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诱人的导入方法,可以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精彩的导入方法会促使学生进入一种有趣的学习状态中,成功的导入方法,能使学生把注意力专注于即将学习的内容上,并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目前我们的课堂导入大多是复习旧知后直接进入新知识的讲解,难免显得有些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被激发出来。而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导入,则可以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介灵活的组合在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原本可能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积极性。 一、音乐导入,在旋律中充分想象<br>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在课堂上。《走月亮》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朴实的语言包含着亲情、真情。课堂上,老师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顿时,音乐旋律在教室里舒缓的流淌,轻轻划过学生的心田,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奇妙视听效果的同时,月下的景象也随之展现在学生眼前。如诗如画的意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p class="ql-block"> 二、视频导入,在声像中调动情绪</p><p class="ql-block"> 视频能鲜活地展示文本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到文本观察和情境体验中。在讲授《观潮》一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画面,将学生带入到观潮的人群中,帮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将知识与情感进行密切关系。视频的直观效应直击学生内心,从而激发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心理倾向。</p> <p class="ql-block"> 三、图片导入,在画面中引发思考</p><p class="ql-block"> 新奇的图片能够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师出示西沙群岛部分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的神奇美景,学生先是惊叹图片中的新奇景观,继而引发探索西沙群岛的兴趣。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对课文的探究。</p> 借助信息技术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艺术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美学的动人,且不断受到应有的人文熏陶,获得初步的语文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