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普敦的信号山等大西洋的日落。 从信号山的山顶可以看到整个桌山全貌,位置绝佳。这张照片我已失真,表明我来过。 在信号山等待大西洋日落。相机只能捕捉到天海相接时混沌的颜色,真实的感受需要身临其境。 等日落,在余晖里来一张自己的背光身影,能找得到我吗?公路两旁都是私家车,大巴车只能把人送上来再下去,这里是没有办法停留的。 从信号山俯瞰开普敦夜景,开普敦的夜景被公认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最佳的观赏点在信号山的山顶,需要乘车上去。 一到傍晚,路边都会排满观景的车辆和行人,需要早早的上去,等到日落的一刹那,等来天海相接共一色的心跳,时间很短暂,相机是不足以捕捉那种美景的,一定是要你亲身感受。即便是高倍望远镜,我想也不足以表达那种美丽。 开普敦的夜景来啦,我的手机拍摄的一张,不够清晰,只知道灯光一片,但是也能感受到繁华的城市有灯火霓虹的出现。 这一张是相机拍摄的,最基础款的相机拍摄,但是要比相机清晰的多。 再来一张落日余晖里的桌山,在信号山拍的桌山,山顶远远望去是平坦的。所以英译table。<div>出行攻略:</div><div>1.上山一定要带一件外套,山顶风很大。<br>2.免费的景点,山顶没有围栏之类的,有山坡,拍美景的时候不要忘记看路,避免发生意外。</div><div>3.这里很适合拍剪影。<br><br></div> 15秒的视频记录,有很多人都在等待大西洋的日落,有开普敦当地人,也有外国人,我就是别人眼里的外国人啦,哈哈。 这是去往海豹岛的路上捕捉到的一张照片,背山面海,和我的城市不同,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来住一住,体验一晚就好。 终于,等来了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的蓝花楹,当时我还叫它紫薇花,其实它准确的名字是蓝花楹。比勒陀利亚是南非的行政首都,立法首都是开普敦。从开普敦乘坐飞机到达约翰内斯堡,再到比勒陀利亚。 从开普敦往北,抵达约翰内斯堡,这是在约翰内斯堡接我的导游小帅。父辈经商,从中国来到这里,看这纹身,好像不好惹,其实很腼腆的一个90后的小伙子。有一点点的遗憾,如果今天配上红裙子会很美。 高高的兰花楹,撑起一片蓝紫色的云,享受着从天而降的温柔!如梦如幻。 9月到次年的2月是这里的春夏季,也是最美的季节,我是十月春天到的,刚好的季节,蓝花楹之城。 每年十月,种植有数万株蓝花楹树的比勒陀利亚都会成为一片紫色的海洋,故有“蓝花楹之城”美誉。 空气里都是浪漫的味道,紫色,最让人遐想。从内陆过来,加上转机,十几天最便宜也要2万多,虽说现在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是过来的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南部,9月下旬气候开始转暖,人们就会期待一场春雨,雨水滋润后阳光普照,比勒陀利亚近7万株蓝花楹竞相开放,花期会持续八周左右。 当花期最盛时,有些街道两侧10米多高的蓝花楹会形成一个“拱门”,紫色的花瓣散落一地,傍晚金色余晖从枝丫的缝隙洒下,色彩饱和度正好,宛若一道动漫中才会出现的“梦幻长廊”。 蓝花楹已经成为比勒陀利亚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每年都会举办蓝花楹节,包含音乐节、跳蚤市场等活动,当地的电台也是以蓝花楹命名的。 车跟着我们一路往下走,真的久久不愿离开。 绵延43公里。夹道而立,远远望去就像是在树梢上氤氲的紫色烟霞。 再来一张吧,最好的感受还是亲自去一趟,来一场视觉盛宴! <br><br>市面繁华,街头清洁,风光秀丽,花木繁盛,这是这个城市的初印象,街上白人居多。 比勒陀利亚市政厅,一座很具特色的欧式建筑。 网上搜来的一张照片,春季在蓝花楹的环绕之下,连市政厅都有了一丝情怀。 联合大厦坐落在比勒陀利亚一座俯瞰全城的小山上,大厦前面是整齐、优美的花园,园中立有不同的纪念碑和雕像。 站在门前向下看,是一个整齐、优美的阶梯型花园,园中立有不同的纪念碑和雕像。再往远处看,大半个比陀尽收眼底,春天,阳光洒落在身上,清新的空气中有一股好闻的味道。<br><br> 在联合广场里,最为突出的就是那一尊9米高的曼德拉全身铜像了。这是2013年12月16日南非政府主持仪式把曼德拉塑像安放在总统府前的草坪上。大家不约而同都在曼德拉铜像前留影纪念。 先民纪念馆。<br> 无论从哪个方向走近比勒陀利亚,这座由花岗岩巨石建造的殿堂,都会以雄浑伟岸的身姿伫立在世人面前。这是十九世纪初欧洲荷德法等国赴非洲开拓者的后裔(史称先民),为追寻自由而展开的大迁徒历史记载。为纪念这段历史,南非政府宣布建立先民纪念馆。这座建筑包含传统的非洲象征元素,以荣耀先民为主题,运用雕塑、史料、图片、实物等多种艺术手法刻记了大迁徒的故事。走进厚重的历史时代,穿越深邃的时空遂道,不仅为南非人尊重历史景仰文化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来,拉起她的手,出发吧。 未完待续,等待开普敦马来区那一座座彩色的房子和南非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