.24.<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