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鼠灭鼠,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一封信!

河东小学

<h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br> 秋冬季节来临,天气愈来愈寒冷、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高峰期,为了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特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知识宣讲,请大家认真学习,配合学校做好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br><br><br><br></h3> <h3>  疫情尚未结束,当前国际疫情十分严峻,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每一位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主动配合防疫,能让我们远离疫病,也能让我们的城市常保平安、健康。</h3> <h3>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br> 出血热又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老鼠(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h3> <h3>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br>  1.带病毒的老鼠传染  <br>(1)接触传播:老鼠咬伤皮肤或老鼠的尿、粪、唾液污染了破伤的皮肤或粘膜。  <br>(2)饮食传播:老鼠尿、粪、唾液等分泌物污染食物,被人食用。  <br>(3)吸入感染:吸入携带有汉坦病毒老鼠的尿、粪、唾液等污染的尘埃。 <br>   2.螨虫传播  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健康人,可使人患病。 <br>   3.母婴传播  妊娠期间感染汉坦病毒的母亲传染给胎儿。</h3> <h3>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br>  1.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br>  2.三红∶ 颇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br>  3.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br>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h3> <h3>出血热的预防  <br> 1.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接种对象为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符合接种条件的16到60岁的高危人群  <br>  2.灭鼠、防鼠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措施。灭鼠方法为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捕鼠夹和粘鼠板等多种方法;防鼠方法主要有保护老鼠的天敌,及时堵塞鼠洞,门窗和缝,排水口加铁栅栏,米面等粮食应放在密闭不易咬破的容器里等措施。 <br>  3.注意饮食卫生。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不到草地上嬉戏玩耍,避免接触老鼠的粪便、尿;时常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减少鼠类隐藏地及孳生地;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5.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呈酒醉貌)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尽早规范治疗。 <br>  家长朋友们,流行性出血热“可防、可控、可治”,做好日常预防,积极应对,就可以有效阻断它的流行与传播,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br><br><br></h3>

出血热

流行性

老鼠

传播

螨虫

防鼠

充血

汉坦病毒

灭鼠

疫情